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1月浙江技术选考命题思路与试题评析

教育   2025-01-10 09:49   山东  

点击上方“通用技术课程资源” ,关注我们哦!

◆  

茫茫人海中,为防大家走失,请大家

点击上方 “通用技术课程资源 ”  → 点击右上角“...” → 点选“设为星标

为公众号加上星标,就再也不会迷路啦!


命题思路


技术(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学科组


试卷结构稳定,设问稳中有变,充分关注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考查,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要求,服务于人才选拔与教学引导。


一、坚持立德树人,体现学科独特育人价值

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试题命制中,精选试题情境,构建问题线索,架构知识链接,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个人与社会关系、履行个人在信息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充分挖掘与体现学科独特育人价值。

如第2题针对视频直播、线上活动、用户注册等问题,考查学生关于信息安全与信息社会责任的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信息安全、尊重知识产权、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第3至6题选取连锁餐厅智能监管系统情境、第7题选取学校阳光月跑情境、第13题选取生产领域情境,分别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社会、学校、生产领域等方面的问题,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引导学生健康的技术价值追求,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坚持素养立意,注重学科关键能力架构

试卷注重考查学科的核心素养,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级水平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

如第1题,通过探索科技宣传活动中数据与信息的传播应用过程,考查学生对数据与信息的认知。第3至6题通过对连锁餐厅智能监管系统的分析,考查学生对信息系统功能、组成以及编码的实践与探究。第7至12题分别考查学生对常用算法及其程序实现、数据组织、数据抽象及结构化表达等学科核心知识及其应用。第15题综合考查学生针对较为复杂的任务,合理选用数据结构组织、存储数据,并运用排序、查找、迭代等算法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实践引领,聚焦真实情境问题解决

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是测评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试卷致力于创设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一定开放性与复杂度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融合学科方法与思维,应用学科知识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促进素养发展。

如第13题创设生产领域机器监控与调度的情境,考查学生依据问题解决的需要设计算法、实现算法的能力。第14题创设室外温度监测系统搭建情境,从硬件搭建、软件编写、调试运行、结果分析,让学生经历真实问题解决的全过程,综合考查学生搭建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5题创设体育赛事决赛选手挑选的情境,从问题分析与抽象建模、数据结构与算法辨析、程序修改与完善等环节进行设问,多维度、多层次考查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技术(通用技术)


🔹 通用技术学科组


试卷坚持“大稳定、小调整”,重点关注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降低学生纯粹依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收益。试卷坚持以立德树人、服务高校选拔人才为目的,同时促进教学评一体化发展。


一、坚持立德树人

试卷把握新时代教育改革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引导学生成为有理念、会设计、能动手、善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例如,第28题的问题分析和改进、第29题的装置设计和第30题的电路设计,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同时,引导学生在核心价值的引领下,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创造性思维,养成主动发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坚持依标选才

试卷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学习掌握、实践探索、思维方法等方面综合考核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试卷围绕学科核心必备知识命制,对学科的各个核心素养进行测评,既关注学生技术知识的掌握,也关注学生技术思想方法、情感态度的发展,还关注学生技术学习活动中技术经验的积累、原理的应用、技能的迁移等。试卷分值分布合理。


三、坚持教考衔接

试卷围绕核心素养,参考教学的实际情况,开展综合考查。其中,选择题的设计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的相关素养,非选择题的设计重点考查学生利用必备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引导教师和学生围绕课程标准开展课程内容的教与学,摆脱过于依赖题海战术的学习方式。

通用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试卷在考查实践操作能力方面进行了适度的探索。例如第20题,涉及了实践的过程与细节,需要学生了解画线、锯割、凿削、锉削等工艺及其所需工具,并识别图中的工具,融合了对工艺的理解与工具的选择。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进行相应的技术实践活动。


四、创建分层情境

试卷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创设不同类型、层次的情境,让学生易于理解,测评学生真实的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试题所用情境既有生活实践情境,又有学习探索情境。如第28题大棚倒塌问题分析和改进的生活实践情境,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能力。第29题装置设计的学习探索情境,需要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思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

根据素养要求和考核目标,设计了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多数选择题运用了简单情境,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和能力的水平。非选择题中运用复杂情境,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应对复杂问题的水平,在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评价其价值取向、测评其学科素养,从而起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考查目的。例如第28题的设计,即考查学生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又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试题评析

技 术(信息技术)

