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试题分析
1.考古发现,二⾥头的宫城遗址中,二号宫庙与一号宫殿呈东西分布,二者各 有⼀条南北向的轴线;偃师商城的宫城遗址也有“左庙右宫”及“双轴线”。这可以说明我国早期国家【分析】本题⽴意在于综合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立足先秦考古提供的实证材料创设学术情境,要求考生在准确获取信息的同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呈现的历史情境进⾏具体分析和合理解释,有利于甄别考生的能⼒层次,引导中学教学培养考生正确理解考古发现的能力。 本题提供了考古学目前发现的最早具有“双轴线”的两处宫城遗址——二里头的宫城遗址和偃师商城的宫城遗址,以宫庙并列的空间位置分布特点,依托早期国家的特征和教材的相关内容,创设学术情境,集中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关键能力,以唯物史观认识中国早期国家起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色,增强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感,涵养家国情怀。试题虽为相对陌生的学术情境,但设计平实,借助“宗庙”“宫殿”等教材已知概念,将教材知识和情境设计有机联系,使考生入题相对容易,又兼具一定的历史学思维含量。 本题设计主要围绕古代都城轴线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特点,向考生揭示古代都城轴线不仅是建筑规划与技术问题,更是国家政治理念在都城建设上的集中反映。早期国家都城中的宫城建设以宗庙为先,崇尚祖先崇拜,宫殿则是国家政治活动的平台,“左庙右宫”及“双轴线”折射了血缘关系与政治权力中心的二元互动;古代都城从“宫庙并列”到“左祖右社”的变化,由“双轴”到“中轴线”的发展,则是血缘关系在政治权力结构中不断弱化的表现。试题要求考生充分理解学术情境,获取题干中蕴含的关键历史信息,灵活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分析,进而推断出在二里头的宫城遗址和偃师商城的宫城遗址里,作为血缘关系象征的宫庙和政治权力象征的宫殿并立的现象所反映的早期国家政治理念,即血缘关系与权力中心的相互依存,A选项综合了试题的情境信息,形成了完整的学术证据链条,故为正确选项。B选项虽然对应宫庙在早期国家政治中所具备的祭祀职能,但是题干中并没有体现祭祀制度完备与否的具体信息,故B选项不正确;C选项,内外服制属于商周时期国家管理制度,但与宫城政治空间布局无直接联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选项不正确;D选项的陈述无法反映早期国家都城建设的史实,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国家权力的增强,宫殿位置在都城空间布局中的政治地位逐步提升,都城样式也随之发生转变,二里头遗址和偃师商城遗址中的都城建筑样式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不能说明早期国家都城格局已成定式,故D选项也可以排除。2.魏晋时期,地方撰写的有关名士和豪强的人物传记,是州郡长官了解地方社会的重要信息来源,也是中正评定士人资品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反映了该时期【分析】本题在命题立意上围绕历史解释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综合考查考生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运用。试题通过构建一个陌生的学习情境,要求考生在准确获取题干材料信息的同时,熟练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陌生的历史问题,有利于甄别考生的能力层次,服务于高校选才,引导中学教学培养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具体历史现象。 本题情境以魏晋时期所盛行的、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人物传记为核心,依托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和教材其他相关内容,提供了全新的试题情境。试题要求考生准确提取题干信息,认识在魏晋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中央政府适时调整地方治理方式的政治尝试,理解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形式和不同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力量的强弱变化,了解历史上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管理,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涵养家国情怀。试题体现了基础性和创新性的融合,考查考生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的能力。 魏晋时期,地方主导撰写的人物传记不仅是地方郡守了解地方情况的凭借,也是团结和笼络本地士人的工具。随着九品中正制的确立,人物传记也成为政府认证士族的凭证,由于州中正裁定乡品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政府开始干预和限制这种文本的书写,与此同时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互动过程中调整国家治理方式,适应地方势力上升的现实,力图强化中央权力。试题要求考生提取题干关键信息,并结合魏晋时期中央与地方的政治互动发展、制度演进等相关史实,对人物传记在魏晋时期的政治功用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而得出D选项“国家治理方式的调适”这一解释。虽然人物传记是历史书写的形式之一,但其书写对象并没有脱离中国传统史书记述的主体——统治阶层和士人群体,A选项不能反映历史史实,故为不正确选项;人物传记从根本上反映了魏晋时期中央与地方权力博弈的互动过程,虽然记录的主体是地方士人和豪强,但与B选项的描述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B选项也不正确;C选项所描述的历史现象,主要出现在东汉中后期,不符合试题的历史时空信息,故可以排除。3.唐代河朔地区割据藩镇的节度使,一度热衷于阅读《春秋》《左传》,并以春秋时期的诸侯自比。据此可知,当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围绕唐代河朔地区割据藩镇节度使一度热衷于阅读《春秋》《左传》这一文化现象,创设学习情境,以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唐代藩镇割据等必备知识为依托,考查考生准确解读历史信息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中学教学培养考生根据所学知识理解具体历史现象的能力。 本题围绕唐代的藩镇割据问题设置情境,引导考生思考唐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安史之乱后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历史影响。唐代在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其中尤以河朔地区的藩镇,割据性质最为明显。一般认为,河朔藩镇胡化严重,且这些藩镇的节度使大部分为武人出身,但试题情境却告诉考生,这些节度使在某一时期内出现了偏好阅读《春秋》《左传》等儒家典籍的历史现象。这一矛盾冲突背后有两层含义:第一,河朔地区的节度使们不仅需要与朝廷对抗、与其他藩镇争雄,而且也需要在辖境内维持稳定的统治秩序。他们通过阅读《春秋》《左传》等,不仅可以学习古代战争的经验,而且可以用“春秋大义”激发士卒的忠诚。第二,河朔地区的节度使们把自己身处的环境,对标春秋时期诸侯纷争的混乱局面,并将自己比作争霸的诸侯。由此言之,河朔地区的节度使与李唐天子的关系也就类似于诸侯与周天子的关系。考生需要将春秋时期的历史知识迁移至对唐代河朔藩镇的理解中,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节度使阅读《春秋》《左传》行为背后真正的政治意涵。 考生调动春秋时期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的历史知识,即可理解河朔地区的节度使把自己比作春秋时期的诸侯,实际是在挑战李唐王朝的一统权威,故选项D正确。河朔地区的节度使虽然可以挑战唐王朝的中央权威,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地区的藩镇均有此动机与实力,中央朝廷的权威并未丧失,故选项A不正确;“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河朔地区的节度使把《春秋》《左传》等儒家典籍当成他们与中央朝廷对抗的理论武器,并不符合儒家之义,也就无法得出儒家理念深入人心的结论,故选项B不正确;河朔地区的节度使虽然一度热衷于阅读儒家典籍,但并未改变崇尚武力的风气,“崇文抑武”之风要迟至宋代方才兴起,故选项C不正确。4.“河西甸子”本用于指称产自中亚、经由西夏贩卖而来的绿松石,但在元人文献中,它也被用来指称直接从西亚商人处购得、名为“乞里马泥”(意为产自波斯起儿漫)的绿松石。