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聊聊通渭社火的历史

文摘   2025-02-01 23:57   甘肃  


通渭社火


通渭社火是汉民族传统的年俗文化。源于古代社庙的祭祀活动,《尚书·尧典》《周书·洛诰》中就记有有关迎新年辞旧岁祭祀社稷的活动,宋书称民间艺人合伙演唱为“杂场”,合伙为戏称作“社火”。社火集中展现了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它涉及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武术、戏曲、工艺美术等众多艺术门类。



通渭社火


社火在通渭已流传很长很久,大年正月初三过后,社火队都会不约而同的开始准备,称做“出马”正月十四、十五,是最红火的时期,阵容庞大,具有显明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通渭社火,集中展现了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能,它涉及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武术、戏曲、工艺美术等众多艺术门类。传统表演形式有春官、跑场子、纸马舞、蜡花舞、杂耍、小曲、旱船舞、狮子舞、高台、高跷、马社火等。作为当地汉族民间艺术瑰宝的通渭社火,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传统习俗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旱船纸马宜呈春,通渭民风千古秀

通渭社火


从大年初四开始,通渭各乡村社的群众都自发组织社火队,耍闹在庄头村尾,正月十四、十五两天,他们纷纷涌进县城进行汇演,共闹元宵佳节,一般要耍到十五六结束,但也有黑十七,花十八的。社火队多数以自然村为主开展活动,也有几个村联合活动的,乡村社火大都在晚间活动,走村串户,耍到谁家主人都以饭菜烟酒款待。也有通过提前商讨集中在一处演出的,一般都在打麦场摆一大桌,全村所有农户,自愿送来各样饭菜,款待演出人员,在县城,只有十四,十五两天,人民扶老携幼观邓赏化,观看社火,社火队耍闹在商铺,单位门前,俗称“过街社火”。






社火演出最后的程式是戏曲节目,社火戏一般为小曲,也叫老眉户曲,划地为台,名为“地摊”,乐器简单,有二胡、板胡、三弦、笛子即可。演出节目有《小放牛》《钉缸》《下四川》等。演毕,打起鼓钹唱大旗,作为告别歌:“初九、十九、二十九,乡亲们缓着秧歌走!”东家放炮欢送,接社火者,要送礼酬谢,多少不拘,随东家意愿而送,礼品有现金、烟酒、糖果等。社火的形式有彩灯、狮子、龙灯、皮影、旱船等,这些形式的舞姿、体态,各地大同小异。



通渭社火

灯笼排成单行,绕地为圈,边扭边唱,每架社火有灯四对或六对,灯分两层制成。内层为白纸,写字画画;外层边角红丝彩色纸糊成,上缀纸花绣球,下为竹把,灯的形式不拘一格。常见的有双八卦、西瓜、五星等种类。灯歌有“放风筝”“绣荷包”“四季歌”“十二月调”等曲调;歌曲大多是描写自然风景的,农业生产的,也有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的。唱罢灯歌,便打八面鼓,八面鼓是称谓,实则不限8面,有12面的,也有16面的。打鼓者全是青年小伙,身穿红毛衣,头扎白毛巾,显得干练潇洒,打鼓时用锣引道,锣钹齐鸣,舞姿变化多端。



社火旱船 

八面鼓打毕,接着耍旱船,船长约一丈,布绫围成,前有纸扎龙头,后有龙尾,船前有门,左右为窗,四角悬挂宫灯,船身描画绘图,绚丽多彩,美观大方,擎船者扮装成姑娘,解放以前都是男扮女装,解放后大多由姑娘扮演。划船者大约为一老一少两个艄公,手执桨板,老在前,少在后,一左一右。演时,船首对主房门,鼓钹响后唱船曲。船曲歌词多半是触景生情,歌颂本年生产发展的好形势。船歌也有以唐诗作词的,每句首用“哎嗨哎嗨哟呀”作为语气词,句尾用“哎嗨哟呀”作助词,每唱完一段曲,划船跑场。三起三落,船迂风浪,摇晃旋转,卧在地上停下,二船工相互使坏,抬船不起。最后,齐心协力,抬起船,划动下场。




通渭社火


各种“纸火”耍毕,便是“烧狮子”,“烧狮子”在县城盛行,行地不过十里,独具一格,别处无此风俗。不论机关单位或私人,欲接社火,必先准备火花。上场后,腾跃蹦跳,观众(包括东家)点燃火花,扑向狮子,对准狮子直射。狮子跳蹿躲避,烧花者穷追不舍。狮后两人头戴面具,名曰:“木连和尚”手执牛尾蝇刷,保护狮子。如若将花烧向狮子口或下身,“木连和尚”立即用蝇刷击落火花,一刹时,百花万点,火花喷射,火焰飞腾,狮跃花飞,煞是壮观。狮子由社火队人员轮换顶替,看哪家狮子能支持下来,方为雄狮。



2010年3月,通渭社火被列为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4月,被列为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了数千年的通渭社火,已成为通渭地区每年正月中的一项重要文化习俗。通渭社火,以她的独特魅力展示着中华民族的古老风韵,也成为通渭民俗风情中的又一枝艺术奇葩。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通渭人民的生活已有了很大改善,社火的表演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但唯一不变的是通渭人民敢于与天斗,与地斗的那种精神。黄土地上所沉淀的那种原始、质朴、蓬勃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它让这片土地有了生机,有了希望。观看社火表演时,会发现在那些结实的躯体里,有一种火在不断地燃烧,永远释放着对美好生活执著追求的无限激情。

社火小调
看社火,听小调,赏皮影,传地方民俗文化;展社火精神风貌;领略独一无二的西北风情;让古老的社火凤凰涅槃,绽放异彩。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