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主干知识点
第1单元 政治制度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及特点
1.演变
(1)经历了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秦汉至明清时期)的演变历程。
(2)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战国、秦汉时期开始形成,经过历朝发展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中国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
2.特点
(1)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
(2)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严格的尊卑等级,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3)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
(5)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国家政治制度中。
(6)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二、17、18世纪中西政治体制不同趋向及原因
中国 | 西方 | ||
趋向 |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 代议制确立、发展 | |
原因 | 经济 |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地主阶级维护其利益需要 | 资本主义发展较快,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 |
政治 | 中国地域辽阔,专制统治有利于国家统一 | 西欧各国地小人少;为了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 |
思想 | 传统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忠君思想、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头脑 |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思潮使人们追求自由、平等、民主 | |
历史传承 | 大陆文明,专制日久 | 海洋文明,古希腊、罗马文化影响 |
三、中国古代改革内容的特点(以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为例)
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
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以改变积贫的局面。
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革是为了强兵,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
第2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时代 | 选官制度 | 措施 | 标准 |
夏、商、西周 | 世官制 | 权贵合一、世代相传 | 血缘、姻亲 |
春秋、战国 | 军功爵制 | 养士、军功、客卿 | 军功 |
汉代 | 察举制、征辟制 | 察访人才、举荐做官 | 品德 |
魏晋南北朝 | 九品中正制 | 品评士人、按品授官 | 门第 |
隋唐至明清 | 科举制 | 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 | 才学 |
发展趋势 | 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 ||
选拔方式——由推举发展为公开考试 | |||
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 |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的异同
1.相同点
(1)坚持依法管理原则。法治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把公务员管理纳入法治轨道,按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对公务员进行管理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
(2)坚持公平竞争原则。我国和西方公务员的录用、任职、考核、晋升、奖励、惩戒等管理环节都体现出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
(3)坚持功绩制原则。不受资历深浅、亲疏关系、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它体现了“任人唯能”和“奖优罚劣”的思想,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因此各国都把它作为一种常用的激励手段。
(4)注重权益保障。为保障公务员有效地执行公务,维护国家权益,解除公务员履行职务的后顾之忧,各国对公务员的权益都做了明文规定。
(5)实行分类管理。从世界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实践来看,公务员都是有级别的,尽管有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的不同,但职务和级别都是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台阶,职务晋升与级别晋升都是职业发展的标志。
2.不同点
(1)指导原则。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标榜“政治中立”,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不得带有政治倾向。
(2)管理体制。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坚持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而西方文官制度对公务员的管理强调“与党派脱钩”,公务员职务晋升不受政党干预。
(3)职位划分。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我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搞多党轮流执政;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的政治化和事务官的职业化,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4)录用标准。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而西方文官制度在用人标准上,有的强调“专才”,有的强调“通才”,都把业务知识和能力作为用人的主要条件。
(5)服务宗旨。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奖惩、晋升等都要考察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他们同政府的关系是雇员同雇主的关系。
第3单元 法律与教化
一、中国历代法律与教化的演变
1.法律
(1)古代
①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特别突出,其具体体现在儒法之争,但最终法家思想因更切合社会现实而受君主们青睐。
②秦汉至隋唐:统治者重视法律,但随着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律令儒家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
③宋元至明清:宋明法律以唐律为蓝本,明清法律重视“例”。
(2)现代
①从新中国诞生到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年代,国家制定一系列法律、法令,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②“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③改革开放后: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一批基本法律得以制定和实施。
④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先后被写入宪法。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⑤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更高发展阶段。
2.教化
(1)古代
①先秦:儒家认为“礼”可以治国,主张用道德礼义教化民众。
②秦汉至隋唐:统治者重视“孝”和家训,提倡礼制和基层教化。
③宋元至明清:理学深入族规、家训中,乡约是进行教化的基本载体,明清的乡约具有法律约束力。
(2)现代
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政治氛围、行动准则和新型人际关系。
②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主流精神文明口号。20世纪90年代后,爱国主义和以德治国成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中共十八大以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改革开放以来法治建设成就
1.确立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
2.推动政治生活的法制化: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通过的党章,正式废除了领导干部终身制。这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进步,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3.依法执政能力的显著增强:中国共产党不断增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现行宪法的基础上,国家又相继制定了四个宪法修正案,涉及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方面和重大问题。