这反映了元代【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围绕元人文献中对绿松石的不同称呼,创设陌生的学习情境,以元代的统一、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等必备知识为依托,考查考生准确解读历史信息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考生体会元代统一局面的形成,对不同地区之间商品交流与经贸往来的积极意义,涵育家国情怀。 本题围绕元代绿松石的产地与称呼设置情境,引导考生思考元代的统一及其对丝绸之路沿线贸易产生的积极影响。元代统一之前,辽宋夏金等政权并立,西夏占据河西走廊,传统的丝绸之路被阻断。产自中亚的绿松石需要以西夏为中转地,方能贩卖至中原地区。在此背景下,绿松石的原产地信息被忽略,而是以中转地来命名,被称为“河西甸子”。随着元代统一局面的形成,来自西亚等地的商人不再需要经由西夏中转,就可以把产自波斯起儿漫地区的绿松石贩运至元境内销售,并引用波斯语称其为“乞里马泥”。虽然“河西甸子”与“乞里马泥”产地不同,但由于两者颜色、质地相类,故在元人眼中被视为同一种绿松石,并在当时的文献中用“河西甸子”指称“乞里马泥”。试题情境出现了“河西甸子”“乞里马泥”等较为陌生的词汇,但对绿松石的原产地、输入路线等进行了清晰明确的介绍。考生需要排除干扰,整体把握题干情境,方可作出准确解答。 本题提供的情境表明,元代绿松石的来源渠道更加多元,且不需贸易中转便可从原产地直接进入元代市场。元代丝绸之路沿线贸易的重新畅通,是这一现象出现的重要历史前提,故选项C正确。元代的统治版图虽然广大,但未能直接控制波斯地区,而且版图的大小与经济贸易的往来,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逻辑,故选项A不正确;绿松石是一种宝石,比较珍贵,“乞里马泥”的传入也说明当时市场上绿松石的种类更加多元,但题干并未介绍绿松石的使用范围、输入数量等信息,也就无法反映元代奢侈品的需求问题,故选项B不正确;元代统治范围的扩大,虽然有助于元朝人获得更多的地理信息,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但题干中的“中亚”“西亚”等内容,均指向具体的地理区域,与地理学取得的成就无关,故选项D不正确。5.明嘉靖(1522-1566)后期,官方调查了沿海卫所的军户情况。有学者据此统计出当时沿海各地卫所军队实际人数占应有员额的比例,如图1所示。该图反映的现象主要缘于【分析】本题重点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创设的是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复合学习情境。在命题立意上通过对图表信息的解读,培养考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结合文字表述对示意图进行观察、分析,熟练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问题;同时以所掌握的史料为依据,通过整理和辨析,客观理解历史现象,并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本题立意有利于甄别考生的能力层次,服务于高校选才。 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本题以课标“明至清中叶中国版图的奠定、封建专制的发展与社会变动”为依托,以“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的户籍制度演变为必备知识,考查对明代户籍制度及其影响的解读。在此基础上,考生需要将历史现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从而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及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试题考查内容层层递进,要求考生调动相关知识储备,运用学科思维能力,准确认识户籍问题。题干以学者的研究数据创设情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为文字情境,二为图表情境。题干情境中提供了一个关键时间节点:明嘉靖后期。在此基础上,题干呈现了两个关键信息,嘉靖后期官方调查沿海卫所的军户情况及学者据此调查结果统计的实际士兵人数比例情况,并利用图表显示沿海卫所由北往南,包括辽东、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各自军户情况所占比例的差别。 明代继承元朝按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为民籍、军籍、匠籍等,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明初,为巩固政权,须维持庞大的军队,军籍成为明代户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统治形势的变化,明代人口流动现象愈发凸显,户籍世代相袭不变的做法越来越难以维持。尤其是军籍内的民众,社会地位较低,他们普遍想方设法改变身份,但因户籍制度缺乏弹性,他们往往选择出逃,进而导致逃兵现象严重,故B选项正确。嘉靖年间,长达21年的倭患给明代海疆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官方为此相继出台了各项政策,但效果并不明显,且这一时期倭患集中于东南海疆,图示与此不符,故A选项不正确;明代卫所分内陆与沿海防御,主要功能在于捍卫海陆疆域,整套体制设计完备,自东往西设置了都司、卫、所;由北往南设置了卫、所、寨等机构,题干仅涉及沿海区域,而卫所管理涵盖内陆与沿海,情境所示不完整,故 C选项不正确;明代沿海经济发展与官方海外贸易管理政策密切相关,自北往南,东南沿海经济最为发达。辽东并非经济发达区域,但逃兵现象却很严重;福建民间贸易十分发达,但服役人员比例占比接近一半,故沿海经济发展不均并非逃兵根源,故D选项不正确。6.自1851年起,清政府不间断地按年代纂辑《筹办夷务始末》,内容涵盖自1836年起与中外交涉相关的各类官私资料,以“详往事之是非”“资异时之考证”。这可用于说明晚清政府【分析】本题以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为目标,以晚清政府自咸丰元年(1851)起不间断地纂辑《筹办夷务始末》这一史实为依托,构建了一个复杂的学术情境,意在考查考生对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课标要求和教材必备知识的掌握,体现了对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试题凸显思维能力考查,教学导向意图明显。 本题的情境设计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了晚清政府开始纂辑《筹办夷务始末》这一大型史料集的时间节点(1851)、《筹办夷务始末》的主题(中外交涉)及涵盖内容(官私资料)、史料集的时间(自1836年)、纂辑史料集的目的等信息。考生藉此可以形成思考的逻辑闭环,即晚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对“往事”的回顾性总结,这一行为的结果即是《筹办夷务始末》的编纂,这一行为直接为晚清政府之后的中外交涉提供了第一手的经验汇总,既包括过往的是非得失,也涵盖对当下行为的未来评定。 本题的引导语为常见的史料实证类设计,要求考生将情境本身作为一个史实,同时也作为形成一个新的研究结论的支撑。晚清政府本身的资料纂辑行为,一方面溯及过往,另一方面延伸至将来,故“详往事之是非”“资异时之考证”,就带有明显的以史为鉴的色彩和用意,故A选项正确。B选项会形成干扰,主要作用路径在于考生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眼看世界等史实的熟悉,但题干本身所涉及的官私资料,其重心并不在外国信息,故排除B选项。C选项的内忧外患是时代大背景,但并非晚清政府此时的真实处境,故排除。D选项改变统治方式的说法不适用于晚清封建政府,也可排除。 在思维考查力度上,本题需要考生在良好的史料实证素养支撑下,依据已有信息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对于晚清时期而言,内忧外患促成了社会各阶级的不同努力,他们均为近代中国探索出路、寻求解决问题之道提供了不同的方案,其中当然也包含了晚清政府。晚清政府延续了中国传统王朝的一些基本做法,在应对新式挑战之时,充分强调以史为鉴,以汲取经验教训,形成应对之道,日常教学应予以相应的解释和理解。7.某同学意欲探究“民国初年民族主义盛行”这一观点。下列史实能论证该观点的是B.孙中山在民国时期同他人的谈话中,频繁提及民族主义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纺织、面粉等轻工业迅速发展【分析】本题以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为目标,以观点探究为载体,构建了一个生动的学习情境,要求考生在观点与史实间建构起合理的论证关系,从而达到核心素养考查的目标。在能力要求层次上,试题也考查了考生对获取与解读信息能力、分析与探究历史问题能力的掌握,以及考生对课标与统编教材必备知识北洋军阀统治、民国建立的意义和历史局限性等的掌握。 本题的题干部分结构清晰,要求考生论证的观点为“民国初年民族主义盛行”,该观点在学术界得到公认,是可靠的历史观点。