养车12年,才明白车子经常开跟长期不开差距明显,都是心里话

文摘   2025-02-01 09:00   安徽  

 


 

 

 

 

养车这件事,真的只有经历过才知道其中的门道。我养车已经12年了,从刚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后来逐渐了解车辆的各种脾性,再到现在能准确判断车子的状态,所有的一切,都是靠时间和经验积累出来的。最让我感触深刻的是,车子“经常开”跟“长期不开”之间的差距实在太明显了! 很多车主可能以为不开车就能减少损耗,省油省钱,甚至还能让车保持新车状态,但实际上,长期不开的车可能比每天开的车更容易出问题,而且维修费用也可能更高。

我记得刚买车那会儿,特别爱惜,生怕磕着碰着,甚至想着“少开点,能让车保持更长久的寿命”。但时间长了,我才发现,车子是用来开的,不是用来放的。长期不开的车,首先会面临电瓶亏电的问题。汽车电瓶不像家里的电池,它需要定期充电,而充电的方式就是靠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运转来完成。如果车子长时间不开,电瓶电量无法得到补充,就会慢慢亏电,最终导致车辆无法启动。我身边有朋友就吃过这个亏,好几个月没开车,等到需要用车的时候,发现车子打不着火,最后只能叫救援或者换新电瓶,实在得不偿失。

除了电瓶,轮胎也是一个大问题。长期不开的车,轮胎某一部分会长时间承受车身重量,导致胎面受压变形,时间一长,轮胎可能会出现鼓包或者局部磨损,影响行驶安全。而且轮胎的橡胶材质会随着时间老化,长期停放的车子轮胎侧壁容易出现细小裂纹,增加爆胎的风险。这点我是有亲身体会的,早年间我有一辆二手车,因为长时间不开,后来发现轮胎侧面有很多细小裂缝,不得不提前更换了一整套新胎,花了不少钱。

发动机也是受害者之一。很多人以为车子不启动,发动机就不会有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长期停放的车辆,机油会因为重力作用沉积在油底壳,而发动机内部的金属部件则会长时间处于“干磨”状态。如果久未启动,发动机内部可能会有轻微锈蚀,甚至导致启动时磨损加剧。相反,经常开车的发动机,机油会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对零部件起到持续润滑的作用,从而减少摩擦和损耗。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就是刹车系统。长期不开的车,刹车盘和刹车片之间容易产生锈蚀,导致刹车系统灵敏度下降。我之前有一次停放了大概一个半月没开车,等到再开的时候,刹车盘上居然长了一层锈,刹车时还能听到“吱吱”的异响。虽然开几次之后锈迹会磨掉,但刹车的手感和效果已经不如之前了。特别是在南方或者潮湿环境下,刹车盘锈蚀的情况会更加严重,甚至可能影响制动效果,增加安全隐患。

相比之下,经常开的车反而状态更好。首先,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能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润滑油不会长时间沉积,零部件之间的磨合更加顺畅;其次,轮胎得到均匀磨损,不容易因为长时间停放导致变形;再者,刹车系统能定期运作,避免锈蚀积累。同时,空调系统也会因为定期使用而减少霉菌滋生的可能,不至于一开空调就闻到一股霉味。

当然,经常开车也需要注意保养,比如定期更换机油、检查胎压、清理空调滤芯等。但总体来说,车子就像人体一样,长期不动,反而容易生病。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长时间停放车辆,建议每隔一两周就启动一次车子,怠速运转几分钟,让机油充分润滑发动机内部,同时挪动车子位置,避免轮胎受压变形。更好的办法是,每隔一两周开出去跑个二三十公里,让车子充分活动一下,这样既能保证电瓶充电,也能让车子的各个系统保持正常状态。

总结下来,车子不是摆设,长期停放对车子的损害比大家想象的要大得多。与其让车子长时间停在车位上不动,不如合理安排时间,让车保持一定的使用频率。这样不仅能延长车的寿命,还能减少因为长期停放带来的维修费用。如果你身边也有朋友觉得“车不开就不会坏”,一定要告诉他们这个道理,避免因为错误的认知而导致更大的损失。

 

 

 

 

 

汽车百科圈
专注汽车讲解,分享好车以及汽车百科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