5.人权得到可靠的法律保障: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6.促进法治环境的不断改善: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7.行政和司法水平的不断提高:确立了依法行政原则、建立了行政诉讼制度、明确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8.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得到加强:不断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制度,监督合力和实效不断增强。
第4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一、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1)特征:以陆路交通为主的对外关系的初步发展。
(2)原因
①秦汉时期,封建制度确立,统一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治的确立,为对外交往提供了可靠的政治、军事保证。
②生产力获得进一步发展,逐渐繁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为扩大对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3)表现
①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丝绸之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商路之一。
②东汉甘英奉命出使大秦,到达了波斯湾。
③166年大秦王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成为我国与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
④此外朝鲜、日本在这一时期也多次与我国往来。
2.第二阶段——隋唐时期
(1)特征:我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繁盛与海上贸易的发展。
(2)原因
①隋唐时期结束了长期分裂,国力强盛。
②经济文化发达,统治者采取了比较开放的政策。
③安史之乱后传统的陆路交通受到阻隔。
(3)表现: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唐都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4)影响:唐文化对亚洲及世界文明的影响,“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开始形成。
3.第三阶段——宋元时期
(1)特征: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紧密和海上贸易繁荣。
(2)原因
①由于战乱频繁,丝绸之路时断时续,退居次要地位。
②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海上交通的发达占据主要地位。
③元朝疆域广大,横穿欧亚大陆的陆路交通畅通无阻。
④国内各政权独立地与周边国家发生各式各样的关系。
4.第四阶段——明清时期
(1)特征:对外关系由开放趋向闭关自守。
(2)原因
①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欧各国。
②西方殖民者的扩张掠夺。
③封建统治阶级对外政策。
(3)表现
①中央政府和人民面临维护国家主权、反对殖民侵略的任务,如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抗击沙俄等。
②友好的中外经济文化往来,如郑和下西洋、华侨对南洋的开发等。
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成立初期:“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拒绝承认新中国,并对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在两大阵营之中,中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大力发展与亚、非、拉美国家的友好关系,被称为“一大片”。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原因是中美仍处于对立状态,中苏关系恶化。
3.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国际上出现和中国建交的热潮。原因是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中美关系;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苏联在北方威胁中国的安全。
4.改革开放后:随着两极格局的逐渐瓦解以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增强,中国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也不与任何大国集团结盟,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走向了全方位外交时代。
5.中共十八大以来: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呼吁建立全球治理体系,破解人类发展难题;等等。
三、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关系
1.民族国家产生:17世纪和18世纪,英国和法国通过革命建立民族国家,其他专制王权国家也逐渐转变成民族国家。
2.国际法
(1)奠基:1625年,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和平法》,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2)扩展:维也纳体系建立后,国际法的应用范围扩大。
(3)破坏: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地破坏了国际法。
(4)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法获得发展,其领域更为扩大。
3.外交制度
(1)建立:17世纪,欧洲国家为与他国保持长期稳定关系,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
(2)发展:维也纳体系建立后,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第5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一、中外货币的演进
1.中国
(1)商至秦:商朝开始出现铜铸币,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
(2)宋元:北宋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元朝发行纸币“钞”。
(3)明清:明朝时铜钱、纸币并行,明中期起,白银成为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兼用铜钱。
(4)民国时期
①初以银元作法定货币,后南京国民政府又发行法币、金圆券、银元券。
②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5)新中国: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先后发行5套人民币,形成较完整的货币体系。
2.世界
(1)金本位制:19世纪上半期逐渐形成,它以英镑为中心,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导致其崩溃。
(2)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建立: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式成立,标志着该体系的形成,美国享有最大发言权。
②瓦解:1971年,美元出现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二、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1.古代赋役
(1)秦汉:赋税含田赋、人头税和徭役。
(2)隋唐:经历由租调役到租庸调再到两税法的过程。
(3)宋元:宋朝征收两税,后行募役法;元袭租庸调与两税法,另有“科差”。
(4)明清:明朝实行一条鞭法,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2.关税
(1)西周:关税最早出现。
(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宣告关税自主,自1928年起发起“改订新约”运动,虽取得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
(4)新中国: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并逐步完善关税基本制度。
3.个人所得税
(1)民国时期:起步阶段,1914年,北洋政府制定了一个没有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条例。
(2)1936年:国民政府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3)1980年: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第6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一、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基层治理的演变
1.初始起源: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2.初具规模: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秦汉时期,建立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3.制度完备:从汉朝到唐朝,政府高官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政府定期核查人口;户籍记载内容丰富,管理严格;实行邻保制度,彼此之间互相监督。
4.继续发展: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客户,分别进行治理;王安石实行保甲制度,加强基层控制。
