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兰台之家”,关注设为星标
早上6:00见,发送“签到”,打卡阅读攒积分
打开“公众号”——常看的号“兰台之家”
巴州党委办公室(档案局)认真谋划2025年档案工作,以提升工作能力为主线,持续推进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完善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责任体系。州直部门单位要全面落实档案工作责任制,严格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承担档案完整与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执行“双报告”制度(档案部门每年7月上旬向本单位党委(党组)上报上一年度档案整理工作报告并经党委(党组)审议,每年12月31日前向州党委办公室上报本年度档案工作报告,下属管理单位要向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双报告”)和档案员更换备案制度(档案工作人员更换需填写备案信息表向州党委办公室备案后方可更换),将档案工作纳入部门单位整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切实提升对《档案法》《档案法实施条例》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的执行力。
做好“十四五”与“十五五”有序衔接。根据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档案局)工作安排,仔细对照《“十四五”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要求,认真开展“十四五”档案事业评估总结工作,适时启动“十五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系统谋划、长远规划全州档案事业发展。县(市)档案部门要系统梳理“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及时向县(市)党委、政府进行报告,总结成绩经验,查找短板不足,加强工作统筹,利用“十四五”最后一年时间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提高档案工作执行效能。强化程序规范、制度建设,结合工作实际,推动流程再造。州、县(市)档案部门围绕资源体系建设、开放审核、档案室建设等方面,州直部门单位围绕档案收集、鉴定、处置、开放、利用、信息化等工作制度修订,加强对现有制度、规范、流程梳理优化,科学建立档案工作制度体系。县(市)、州直部门单位要明确档案工作领导、管理和执行责任的具体责任人,健全完善档案工作责任制相关制度,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与评估,提升档案工作质效。
二、进一步提升档案治理能力
加大档案法律法规宣教力度。将《档案法》《档案实施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作为“归档月”集中培训和“6·9”国际档案日县(市)、州直部门单位宣传重点。编制印发《巴州档案工作文件汇编》,作为县(市)、州直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和政策执行依据。依托党校、行政学院以及县(市)送学等平台,持续向各级党员干部普及档案法律法规。
提升档案行政工作规范化水平。加大对档案部门履行两种职能、部门单位档案体制机制建设、档案资源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监督检查力度。在“十四五”期间监督检查全覆盖基础上,对9家州直部门单位、2家国有企业、2个县以及7家档案服务外包企业开展重点监督检查,切实推动档案法律法规落实落地。依法开展档案事业调查统计工作,指导县(市)档案行政部门规范档案行政权责事项、行政执法事项和行政服务事项,优化行政执法和服务程序,提升行政工作能力。召开巴州档案服务外包企业座谈会,进一步规范档案服务外包工作。
三、进一步提升档案资源管控能力
打牢档案资源建设基础。全面落实机关档案“三合一”和企业档案“二合一”制度。组织州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集中“归档月”活动,确保归档单位于6月底前完成2024年度档案上架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指导,指导县(市)档案部门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移交进馆。乡镇政府要依据《乡镇档案工作办法》认真履职,监督指导村级档案规范整理,做到村档乡管村用工作,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和农村基层治理。
强化档案资源规范化管理。针对县(市)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档案基础业务能力、档案安全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监督指导县(市)档案部门认真整改,为下一轮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奠定基础。依法依规开展对州直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档案归集范围和门类,特别是专业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做到应归尽归。规范档案移交进馆和接收,州、县(市)两级档案行政部门指导本级档案馆做好中长期档案接收规划的修改完善及备案,监督指导本级档案馆落实年度接收计划及实施情况报备制度。
全面记录巴州重大历史进程。加强重大战略、重大活动、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档案工作,州、县(市)档案部门要融入中心工作,积极跟进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灌区水利工程等州、县两级重大建设项目,做好库尔勒区域中心城市新一轮规划、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纺织服务产业小镇规划、若羌新城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档案业务指导,记录好巴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等重点工作过程,留存好楼兰文化、达西红色文化、“群众村晚”特色文化以及《楼兰九歌》等文化润疆档案材料。制定巴州重大活动和突发事件档案工作清单和重大项目档案工作清单,健全常态化工作协同和提前介入工作机制,明确州直相关部门单位档案收集、整理责任,做好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会议、会展、赛事等重大活动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持续跟踪文化艺术中心建设项目进度,适时开展档案前置验收。
四、进一步提升档案服务利用能力
提高档案开放利用水平。依法做好档案开放工作,进一步完善州、县(市)馆藏档案开放审核机制,建立健全尚未移交进馆档案开放审核衔接机制。州、县(市)档案馆要立足自身馆藏,制定符合开放审核标准和本馆实际的档案开放工作制度,明确延期开放档案具体标准和范围,优化利用程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档案事业发展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州、县(市)档案馆要向本级档案主管部门备案档案开放工作方案。
用好用活档案资源。深入挖掘州、县(市)馆藏档案资源价值,围绕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档案馆宣传教育功能,提升档案展览展示的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持续打造州档案馆为全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基地和全州党员干部的思政课堂,创新档案文创产品,发挥州档案馆示范引领作用。
五、进一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推进档案数字资源建设。扎实完成“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存量档案数字化目标,县(市)档案馆传统载体档案应数字化率在2025年12月底前必须达到80%。对已有的档案数字资源进行有效整理,提升档案查阅服务工作人员能力素质,确保最大限度发挥现有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效能,高效服务州、县(市)党委决策、服务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各族人民群众。州直部门单位要将档案信息化纳入本单位信息化发展规划,增强档案室信息化设备配置,使本轮档案移交入馆过程中形成的数字化成果,在本单位实现能查询、可利用,更好服务于单位中心工作及巡视巡察、审计等工作。指导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业务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相互衔接。
六、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始终做到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安全可控。完善州、县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设施设备配备,编制印发《州直部门单位档案室设施设备配备清单》。州直部门单位要完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档案室档案实体和档案数字化成果的绝对安全。县(市)档案馆要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建立与公安、应急管理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形势研判、联动处置等工作机制。加大对档案服务外包工作的监督指导检查,对州直档案服务外包单位落实管理主体责任进行随机检查,对档案服务企业资质、员工工作资质、内控制度建设、软硬件设施设备配备、安全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等进行重点检查,坚决消除档案整理、档案数字化等服务外包中的风险隐患。
七、进一步提升人才队伍素质能力
扎实做好档案系列职称评审工作。将档案系列职称评审作为建强巴州档案专业人才队伍的重要手段,坚持评聘分离制度,加大对州域内从事档案工作的事业单位职工、企业职工以及社会从业人员的宣传力度,做好档案系列档案专业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
强化档案业务教育培训。以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执行力为核心,组织开展档案“归档月”集中培训,采取分类指导、一对一实操、视频联线等多种形式,夯实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基础。建立更新州、县两级档案专家库,有效发挥专业档案人才在档案业务培训、建设项目验收、职称评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国家、自治区以及多媒体平台资源,丰富档案业务教育培训方式方法,主动对接上级业务处室,争取档案业务交流、学习机会。
作者:新疆巴州党委办公室(档案局)靳鹏
编辑:吴凡 小融 责编:贾伟汉
问题反馈宣传合作请留言
投稿邮箱:24384364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