进入民国后,中国在晚清时期面临的诸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压迫和掠夺无处不在,国家主权丧失,军阀内争不断,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恶劣,新的社会思潮正在孕育,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也在苦苦寻求新的救国方案,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国民大革命的开展成为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在这一系列历史演变背后,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是一个主要的背景,它的基本内容和诉求包含了外反列强,内除军阀,把中国引入现代发展的正途中。试题以该观点形成载体,充分彰显了试题的立德树人功能。 本题的四个选项,A选项为《青年杂志》的创办及其迁往北京,指向为思想领域内的新变化,即新文化运动中心的形成,而新文化运动的旗帜为民主与科学,与民族主义并无直接、显性的联系,故可排除;B选项指向为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它在民国初年的主要内涵为五族共和,与反对帝国主义列强的民族主义有根本区别,且B选项的描述为孙中山个人的表达观点,无法判定形成“民族主义盛行”的现象,故也可排除;C选项是一个逆向思考,以军阀间的互相攻击为出发点,当军阀会把“卖国”当作攻击对手的主要理由时,说明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维护是一个公共的基本认识,当然也说明了民族主义的盛行,故为正确选项;D选项陈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的发展,背后的原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列强无暇顾及中国,故国内轻工业发展的环境相对宽松,发展因而得以实现。故其中的原因也与民族主义无直接关联,也可排除。8.1937年5月,中央银行向南京国民政府报告称,截至该年4月30日,该行存于香港、纽约和伦敦等地的白银和资金,合计达到了约1.69亿美元。这种白银和资金外存的做法【分析】本题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为目标,通过对具体时间和具体历史事件的表述,构建陌生的学术情境,要求考生通过调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必备知识,运用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题干的史实进行相应的历史评判,从而形成历史解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更是一场涉及方方面面的对外抗争,试题涵育家国情怀,切实贯彻试题育人、考试育人的理念。 从题干信息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银行的报告显示,该行在1937年5月之前曾进行了持续不断的白银和资金外存,这一报告也暗含了这是一个政府的官方行为,是政府有意识的主动安排。从金额上来看,这种白银和资金的外存规模不小,势必会产生相应的历史影响。报告的时间点表明,当时的中国处于全面抗战爆发前夕。自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事实上已经置身于和日本的交战状态之中,伴随着日本侵略的加剧,加上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判断和宣传,中国各方对于中日爆发全面的冲突已有所预料。在此背景下南京国民政府的白银和资金外存,带有明显的为战争作准备的意图。这些外存的白银和资金,存放在香港、纽约和伦敦等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日本的掠夺,但其实无法全面避免,尤其是之后香港的陷落,日本对华北及华南沿海各地的控制,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损失势不可免,故A选项可予以排除;C选项涉及外债偿付,题干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思考着力点,同时,从已有知识来看,中国近代外债偿付的对象国众多,故亦可排除;D选项涉及英美对中国的战时支持,其一是与题干时间不符,其二是英美支持中国,缘于中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东方主战场,而非南京国民政府简单的白银和资金外存,故排除;B选项从历史评判角度出发,客观地对这一史实进行了相应的评判和解释,即这一做法在事实上形成了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故为正确选项。9.图2是某博物馆馆藏的1957年山东工学院附属工农速成中学颁发的毕业证书。它为研究新中国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以课标“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知识依托,要求考生了解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考查了选修课程模块“史学入门”“史料研读”中相关课标要求的内容;该考查对于引导中学教学将“史学入门”相关内容要求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提供了路径示范。 本题通过创设复合情境,一方面以研究新中国的教育发展创设学习情境,另一方面,叠加以某博物馆馆藏的1957年山东工学院附属工农速成中学颁发的毕业证书构成生活情境。通过这一情境信息,考生可以定位到社会主义取得伟大的建设成就这一历史时空背景。本题考查考生对史料的来源、性质及其价值的认识,要求考生在充分获取和理解材料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迁移所学的史学入门等知识,通过逻辑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以博物馆馆藏的毕业证书及证书上的相关内容作为情境呈现的主体,要求考生结合设问,对其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准确把握和理解。通过设问,可以知悉本题主要以毕业证书作为史料证据,探究其能够为研究新中国教育发展提供哪些有价值、可靠的信息,以及具有哪一层次的史料价值。 首先,从史料类型来说,博物馆馆藏的毕业证书属于实物史料,它并不包含对新中国教育发展这一历史事件的解释和记述,所以选项A和D均不正确。 其次,该毕业证书中明确的“1957年”“山东掖县”等时空信息,仅能作为山东工学院附属工农速成中学这一个别或类别的学校的发展时空背景,无法替代或说明新中国教育发展这一整体的时空背景,故B选项也不正确。最后,选项 C,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考生发现历史问题的能力。该毕业证书所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为研究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历史线索。比如,学校的名称、考生的年龄、学业的期限、成绩的要求、证书的印章等,可以为研究新中国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工农速成中学这一历史现象,包括入学年龄、学制、社会背景等,提供相应的历史证据。故正确答案为C。10.表1为2017-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出及部分门类产出统计。表1反映了我国【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以课标“改革开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相关内容为知识背景,重点考查考生对课标要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掌握。本题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历史课堂教学,实现立德树人具有鲜明的引领作用。 本题以2017-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总产出及部分门类产出统计数据变化创设学术情境,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数据变化作出历史理解和解释,将具体学术情境与必备知识进行有效链接。题干表格数据统计以2017年为起点,该时间节点正是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重要历史时刻,会上党和国家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要论断。表格中统计的2017-2019年体育产业产出的相关数据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尤其是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产出、体育教育与培训产出增幅较大。