5.组织完备: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并制作“黄册”,设立里甲组织;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强化监督举报。
6.略有松弛:清代户籍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推行保甲制,维护社会稳定。
二、中国古代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和特点
1.因素
(1)乡村行政建制。行政建制的主要目的是方便乡村统治与治理,其功能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赋税徭役征收、户籍的整编、维护治安、教化乡里、赈灾等行政事务。主要形式有乡里制、保甲制等。
(2)官员选拔制度。尤其是科举制实行后,从平民中选拔出大量精英人才,也为乡村治理培育了大量优秀士绅和乡官里吏。
(3)土地赋税制度。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相互配合对乡村治理产生的影响特别大。
2.特点
(1)皇权和绅权相结合。
(2)中央权力和地方自治相结合。
(3)皇权和族权相结合。
三、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
1.基层治理的演化历程
(1)古代:古希腊基层治理依靠村社进行。
(2)中古:经历了从庄园到行会的过程,基督教会作用重要。
(3)近代:地方自治是主要特点。
(4)二战后:社区是基层治理的主要方式。
2.现代保障制度的发展
(1)萌芽: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
(2)起步: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3)确立:二战后,英国、北欧国家等相继建成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地区 | 农耕的起源 | 畜牧的产生 | 土地制度 | |
西亚 | 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 | 距今约9000年前,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 (两河/尼罗河流域:牛) | 古巴比伦和埃及:王室和神庙拥有很多土地,政府官员、贵族、商人等也拥有土地 | |
东亚 | 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长江中下游的居民最早种植水稻 | 距今约7000年前,浙江 河姆渡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和狗 | 商周朝: 君主和各级贵族掌握土地 | |
中南 美洲 | 中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等作物的原产地 | 南美:距今约600年前,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 阿兹特克人:贵族私有土地、村社公有土地和家庭份地。 | |
欧洲 | 希腊:从西亚传入大麦和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并种植葡萄和橄榄 | ----- | 城邦中,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 | |
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同时种植橄榄和葡萄。 | ----- | 实行土地国有 | ||
意义
| ①农业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 ②农业生产增加了人类的食物供应,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③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专门从事制陶、冶炼等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等产生); ④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文历法数学等)。 | 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影响: 生产关系发生变化: ①男子在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②私有财产的出现; ③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项目 | 欧 洲 | 亚 洲(中国) |
玉米 | ①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 ②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 | ①明朝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 ②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时得到大规模推广;到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 |
马铃薯 |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 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
甘薯 | 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缓慢 | |
番茄 | ①18世纪中叶在欧洲开始栽培 ②18C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 | ①明朝万历年间,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 ②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
辣椒 | ①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②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 明朝时,传入中国 |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农作物在美洲的推广
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最初仅供富人享用,后迅速推广,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
②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18世纪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2.畜禽在美洲的推广 (1)表现:欧洲移民把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了美洲。
(2)影响:极大地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食物生产 | 情况 | 影响 |
农业 机械化 |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 | ①用大功率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②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 |
农业 经营方式 | 大型化(规模化)、机械化、 自动化、智能化和温室种植等 | |
农作物 杂交育种 技术发展 | 美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 墨西哥的小麦新品种、菲律宾的杂交水稻、 中国袁隆平的“超级杂交水稻” | 杂交育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 |
养殖场 和渔业 | 养殖场和牧场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 | 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动物、鱼类食物,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 |
二、粮食储备与食品安全
食物储备 | 食品安全 |
①食物储备的目的: 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要保鲜功能。 ②粮食储存技术发展情况: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中国从70年代开始采用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 ③速冻食品及技术发展: 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和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 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 | ①粮食安全的相关政策及发展: 联合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会议,制定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中国方针: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 ②食品安全问题: 化肥、土壤污染、过渡的抗生素和食品添加剂及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③应对:各国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 2009年,中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还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题,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1.工厂制度
形成 | 工业革命中,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
