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一中开展初中语文公开课活动,探索 “双减” 背景下提质增效新路径
教育
2024-11-20 12:27
广东
江城一中开展初中语文公开课活动,探索 “双减” 背景下提质增效新路径
2024年11月12日上午,阳江市江城第一中举行了一场精彩的初中语文公开课活动,旨在探索 “双减” 背景下初中语文提质增效的策略。本次活动由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提质增效教学策略研究》主持人林进军老师和石丽均老师分别执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一课时)和《诫子书》(第一课时),吸引了本校众多教师前来观摩学习,阳江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谢汝芳老师也亲临现场听课评课。以文化人,培养品德情操
石丽均老师的《诫子书》公开课从解题入手,清晰阐释了 “诫”“子”“书” 的含义,让学生迅速把握了文章的文体和主旨。在背景介绍环节,通过讲述诸葛亮北伐期间对儿子的深切牵挂,为理解家书的情感基调埋下伏笔。随后,石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划分句读、读准字音,深入体会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在疏通文意时,巧妙运用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圈点勾画疑难字词,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石老师还注重引导学生积累文言词汇,详细讲解了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及特殊句式等知识点,通过课堂检测及时巩固所学内容,使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刻领悟到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品德修养。思辨启智,增强民族自信
林进军老师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公开课则聚焦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民族自信心。课程伊始,林老师通过介绍文章的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当时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遭受严重打击的历史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在文本分析环节,林老师带领学生梳理了文章的论证思路,先树靶子,明确批驳的错误观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并剖析其依据;进而射靶子,巧妙地指出对方论据只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 “他信力” 和发展着 “自欺力”,而非 “自信力”,深入浅出地讲解驳论证的方法;最后立观点,提出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并以 “中国的脊梁” 为喻,高度赞扬了从古至今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中华优秀儿女。林老师通过举例论证,如列举王安石、吴尊友、范仲淹、鲁迅、玄奘、李大钊、李时珍、邓稼先等古今人物,生动形象地诠释了 “中国的脊梁” 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思维活跃,在思辨中深刻体会到作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有力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课后,谢汝芳老师对两堂课进行了精准而深入的点评。她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谢老师强调,在 “双减” 背景下,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提质增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她的专业点评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助力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此次公开课活动为江城一中的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 “双减” 政策在语文教学中的深入落实。通过探索高效的教学策略,该校初中语文教师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助力语文教育开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