这三组数据的变化均反映了党的十九大后,我国体育事业响应“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找准新阶段体育发展新坐标,坚持以体育强国建设为中心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推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了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健康产业、幸福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作用。 本题要求考生综合调动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等必备知识,对表格呈现的体育产业总产出及门类产出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探究,进而考查考生对新时代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成就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价值导向明显。由数据的变化可以发现,体育产业总产出,特别是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产出、体育教育与培训产出的指标连续两年发展迅速,而这两项数据都反映了人民消费水平和观念的提高与转变,体现了新时代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反映了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目标正在逐步地实现。在这个阶段,党和国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从而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故选项D正确。从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并无法得出我国跻身世界体育强国和体育产业重心转移的结论,故不选A选项与B选项。题干中呈现的体育产业的发展指标,并无直接涉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相关数据,故选项C不选。题干蕴含的信息反映出我国体育产业蓬勃发展,人民享受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美好生活,从而也在“润物细无声”中对考生进行了“五育”并举中“体育”的教育。11.前王朝时期,埃及出现了刻有国王名字的印章;古王国时期,出现了王室编年记;新王国时期,出现了按年代顺序罗列众多国王名字的王表(如图3所示)。上述变化体现了古埃及【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以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中的多元特征为知识依托,要求考生掌握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题目通过总结不同时段古代埃及国王记录王名的不同方式与特征来创设情境,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对史料呈现的内容和情境进行辨析,正确地解释题干情境背后所呈现的史实。本题的配图来源于阿拜多斯王表的线描图(部分),向考生展示古代埃及王表的一种形式,便于考生理解王表这一陌生内容。本试题着重引导考生深入了解古代埃及文明政治体制的特点。题干描述了古代埃及国王通过刻写自己的王名来展示王权的合法性现象。前王朝时期国王开始将自己的名字刻写在印章、调色板等载体上,运用于向神祭祀或者展示国王权威的场景之中;古王国时期出现了王室编年记,书吏将前王朝至第五王朝的国王按照统治顺序刻写下来,标明了国王的统治时间、统治期间的大事记以及尼罗河水位;新王国时期,出现了刻写在神庙墙壁、坟墓墙壁以及纸草上的罗列国王名字的王表,这类王表着重表示国王统治的传承有序,统治合法。古埃及不同时期的国王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刻写王表,虽然这一情境对于考生而言是陌生的,但是考生能够通过刻写国王名的历史现象以及刻写的连续性推断出古代埃及国王这一做法的意图。 古代埃及国王会将自己的王名、先辈的王名刻写在神庙墙壁、坟墓墙壁以及其他各种载体上,这是古代埃及的一种政治传统,其主要目的在于凸显国王统治的传承性与合法性,故B选项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古代埃及的国王、贵族的确会将自己的功绩、献祭等内容记录下来,但是这种记事传统不能视为记史传统。记史是记录历史,这是一种主观的、形成体例的书写历史的方法,对于古代埃及而言,这种传统并未形成,故A选项不正确。题干中能够看出古埃及不同时期刻写国王名字的载体的变化,并不能得出文字体系的改进这一结论,故排除C选项。古代埃及的王室编年记以及王表按照国王统治的顺序来编撰,这是统治者展示和宣传王位传承稳定性和连续性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能以此为证据,论证古埃及某个王朝承袭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古代埃及的王朝更迭、统治家族变化和王位传承并非一成不变,并无稳定的“延续性”,故D选项不正确。12.马达加斯加岛靠近非洲大陆东岸,岛上居民现在使用的马达加斯加语的词汇来自梵语、班图语等;该岛还发现了9至10世纪伊斯兰教徒的坟墓和波斯风格的陶器。这些现象反映了【分析]本题着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以古代非洲文明为知识依托,要求考生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试题通过描述马达加斯加岛的多元文化,呈现环印度洋地区的时空变化来创设情境,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空间构建,分析这一情境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本题着重培养考生通过文化特征构建时空变化的能力。 题干围绕位于非洲大陆东岸的马达加斯加岛多元文化的形成创设试题情境。马达加斯加岛是独立于非洲大陆的海岛,最早来到该岛的是印度尼西亚人,他们利用季风跨越印度洋来到该岛,含有大量梵语借词的印度尼西亚语成为该岛语言的基础;非洲大陆本土的班图人为马达加斯加岛带来了班图语;伊斯兰教教徒、阿拉伯商人沿着环印度洋的贸易路线也来到马达加斯加岛,他们将来自亚洲的物品也带到了岛上。环印度洋贸易始终是马达加斯加岛经贸活动的重要内容。题干呈现的是单一地理区域内的多重文化现象,考生需要分析其背后所涉及广阔地理范围的时空联系。 题干中所列举的多个现象:语言组成的多元性、伊斯兰教徒以及波斯样式的陶器。这些现象出现在马达加斯加岛的根本原因都是环印度洋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古时代这种联系主要是贸易联系。“环印度洋贸易的影响”符合题意,故A选项为正确选项。马达加斯加语由多种古代语言融合形成,但是“古代语言的融合发展”仅仅是题干所描述的“马达加斯加岛的多元文化”的一个现象,故B选项应予以排除。非洲大陆的班图人可能是继印度尼西亚人之后来到该岛并定居的居民,马达加斯加语中融入了班图语的词汇,并非班图语的演化,不能以此说明马达加斯加岛文化是非洲文化的一种演变形态,因此可以排除C选项。题干说明了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伊斯兰教徒的坟墓以及波斯风格的陶器,该现象不能体现阿拉伯人在岛上占有优势地位,故D选项不正确。13.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兰西国王管辖下的行会织工通常会选择向国王缴纳一笔费用,以免除警戒义务,但随着负担的加重,织工纷纷将作坊迁至教会地产上以逃避义务。1372年,国王规定凡他管辖下的织工,均须出资或承担义务。这表明,当时的法兰西【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情况”为课标和必备知识依托,定位到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坐标,要求考生运用中古法兰西社会变化和英法百年战争的相关知识,从来源、性质和目的等方面理解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试题需要考生从题干中获取关键信息,并结合教材有关知识,深入理解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兴起背后的王权支撑。 本题创设了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兰西国王利用法令加强王权的情境。题干由三部分组成,构成了复合情境。题干的第一部分描述法兰西国王查理五世重视行会的义务,第二部分描述行会织工的实际行动,第三部分主要是关于法兰西国王颁布的法令。题干的三个部分构成全新的历史情境,考生需要落实教材选择性必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关于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民族国家的确立的相关知识点,从题干情境中解析出中古西欧尤其是法国的王权、城市与教会的复杂关系。 题干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指向了中古中后期欧洲各国王权加强的历史背景。题干中两个关键的时间信息是“英法百年战争”和“1372年”。英国和法国之间百年战争的时间是1337-1453年。