特点 | ①规模:较大,为保证机器的昼夜运行,工人实行倒班制; ②管理:严格,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 ③生产:流水线,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过程监督,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④原料: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
影响 | 工厂制度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
在 中国 | ①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②张謇、范旭东等一大批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也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 |
2.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⑴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伦敦、巴黎等大城市工业人口猛增);
⑵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人工运河、铁路运输等水陆运输网,促进了城际间、国际间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动性);
⑶促进了乡村的改变(农业机械普及,普遍建立了大农场,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
⑷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准时准点成为生活的准则,多地有标准钟);
⑸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西方国家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对教育的支持);
⑹工业革命也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劳动时间过长,工作环境恶劣,有传染病与职业病等)。
第6课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1.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技领域 | 主要成就 | 意义(影响) |
计算机 和互联网 | ①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美国“埃尼阿克”; ②20世纪90年代,网络实现商业化 | 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计算机网络进入各个领域。 |
人工智能 技术 | ①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②机器人制造、语言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 出现“无人工厂”“无人仓库”等,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
航天技术 | ①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②俄美法中等发射大量航天器;③美国实现登月创举; ④人类在太空中建立了细密的地球测控网。 | 对现代国防和经济发展 产生了巨大影响 |
海洋技术 | ①美国最先研究,发现深海生物群落,首潜马里亚纳海沟; ②2012年中国“蛟龙号”是世界同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7000米。 | (中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
原子能技术 | 原子动力已用于多个领域 | 推动国防和经济的发展 |
生物技术 | DNA技术、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 细胞学等生物学分支突飞猛进 | 一个个“生命之谜”被科学家从分子水平予以解释 |
新材料技术 | 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 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 新材料被广泛 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
2.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
⑴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
⑵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人们可以了解社会动态,方便与外界沟通,丰富了娱乐生活,电子商务发展;
⑶人类视野产生新变化,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进而丰富了人类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1.古代中外商业贸易
古代中国 | 古代世界 | 中外商业贸易或商路 |
⑴春秋战国:“工商食官” 被突破; ⑵秦汉: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 ⑶隋唐:城市坊市分区制度; ⑷两宋:城市坊市制度逐步瓦解; ⑸明清:全国范围的商业贸易网络,商帮兴盛(徽商、晋商)。 | ⑴埃及:对外贸易控制在国家手中; ⑵希腊:各城邦形成商业贸易中心,海外贸易活跃; ⑶罗马:海外贸易航线四通八达; ⑷拜占庭:一度垄断中国丝绸贸易; ⑸阿拉伯商人:东西方商业的桥梁。 | ⑴汉唐:陆上丝绸之路; ⑵宋元:海上丝绸之路地位 重要,广州、泉州、明州; ⑶明清:①朝贡贸易; ②清朝在广州设立公行,管理对外贸易事务(“十三行”)。 |
2.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货币及作用 | 信 贷 | 契 约 |
⑴中国商朝天然“贝”; ⑵埃及:用铜块银块; ⑶小亚细亚:金属铸币。 作用:便利商品交换流通,成为财富象征,人们逐利增财。 | ⑴两河流域:借贷商人、神庙、宫廷从事放贷,规定利息等; ⑵埃及:借贷合约,法律保护; ⑶希腊:货币经营(保管、汇兑)行业,汇票; ⑷中国春秋实物借贷普遍,出现货币信贷;唐代飞钱出现;宋代交子、合子;明朝钱铺;清朝庄票。 | ⑴埃及:重要财产转让,书面登记备案; ⑵古巴比伦:订立契约是普遍现象; ⑶中国商周:出现契约,唐宋后更加广泛。 |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1.世界市场的形成
阶段 | 条 件 | 影 响 |
初步形成 | 新航路开辟后:①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 ②17—18世纪,荷英法也加入殖民争夺行列,建立殖民地。 (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 | 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
基本 形成 | 工业革命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 ①工厂: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需要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 ②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改变交通条件,世界联系更为便捷。 ③殖民扩张:在亚非拉扩张,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 | 资产阶级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
最终 形成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20世纪初) ①列强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榨取财富。 ②为了抢夺原料、市场和投资场所,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 20世纪初,亚非拉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2.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贸易中心的转移
①欧洲贸易 中心的转变 |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①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 ②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塞维尔、安特卫普、阿姆斯特丹、伦敦等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 |
②新的亚洲 贸易中心形成 | 16-17世纪,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南亚、东南亚、东亚,建立殖民地或定居点, 在东亚海域展开了激烈的商业竞争,形成新的亚洲贸易中心。 |
③新贸易航线、 枢纽的形成 | ①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 ②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 ③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 |
(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和商品流通的种类增多: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 商品流通的种类增多 | |
经营方式 | 主要史实 | ⑴新商品:①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进入欧洲市场;②来自东方的香料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 ⑵奴隶贸易: ①商船从欧洲(货物)--非洲(黑奴)--美洲(原料和金银)--运回欧洲;②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支配了早期的黑奴贸易。⑶鸦片贸易: ①18世纪后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②在英国东印度公司操纵下,英国商人将鸦片从印度运中国销售; ③美国等商人也向中国贩运鸦片。 |