聚焦关键能力 彰显素养立意

浙江金华第一中学 高级教师 钱晓峰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邵红祥


信息技术整卷难度稳定,试题设计与问题呈现稳中有进,充分发挥了教育评价的育人选才功能。


一、聚焦核心知识,凸显学科本质


试题立足学科特点,围绕数据、算法、信息系统、信息社会四个学科大概念,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引导学生应用本学科核心知识探究社会生活中的系列问题。例如,第1—2题考查学生对于数据、信息、信息安全等基础知识的理解,通过“科普宣传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字化技术的日常应用,增强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第3—6题考查学生综合应用信息系统中硬件、软件、人工智能以及数据编码等相关知识,通过“餐厅智能监管系统”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第13题通过“机器监控调度”来考查利用算法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及编程实现的思想和方法。基于核心知识的考查,充分体现学科的时代性与科学性,凸显了信息技术的学科本质。


二、注重学以致用,突出能力考查


试题通过设计真实的生产生活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学科基本概念、原理、技能和思维方法,串联起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考查,体现学以致用的学科理念。如第7题,在“学校阳光月跑活动”情境中设置“判断某学生是否达标”的问题;第8题,在“后缀表达式计算”情境中设置“求栈顶元素”的问题;第14题,在“搭建室外温度监测系统”情境中设置“设备配备、智能终端程序编写、预警方案设计、数据处理”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学生要将所学的算法、数据结构、信息系统等相关知识,结合算法分析、逻辑推理、信息系统构建、数据处理等关键能力,运用本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过程中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获取、实践操作和思维认知等关键能力。


三、强化思维品质,服务人才选拔


思维品质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和核心要素。本次试卷在结构设计上保持总体平稳,强化了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如选择题第9—12题,通过不同复杂度的数据结构、同一问题多种算法的程序实现,从不同维度拓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广度;第15题,通过创设“决赛选手挑选”情境,应用二分查找算法、链表等知识,在分析问题、抽象建模、程序实现等过程中综合考查学生的计算思维。试卷通过对思维品质不同梯度和层次的考查要求,突显了服务选才功能。


技 术(通用技术)

聚焦核心素养  凸显思维品质

浙江省台州中学 高级教师 廖根仁

浙江省杭州第十四中学 高级教师 张瑾烽


2025年1月浙江省通用技术选考试卷,系统考查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试题具有以下特点:


一、立足课程标准,关注育人导向


整卷吻合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涵盖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主干内容的考查。试题素材符合时代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设计注重对知识应用和关键技能的考查,体现了学科实践育人导向。如第16题以我国的优势产业国产新能源汽车为背景,吻合时代主题,考查学生的技术交流意识;第18题和第30(3)小题,要求学生对技术问题具有敏感性,考查学生的创新与优化思维;第20题以生活化的学科实践任务,考查工具的合理选择与使用。

部分试题还体现了多育并举,如第29题以保护大棚安全为背景,要求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的创新设计,既是对学生智力的考查,也是强化劳动意识的体现,在绘制设计草图中,还需考虑技术交流中方案呈现的美学原则,体现了学科综合育人导向。


二、 聚焦核心素养,凸显思维品质


试卷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考查,试题的立意、情境材料组织、问题和任务设置均能体现核心素养考查目标。如第16、17题侧重考查技术意识,第26、27综合考查图样表达与工程思维,第18、30题综合考查图样表达、创新设计与工程思维。部分试题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指向素养的全面考查,如第29题综合考查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与图样表达。

试题注重对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学生具有解决复杂情境下真实问题的思维能力。如第18题要求学生能领会真实的问题需求,深入思考并理解夹紧机制与原理,体现了较高的工程思维水平;第27题LED灯的开关电路,要求学生融合功能情境识读并分析电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巧妙性,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将问题分析清楚。


三、创设多元情境,构建问题任务


试卷内容考查分布合理,知识覆盖面广,命题形式稳中有新。全卷有12道题具有真实的情境,涵盖了生活、生产与学科实践等方面。通过创设丰富的技术应用情境,考查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如第22题创设了“种子烘干工艺”的生产情境,通过图文方式呈现了烘干的工艺流程,在构建问题任务时,不仅有流程概念应用的考查,还有具体功能的分析,该试题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往年同类试题有所提升。

试题任务指向明确,和情境紧密关联。部分试题任务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其情境的创设和任务的构建重视学科知识应用的系统性,以引发学生呈现思维过程与作答表现。如第28题、第29题共用一个“大棚除雪装置”的情境,从发现问题、明确任务开始,到制定设计方案,巧妙地将两题情境串联起来,形成较为完整的项目任务,综合考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命题形式既保持了试卷结构的稳定性,又在情境设置和知识应用的系统性上做了一定的创新。

声明: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通用技术课程资源
辅助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加强师生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