百年战争期间,法兰西在国王查理五世的统治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查理五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调整行政、商业、军事等方面的管理,最终建立起一支长期军队,为军事胜利奠定了基础。1372年颁布的法令是今天能够看到的一项重要法令,涉及征收税金以给养军事的问题。在1372年之前,尤其是在经济形势向好的时期,行会的织工倾向于缴纳一笔费用以免除行会应尽的警戒义务。战争的展开和消耗导致行会织工的负担加重,进而使大量织工将作坊建立在享有免税权的“教会地产上以逃避义务”,从而致使国王查理五世在1372年出台这一法令。 考生结合题干情境,运用“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并结合“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等相关知识,故可以得出A选项为正确选项。1348一1349年,黑死病席卷法国,但在稍后的时间即消散,而不是在1372年才“日渐消散”,故排除B选项。题干中叙述战争期间法国国王要求织工充役担任警戒工作,这并不是“雇佣兵”。题干的内容与雇佣兵无关。历史上,英法百年战争中出现了雇佣兵,但骑士仍在中古法兰西军队中占有重要位置,并没有被雇佣兵所替代,故C选项无法从题干推导出来,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是不正确选项。题干涉及教会,1372年的规定主要是针对迁到教会地产上的织工而采取的措施,而没有削弱教会本身的特权,故D选项不正确。14.17世纪下半叶,莫斯科发行了大量语言文法、算术、拉丁语、哲学及医学等书籍,甚至出现两千余套识字课本一天售罄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分析】本题着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试题以“全球联系的建立”等内容为知识依托,建构了17世纪下半叶莫斯科印刷文化的历史情境。本题要求考生掌握俄罗斯与西欧的关系、俄罗斯崛起的文化背景等必备知识,同时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等关键能力。本题着重引导考生深入领会不同文化交流、相互影响的内涵。 题干创设了莫斯科在17世纪下半叶书籍销售状况的历史情境。国家统一之后,俄罗斯在17世纪进入一个新时期。随着伊凡四世一系列改革的推进和全俄市场开始形成,俄罗斯各民族之间以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为俄罗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文化交流的一个明显表现是关于语言文法、医学、哲学、算术等西方文化的书籍增多。这些书籍的增多促进了俄国社会上识字风气的展开,以及类似著作的编纂。然而,教会仍然是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重要工具,对非宗教知识传播仍采取敌视的态度。 题干述及的“语言文化、算术、拉丁语、哲学及医学”等知识,在17世纪的俄罗斯属西欧文化范畴;“两千余套识字课本一天售罄”表明书籍的流行程度,故正确选项为C。18世纪,启蒙运动才扩展到英国和法国之外的欧洲其他国家,故排除A选项。15世纪中叶,德意志人古登堡改进了印刷技术,此后很快传播到了其他地区。17世纪前,莫斯科已经引入了新印刷技术。从题干内容看,大量印刷品或许能体现出印刷技术的改进,但是书籍种类的变化和丰富不能证明印刷技术的提升,故B选项应予以排除。从历史背景上看,东正教创立之后,“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世纪的莫斯科、基辅等城市教会教育仍发挥着主要作用,普及化的国民教育并未出现;从试题内容上看,知识类书籍、识字课本的畅销,直接表明的是当时社会的文化风尚,不能体现15.表2呈现了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不同时段内,西方国家政治军事类同盟和协定的数量。这一数量变化表明该时期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历史解释、时空观念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以帝国主义及世界大战的酝酿为知识依托,要求考生多角度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国际秩序的变化”。本题以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不同时间段内,西方国家政治军事类同盟的建立以及数量变化来创设情境,培养考生分析时间和数据变化的能力。 题干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了1870-1904年之间4个时间段的西方国家政治军事类同盟的数量变化,从数据上看,这类同盟呈增长趋势。结合时间来分析数据增长的原因: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殖民地已经基本被瓜分,西方国家希望重新划分殖民地,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保障国家安全,西方各国都在寻求同盟者。考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比较数据变化,解释数据变化的原因,正确把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 题干提供了这组数据的时代背景,即1870-1904年,结合教材知识可以得知这一时期西方国家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但是由于各国发展不均衡导致各自利益获取不均,西方国家希望重新划分殖民地,争夺霸权,因此西方国家相互结盟,维持表面的和平,但实际上各国之间矛盾尖锐,战争一触即发,故D选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联盟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性组织,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并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国际组织,故A选项可以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因此这一时期国际秩序没有发生剧烈改变,故B选项不正确。区域一体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逐步开始,故C选项应予排除。16.1968年,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成立,该组织在成立初期规定,“发达”和“不发达”成员国分别在5年和10年内取消其他成员国的进口税。这说明该组织【分析】本题着重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本题以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为知识依托,要求考生掌握战后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发展中国家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等知识点。考生需要准确捕捉题干中的时间、空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解陌生的历史情境。试题引导学生重视两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的发展状况等方面知识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陌生历史现象进行解释的能力。 1968年加勒比地区原英国殖民地在独立后成立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旨在实现组织内的自由贸易,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题干以这一史实创设情境,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学科能力。战后拉美国家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方式是成立区域一体化组织,取消成员国全部或绝大多数商品的进口关税,促进本地区或本组织内的商品流通和共同发展。本题涉及的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还有一个重要措施,即对发展情况不同的成员国采取不同的规定或要求,反映了该组织在实现其宗旨的过程中没有“一刀切”,而是考虑并尊重成员国之间的差异,体现公平合作的精神。本题呈现“1968年”“加勒比”等时空信息,“自由贸易”“成员国”“分别在5年和10年内”“取消进口税”等特征性信息。这些信息融合在一起,能够判断该组织做法的实质。 从试题呈现的时空信息和特征信息可知,加勒比自由贸易协会是20世纪60年代拉丁美洲主张成员平等合作的国际商贸组织,故C选项为正确选项。题干中“成员国”这一信息提示该组织成员国已非英国殖民地,且其运作机制不具反殖民主义倾向,故A选项不正确。该组织于1968年成立,第三世界在此前后的兴起的确是多极力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但题干无法体现该组织的成立与两极格局有关,也无法反映该组织冲破了两极格局的束缚,故B选项不正确。