商品 交易所 | ①1531年最早的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②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 | |
创立银行 | ①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②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职能的银行 | |
证券交易所 | 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 | |
百货公司 | ①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 ②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 | |
股份制 贸易公司 | ①目的:有效地垄断对外贸易。 ②建立: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 ③特点: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甚至可以自行铸币、拥有武器、对外宣战和缔结条约 ④影响: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
(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时间 | 概况 |
17世纪 | 英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荷兰,并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 |
19世纪中期 | 最发达的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来自亚非美洲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多中心的新格局 |
3、对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了中国
经营方式 | 主要史实 |
近代银行的建立 | ①1865年英国在香港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 ②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 该行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烟台、镇江、汕头、福州和重庆等地设立分行。 |
股份制企业出现 | ①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 ②股票开始走向市场,1872年轮船招商局和1876年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 |
证券机构出现 | 为了适应股票交易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 |
大型百货公司的出现 | 1900年香港成立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 |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1.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家 | 发展表现 | 结果(或影响) |
资本 主义 国家 | ⑴20世纪以来初二次工业革命使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 | 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⑵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犹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受重创;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 |
⑶二战后①各资义国家通过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以及福利政策等,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②现代科技的进步。 | ①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②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的升级,极大提高了多个部门的生产效率。 | |
社会 主义 国家 | 苏联:①1922年,苏联成立,并继续实施新经济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②此后,斯大林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使苏联工业总产值于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③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指令性计划和官僚化管理效率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奠定了中国现代化工业基础;②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此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济飞速发展; ③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
发展中 国家 | ①战后,原先的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②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③20世纪70年代前后,由于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和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 | |
21C以来 | 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同时,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中国倡议推动“一带一路” |
2.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时间 | 国际情况 | 结果(影响) | |||
国际贸易 | 19C70S到二战 | 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实行贸易保护 | 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生产增长速度放缓、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困难。 | ||
二战后 | 1947年美国主导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各缔约国,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 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 |||
1995年后 |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建立了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后来又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 | 刺激有效需求,提高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发展,便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 |||
20C后 期以来 | 世界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实现更多样的贸易形式和经济合作;利用电子商务贸易;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贸易形式发生了变化 | |||
国际金融 | 二战后 | 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IMF-稳定汇率、短期贷款/WB发展贷款、长期贷款) | 促进战后欧洲经济复苏、发展;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 ||
20C90S | 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银行、证券、保险三者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 | 推动了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但也易导致金融风险。 | |||
21C | 电子金融(自动取款机和信用卡支付体系)和互联网金融已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2015年中国成立亚投行(AIIB) | ①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就能办理转账汇款、投资理财、贷款兑换等业务。②促进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亚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的发展。 |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1.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村落 | 集镇 | 城市 | |
概念 | 从事农业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筑屋定居,并有住宅、仓禀、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等设施 | 手工业者在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商人使聚居的地方迅速繁荣,并筑垒设防,形成集镇 | 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