第三世界的地区性自由贸易区主要推动商品流通而非资本流动,且“资本全球化流动”趋势的兴起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选项可排除。材料 秦代国家财政可区分为政府财政和皇室财政,分别由治粟内史(汉代称大司农)和少府两个机构掌管;汉武帝时,因“外事四夷,内兴功利”,遂将原本属于少府掌管的盐铁收入和酒税划拨给大司农;东汉光武帝时,少府掌管的山泽陂池等租税都交由大司农管辖,大司农成为最重要的国家财政管理机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国家财政管理体制转变的历史背景,并指出秦汉时期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演变的趋势。趋势:掌管政府财政的机构权限不断扩大;国家财政管理机构从分散走向集中。【分析】本题聚焦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依托教材“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教学内容以及“货币与赋税制度”相关内容,以秦汉财政制度变迁为切入点,借助财政管理机构的历史演变,创设学术情境,要求考生掌握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机构和财政税收制度的来龙去脉,对已有的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加以分析,运用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具体的史实作出合理的解释。 国家既是政治实体也是经济实体,国家治理依赖一系列制度建设,包括建立组织和制定规则,财政是国家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权力分配、机构设置和治理需求的变化,财政制度也相应地进行调试和改革。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财政制度是秦汉时期创设和确立的。题干情境借助财政史从君主与财政、政府与财政的角度,对秦汉时期国家财政及其性质分为政府财政和皇室财政的研究入手,陈述秦汉时期国家财政管理分别由不同的财政管理机构分掌的史实,呈现这种多元管理体制随着秦汉国家治理的变迁不断进行调整演变的过程。秦汉时期,治粟内史和大司农在国家财政运行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实际运作过程来看,伴随权力结构走向中央集权的转变以及国家治理需求日趋复杂,大司农的收纳保管、运筹调度钱谷的功能日益凸显。汉武帝时期,财政开支大增,国库匮乏,不得不动用少府收入佐军国之用,从而引起财政管理机构职能的调整,大司农权限逐步扩大,出现少府职能向大司农转移变化的趋势。武帝之所以“外事四夷,内兴功利”,就是建立在大司农主持国家财政的基础上。武帝时期显露端倪的机构和职能的变动,到东汉光武帝时得到制度上的确认,一方面少府财政功能逐步萎缩,其原有的管理皇室财政的职能逐步移交且合并于大司农,皇室财政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已退居次要地位;另一方面大司农成为职掌国家财政最重要的管理机构,国家财政也从分散管理逐步走向集中管理,国家财政机构设置和职能渐趋完善。这一变化既是解决国家治理需求的制度的变迁,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财政管理体制演变过程中的一次进步。 对于本题汉武帝时期国家财政管理体制转变的历史背景的设问,考生需要准确解读和提取题干信息,在“外事四夷,内兴功利”等关键内容的提示下,灵活运用有关秦朝的政治制度、西汉的强盛、两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演变等所学知识,聚焦汉武帝时期顺应中央集权的需求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运用唯物史观,综合分析西汉财政管理体制变迁的历史背景,将史实陈述与历史解释有机结合,揭示出这一时期财政管理体制变化的历史背景,以及相关的历史渊源。回答这一设问时,考生无须一一罗列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和开疆拓土举措的背景,重点在于梳理汉武帝时期相关史实间的相互联系,考虑当时所面临的具体治理状况,在理解和提炼材料内容后,概括出汉武帝时期国家财政开支巨大,财政事务繁重,要求财权不断集中的背景,从而解释财政体制变迁要解决的实际社会问题。此设问考查旨在引导考生理解制度变迁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培养考生的历史思维,更好地掌握秦汉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特点,并考查考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传统国家制度和治理措施进行认识。 本题关于秦汉时期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演变趋势的设问,进一步考查考生对历史叙事的认识和掌握能力,对材料的辨析和归纳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题干提供的情境,考生在概括总结历史背景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学科思维方式,对材料内容进行综合研判,关注秦代、汉武帝时期、东汉光武帝时期三个时段,国家财政管理机构在职权上发生转移和变化的具体史实,进而总结出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在演变趋势。考生如果可以从秦汉时期国家财政管理机构大司农职权逐步扩大的角度,理解这一时期国家财政管理机构从分散管理走向集中管理的趋势,说明考生对材料所呈现的历史进程有更宏观的历史认识,体现了考生作答时历史思维的递进,也展示了考生的历史思辨能力。本题有利于区分优秀考生,实现为高校输送人才的选拔目的,也有助于对中学教学的正向引导。材料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开幕,来自各根据地、红军部队以及国民党统治区的共610名代表出席,大会于当日发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对外宣言》。大会在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法律文件,选出了由毛泽东等63人组成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后,于20日闭幕。11月2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并按照宪法大纲规定,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下组织人民委员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选举毛泽东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产生了人民委员会各人民委员。关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具体时间,党史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说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具体时间。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时间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的名义发表对外宣言,等同宣告成立,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具体时间为1931年11月7日。时间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主席,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下组织人民委员会并产生了主席和各人民委员。至此,负责处理日常政务的中央机构组建完成,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具体时间为1931年11月27日。时间三: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完成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任务,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具体时间为1931年11月20日。【分析】本题以红色历程的回溯为载体,构建了一个新颖、复杂的学习情境,要求考生通过调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必备知识,对题干史料进行辨析、自主探究,凝练历史观点,并在观点与史实间建构起合理的论证关系,从而达到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进而激发考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达成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对教学有明确的导向作用。