情况 | ①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 ②此外在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有大量的村落遗址。 | ①中国古代镇主要为军事目的而设的;②两宋时工商业集镇发展起来; ③元朝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④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 ①中国城市分宫殿区(城市中心)手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周朝城市有等级; ②古希腊城市有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③古罗马城市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
2.世界各地的民居
地区 | 两河流域 | 古埃及 | 古希、罗马 | 印第安人 | 中国 |
建筑材料 | 黏土和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木材等 | 泥,木材和椰子叶等 | 木、石、砖,后来混凝土逐渐得到普及 |
--- | 木、石、砖,木构抬梁结构 |
巢居→干栏式民居;穴居→地上建筑。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住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 | |||||
建筑风格(结构) |
前庭、前室与主室 |
庭院、柱廊等 | 有列柱围廊的中庭,还有房间和列柱庭院;多层楼板结合的集体住宅 | 圆形的公共居所(帐篷),屋内不分隔间,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区域 |
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的演进 | 居住条件改善 | 城市基础设施 | 城市存在的问题 |
①工业化带来城市化;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一半; ②二战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一步提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2007年世界城镇人口超一半; ③近代中国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发展壮大,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④1949年后中国城市化进入新阶段,78年后进程加快,21世纪后迅猛发展。 | ①19C50年代美国人发明电梯,并在楼房中普及; ②19C70年代,比利时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 ③20世纪以来,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广,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 ④二战后社区服务功能(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也日益完备; ⑤生活服务如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和文化娱乐如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纷纷出现。 | ①自来水与排水系统逐渐普及到百姓家中;②煤气灯、电灯、电报、电话等等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③地铁(19C末伦敦)、电车、汽车、自行车等和铁路高架桥,使交通多样化、立体化发展; ④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等发达城市的基础施设有限发展,还不平衡; ⑤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标准化和环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达,多种交通工具发展。 | ①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导致空气污染; ②生活与工业废水造成水源污染; ③工业化、城市化带来了巨大贫富差距; ④私人汽车的普及,使交通拥堵成为城市的普遍问题; ⑤犯罪率上升、失业者增加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 |
第 12 课 水陆交通的变迁
中国交通 | 世界交通 |
①秦朝:修驰道、直道和五尺道,构成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修灵渠沟通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 | ①罗马帝国:“条条道路通罗马”, 反映了罗马与各行省的大路连接; |
②汉朝:丝绸之路(长安为中心,“凿空”推进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有东(朝鲜日本)、南(西洋)两条航线; | ②法国:17世纪开通米迪运河, 连接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水运; |
③隋朝:隋炀帝开凿“涿郡-洛阳-余杭”的大运河 | ③荷兰:17C阿姆斯特丹建立运河系统(体现经济繁荣); |
④唐代:驿道(长安向全国辐射);陆、海丝绸之路; | ④阿拉伯人:在印度洋上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 |
⑤南宋: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海船能持续航行(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使用) | ⑤葡萄牙:1487年迪亚士开辟到非洲好望角航线; 1497年达伽马开辟到达亚洲印度的航线; |
⑥元朝: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全国遍设驿站);京杭大运河和海上运输(江苏刘家港到渤海) | ⑥西班牙:1492年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的航线; 1519-1522年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
⑦明朝:郑和七下西洋(印度洋沿岸-南亚/西亚/非洲) | ⑦埃及:1869年英国在埃及开通苏伊士运河(地-红海) |
⑧19C60年代,中国造“黄鹄号”轮船, 揭开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 | ⑧巴拿马:1914年美国开通巴拿马运河, 沟通和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运; |
⑨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的唐胥铁路建成, 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 | ⑨英国:1814年斯蒂芬森的蒸汽火车, 使人类开始铁路时代; |
⑩1909年,京张铁路竣工(詹天佑自行设计和施工, “人”字形路轨),是中国人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 ⑩美国:1807年富尔顿发明汽船,轮船出现了。 |
交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①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②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淮安因京杭大运河而崛起又因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郑州因京汉和陇海铁路开通而发展;纽约因美国伊利运河与五大湖联系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曼彻斯特因通海运河的建成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③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 |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类型 | 年份 | 国家 | 交通成就 | 意义(影响) | |
汽车工业 | 1908 | 美国 | 福特T型汽车 | 是世界上第一款量产车 | |
1958 | 中国 | 第一辆小轿车诞生 | 一五计划使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起来 | ||
高速公路 | 1932 | 德国 | 科隆至波恩的高速公路 | 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 | |
1988 | 中国 | 上海沪嘉高速 | 中国大陆建成第一条高速公路 | ||
高速铁路 | 1964 | 日本 | “东海道新干线”(东京-新大阪) | 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 | |
2008 | 中国 | 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 中国进入高铁时代 | ||
2014 | 土耳其 | 伊斯坦布尔至安卡拉的伊安高铁 | 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 | ||
1994 | 英法 | 英法海底隧道 | 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将英国和欧洲大陆紧密地连接起来 | ||
船舶 | 1982 | 中国 | 首次按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 | 中国造船企业正式进入世界造船市场 | |
航空航线 | 1903 | 美国 | 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 | 飞机时代开始 | |
1914 | 美国 | 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航线 | 是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 | ||
1950 | 中国 | 新中国成立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 | 新中国的第一家航空公司 |
对社会生活的影响:⑴人流和物流(便利);⑵城市发展(经济人口面积);⑶日常生活(改变);⑷大众旅游。
第 14 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
1.历史上的疫病
疫病类型 | 表 现 | 危害 | 应对措施 |
天花 | ①古埃及时期,天花席卷尼罗河沿岸; ②18世纪欧洲,彼得二世、路易十五等多位死于天花; ③清朝的康熙皇帝; ④被天花传染的普通百姓不计其数。 | 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 | ①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防”) (中国人痘接种防治天花) ②建立救治机构;(“救”) ③近代医学进步有效控制疾病传播(“控”)(英法牛痘接种法、巴士灭菌法、青霉素) |
鼠疫 | ①前5C雅典爆发严重的鼠疫,死亡军民在一半以上; ②前4C亚历山大在巴比伦染疫而亡,帝国随之瓦解; ③6世纪拜占庭帝国人口锐减一半; ④14世纪后3个世纪,欧洲人口死亡过半; ⑤17C明末鼠疫横行;1910-1911中国东北鼠疫流行。 | ||
黄热病 | 17C爆发于墨西哥,在美洲、非洲和欧洲流行两世纪。 | ||
斑疹伤寒 | 20世纪早期,在俄国和波兰大流行,造成数百万人亡。 | ||
西班牙流感 | 1918—19年全球大爆发,死亡人口在2 千万以上。 |
2.中医的发展
古代中医学成就 | 现代中医 | ||
战国 | 扁鹊 | 四诊法:望、闻、问、切 | ①中医药的治疗水平不断进步 (中西医结合,总结经验); ②全国广泛设立中医院与中医院校(学习、研究中医); ③中医药工作者开发中成药制剂; ④屠勒呦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青蒿素,有效抵抗疟疾;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⑤21C中医药蓬勃发展,走向世界。 |
战国-西汉 | 《黄帝内经》 |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 |
东汉 | 华佗 | 精通外科手术,创“麻沸散”“五禽戏” | |
东汉张仲景 | 《伤寒杂病论》 | 提出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 |
东晋葛洪 | 《肘后备急方》 | 记载了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 | |
唐朝孙思邈 | 《千金方》 | 中医临床百科全书,被尊称为“药王”。 | |
唐朝政府 | 《唐本草》 | 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 |
明朝李时珍 | 《本草纲目》 | 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 | |
针灸 | 建立在经络学基础上,治疗效果显著,简便经济,受到中外所接受 |
3. 西医及在中国传播
西医成就:①英国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②荷兰列文虎克制显微镜观察微生物;③(欧洲)将生理与临床结合创立了实验药理学。
西医在中国的传播:⑴明末清初,西医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
⑵鸦片战争后,①西式医院和西医院校建立;②引入西方公共卫生措施。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1.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
四大体系 | 世界 | 中国 |
基本医疗卫生体系 | 各层级的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 | 国家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医疗网络(医院等) |
医疗服务体系 | 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 日益完善 | 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处理等 |
药品供应体系 | 得到基本保障 | 国家规范药品收费标准,规范药品 生产质检等(医院、药店) |
医疗保障体系 | “福利国家” | 建立了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
2.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的影响
①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③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
选修三知识点归纳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1.重视以人为本:
表现 | 影响 | |
社会关系上:以人为本 | ①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②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 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
政治伦理上:民本思想 | ①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②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③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 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
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表现。
①老子提岀“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追求天人合一。
②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影响: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3.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1)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
(2)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4.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1)表现。
①崇德: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德治国。
②尚贤:墨子主张“尚贤”;孔子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 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影响:春秋战国时期,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5.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6.主张和而不同:
(1)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生新事物。
(2)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
(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
(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5)连续性: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传承至今。
2.价值:
(1)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2)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1.对亚洲的影响(中华文化圈)
(1)汉字: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
(2)儒学: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
(3)佛教:大约在4世纪以后,佛教经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各国佛教得到发展。
(4)社会制度
①朝鲜:政治制度基本模仿中国
②日本:7世纪实行大化改新,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
③越南:教育体制移植于中国,科举制度跟中国一样。
(5)其他
①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在律令、历法、建筑、绘画、音乐、饮食、服饰、节日、习俗等方面,也深受唐文化影响。
②14世纪末,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文化逐渐在琉球传播。
③15世纪,伴随经贸往来,大批华侨移居东南亚,在当地传播中华文化。
④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扩大并加深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2、对欧洲的影响
(1)四大发明
①传入欧洲:8—13世纪经中亚、西亚(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②影响:
a、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渐衰落。
b、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推动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c、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⑵16—18世纪的中国热
①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中国的史学、地理学以及科技、文学等成就也相继传入,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热烈反响。
②中国的茶、丝绸、瓷器在欧洲社会深受喜爱,中国式园林和建筑成为风尚。