在能力要求层次上,试题也考查了考生对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探究能力等关键能力的掌握。考生掌握的必备知识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等。 本题立足于史料实证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对应学业质量水平要求的第4级:在评述历史时,能够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试题提供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及中央执行委员会及人民委员会的成立等材料,要求考生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具体时间进行探究。在知识迁移上,要求考生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试题明确地释放出依托课标、回归教材的信号,且要求在不同的知识间建立有效的认知联系,这对一线教学的导向而言,其用意不言而喻。在考查方式上,本题为半开放性试题,要求考生依托不同的标准,对试题提供的材料进行相应的取舍,从而形成对所探究问题的支撑论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可知,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以下三个重要的标志。 第一,政权对外宣告成立。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于1931年11月7日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对外宣言》,参照该标志,可认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于该日宣告成立。 第二,中央政府机构组建完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产生了主席和委员。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此类推,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主席,在中央执行委员会下组织人民委员会并产生了各委员人选。至此,负责处理日常政务的中央机构组建完成,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具体时间可认定为1931年11月27日。 第三,会议建国,法理意义上的政权创建任务完成。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产生了主席和委员,政权创建任务完成。以此标志而言,1931年11月7-20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等法律文件,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完成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创建任务,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具体时间可认定为1931年11月20日。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确定关于政权建立的判断标准,体现了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选拔功能突出。试题要求考生调动并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在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 本题对中学教学的导向明确,注重考查党史、新中国史的相关必备知识,引导考生掌握运用史料探究历史问题的方法,体现了基础性、应用性的考查要求和服务选材的考试功能。试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建立人民政权的历程,引导考生追溯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凸显了立德树人的核心考查功能。材料一 北宋都城东京通过汴河与江淮相连,水运优势明显,但东京地势平坦,不易防守,且时刻面临着黄河决溢的威胁。为此,北宋政府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维持汴河等河道畅通,确保漕运顺利至京,并将东京城内的诸运河与护城河连接起来,形成水道纵横的交通网;另一方面,运用引黄淤灌、修造遥堤、束埽护岸等技术治理河患,并按照边城战斗式样修筑外城,同时深挖外城濠河,达到“高城深池”的效果,确保都城安全。材料二 抗战时期,中共将便于开展游击战的山地作为创建和发展根据地的首选,但也不放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更为丰富的平原地区。在山地,根据地政权利用地形优势,充分发挥灵活性,降低敌军武器效力;在平原,则以挖道沟、平毁敌方封锁沟和开展地道战等方式,限制敌人的大规模进攻。根据地政权一方面通过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措施,改善自然条件,提高农业产量;另一方面,挖掘和利用土产原料,创办日用品替代工业,开发矿藏和发展重工业,并自制弹药等,保证军需民用。(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政府为保障都城安全所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都城营建与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在利用改造生态环境上的共通之处,并分析利用改造生态环境对抗日根据地政权的作用。(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对待生态环境应有的态度。(1)畅通河道,保障供应;串连河道;治理河患;修城开濠,加强防御。(2)共通之处:扬长补短;因地制宜;服务于政权建设。作用:促进根据地形成;自给自足;发展壮大。(3)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分析】本题着眼于历史上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入环境史学这一学术热点,结合中国古代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选取材料形成新的学习情境,综合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整理、摘编了两则材料,分别介绍了北宋时期都城营建、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过程中,利用改造生态环境的措施及其历史作用。以此为载体,本题共设置了三个问题,引导考生关注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在利用改造生态环境方面的共通之处,启发考生思考人类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对待生态环境。试题通过对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能力、分析历史问题能力,以及历史探究能力的综合考查,加强考生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与意识,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同时,通过古今对比,增强考生对中华文明古今延续性的历史认识,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文明观,进而达到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的考试功能。 第(1)小题围绕宋代为保障都城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展开设问,要求考生准确地解读、提炼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材料一首先介绍了北宋都城东京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优势与劣势,然后介绍了北宋政府围绕这种优劣,在保障都城安全方面所采用的措施。材料中的“维持汴河等河道畅通,确保漕运顺利至京”,针对的是沟通江淮,保障都城东京的漕粮供应;“将诸运河与护城河连接起来”指向串连河道;“引黄淤灌、修造遥堤、束埽护岸”等主要是治理黄河的措施,有利于减少河患对都城的侵扰;“按照边城战斗式样修筑外城”“深挖外城濠河”等是指对外城与濠河的修筑与开凿,目的是达到“高城深池”的效果,提升都城的军事防御能力,确保都城安全。 第(2)小题要求考生在第(1)小题作答的基础上,综合提炼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信息,指出北宋都城营建与中共抗日根据地建设在利用改造生态环境上的共通之处,并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分析利用改造生态环境对抗日根据地政权的作用。通过材料一、二可知,北宋都城、中共抗日根据地在生态环境方面均有客观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北宋政府和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既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又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弥补生态环境的劣势,通过扬长补短,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价值。在利用改造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北宋政府充分发挥水运优势、弥补不易防守的地形劣势,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则针对山地、平原等不同地形采取不同的作战方式,这说明二者均能根据所处地理环境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体现出因地制宜的思路。北宋政府和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对生态环境的利用改造,最终都服务于各自的政权建设这一大局。 通过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可知,生态环境的利用改造,对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其一,生态环境的利用改造,可以降低敌军武器的效力,限制敌人大规模进攻,从而有利于抗日根据地的形成。其二,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通过改善自然条件,提高农业产量;通过开发土产原料和矿藏资源发展日用工业、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保证军需民用。这些措施有利于根据地政权实现自给自足。其三,生态环境的利用改造,为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提供了坚持抗战的客观条件,促进了根据地政权的发展壮大。 第(3)小题为历史探究题,要求考生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综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对待生态环境应有的态度。通过材料提供的北宋政府维持河道畅通、串连水路交通网、治理河患时采取的引黄淤灌等技术,以及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采取的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措施,提示我们对待生态环境要采取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态度。考生需要跨越古今历史时空,结合所学知识与社会现实,运用历史思维对此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准确地作答。 总的来说,本题引导考生理解古代北宋和近代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利用改造生态环境的相关举措的特点与作用,同时要求考生思考对待生态环境的正确态度。试题通过情境和问题,引导考生了解历史上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实践,并形成对待生态环境的正确认知,实现试题育人的功能。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建立,是国家从文化安全和文化复兴的战略考量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中国国家版本馆将承载中华文明、关乎民族文脉传承的各类版本规划保藏。中华版本是指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文化符号和文脉信息的各类载体,包括但不限于陶石兽骨、金属竹木、实物纸张、虚拟数字。例如,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以“中国古代哲学”为主题,选取《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真经》《孟子》《法苑珠林》等为版本资源,具体展现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繁荣。
参照中国国家版本馆关于中华版本的定义和做法,就世界历史上的任一文明,聚焦于某一主题,列出至少三种版本资源并阐明理由。(要求:文明与主题明确,版本资源与主题相符;观点正确、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分析】本题为任务驱动型开放性试题,着重考查考生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核心素养。试题以课标中的世界历史纲要、世界文化的多样发展、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等宏观体系和微观知识点为依托,要求考生对世界诸文明有宏观认知,掌握世界文化史的代表作品及其历史背景,并用特定的时空术语对较长时段的作品和历史加以概括和说明,进而从性质、内容和目的等方面评析这些作品和相关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本题设问明确指向世界历史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和所学知识,作出顺应世界历史大势、符合设问要求和体现考生个人能力的回答。考生要具备获取与解读历史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探究历史问题诸项关键能力。 材料以2022年建立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及其做法为情境,创设了一个饱含家国情怀,包含学术意味和生活内容的复合情境,意在考查考生对世界史主干知识等的掌握,以及对“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理解。本题的材料交代了中国国家版本馆建立的背景、目的,指明了中华版本的定义。材料还提示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的“中国古代哲学”展览中的具体做法及其意义。材料给出的是古代中华文明中的哲学这一主题,其中的版本资源包括儒、释、道的著作,以及其在繁荣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延续中国历史文脉上的重要作用。 本题的设问要求考生“参照中国国家版本馆关于中华版本的定义和做法”,结合所学世界历史知识,从四个方面进行作答:文明、主题、版本资源及其重要性。考生须在充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熟悉或感兴趣的世界历史知识,自拟主题,选择可依托的版本资源,并清晰阐述版本资源的内容及其在世界文明史形成、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参照中华版本的定义,这里的版本资源不限于古籍,还包括书写在兽骨、纸莎草上,刻在山壁、陶器上,记录在羊皮卷上,刻印、印刷、书写在纸上,承载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的各类资源。这一思维过程要求考生准确定位时间、空间、主题,并列出三种以上版本资源,形成准确、完整且具有逻辑的历史解释。这种设问期待考生在准确把握材料提示信息的前提下,根据自身所学知识拟出富有个性特征的版本资源“并阐明理由”,有利于激发考生的问题意识,突出试题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实践探索上的引导作用。 本题要求考生在作答时,明确时期、文明、主题及其所依托的版本资源,做到“文明与主题明确”“版本资源与主题相符”,同时要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准确运用史实、逻辑清晰且充分地阐述版本资源的内容,说明它们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这一任务驱动型的高阶思维,既要求考生熟悉教材内容,又要求考生准确把握材料给出的信息,再根据考生的个性作出思维递进且系统完整的回答,体现出试题在作答方面的高区分度。 本题采取分层给分的方式,鼓励考生多角度思考文明、主题和版本资源及其紧密关联,充分阐述它们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分层给分主要体现在文明与主题匹配、版本资源罗列、理由阐述三大块,鼓励考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具体而微的充分表达。本题以中国文化为视角,以世界文化为设问对象,构建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试题情境,深度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试题着力引导教学应注重学生对世界诸文明优秀文化相关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融合中外文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