二、世界文化
(一)古代西亚文化
1.楔形文字
(1)创造者: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人。
(2)地位: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3)作用:流行了数千年。
2.文学作品——《吉尔伽美什》
(1)地位: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2)内容:史诗叙述了苏美尔地区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的活动,中间穿插大量神话故事,包括著名的洪水故事,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3.建筑、艺术
(1)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别出心裁。
(2)亚述帝国修建了多座规模宏大的王宫,王宫大门上的标志性雕刻是人首飞牛。
(3)波斯王宫的多幅雕刻刻画了臣民进贡的场景,体现了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4.编纂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1)内容
①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
②正文: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道德,兵役和劳役,租赁、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
③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2)地位:法典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历史的重要资料。
(二)古代埃及文化
1.存续时间:
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文明绵延约3 000年。
2.文化成就
(1)象形文字
①它来源于最初的象形字,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组成。
②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用到公元4世纪。在此期间,经历了多种变化。
(2)文学作品
神话 | 包括世界诞生和人类起源等内容 |
诗歌 | 大多是宗教诗,也有爱情诗 |
哲理故事 | 传达着埃及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
散文故事 | 包含寓言和传记等 |
(3)建筑艺术
①古代埃及的建筑艺术受到宗教较大影响。
②法老们还修建了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
③祭司们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法老则赐予神庙大量财富。
(4)科学技术
①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是古代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古罗马的凯撒制定儒略历时,吸收了埃及历法的成就。
②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
(三)阿拉伯文化
1.产生
(1)7世纪,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
(2)阿拉伯人继承和融合了上述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结合阿拉伯人的风俗、语言和传统,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2.成就
(1)文学
①阿拉伯半岛统一之前,阿拉伯各部落就经常派人到麦加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会用金水书写在布上,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
②故事集《天方夜谭》中的很多故事来源于古代埃及和西亚等地的民间传说。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等,都受到《天方夜谭》的影响。
(2)科学
数学 | 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附有800多个实例,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
天文 | 白塔尼修正了计算太阳和部分行星轨道的方法,证明了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他的《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曾经被哥白尼等人多次引用 |
医学 | 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被翻译成拉丁语,长期用作医学的标准教科书 |
(四)欧洲文化
古典希腊文化:
1.主要成就
表 现 | |
哲学 | ①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等自然和社会问题的知识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 ②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柏拉图创建的“学园”将哲学和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在几何学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奠定了基础。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
文学 | ①《荷马史诗》成为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 ②戏剧是古典时代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悲剧和喜剧是这一时期戏剧的杰出代表 |
雕塑和 建筑艺 术 | ①米隆的《掷铁饼者》是人物雕塑的典范 ②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是建筑艺术的代表 |
史学 | ①古希腊是欧洲史学的源头 ②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③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
古罗马文化:
1.法律
成就 | 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
内容 | 包括债务法、继承法、婚姻法以及诉讼程序等多个方面 |
评价 | ①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②以维护贵族和富人的财产利益为核心 ③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利益 ④成为后来公民法的基础 ⑤罗马法体系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对后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
2.文学:卢克莱修、西塞罗和维吉尔是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
3.史学:李维的《罗马史》和塔西佗的《编年史》代表了古罗马史学的最高成就。
4.建筑:万神殿、大竞技场等是其中的代表。
5.历法:凯撒时期制定的儒略历后经修订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中古西欧文化
1.背景:
(1)西罗马帝国灭亡和日耳曼民族南下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地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等封建国家。
(2)496年,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皈依基督教,赋予基督教会多项特权。
(3)756年,加洛林王朝君主丕平将罗马周围地区交给教皇统治,建立“教皇国”,并使教会介入世俗权力。欧洲逐渐形成了王权与教权并立的二元政治格局。
2.特点:
(1)基督教会与世俗王权互相利用、 竞争共存。
(2)基督教信仰成为西欧地区普遍的文化符号。
3.影响:
(1)基督教会控制着西欧社会的精神生活。
(2)《圣经》对西欧的文学艺术有重要影响,文学艺术创作的很多素材来自其中的历史传说和神话。
(3)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五)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1.拜占庭文化:
(1)帝国由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2)主要表现。
概 况 | |
宗教 | ①东正教的形成:罗马帝国分裂后,基督教会分成东、西两派,双方在教义、教规等方面的分歧逐步加深 ②1054年,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为两派——天主教和东正教(或希腊正教)。东正教是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的中心 |
法律 | 査士丁尼在位时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为传承罗马法作出了贡献,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拜占庭文化的标志性成就 |
文化 | 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希腊古典书籍 |
建筑 | 圣索菲亚大教堂以其罗马式穹顶而闻名 |
(3)特点: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了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的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俄罗斯文化:
特点 | ①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 ②与宗教密切联系 |
表现 | ①10世纪中叶,基辅罗斯的统治者接受了基督教,进入基督教文化圈。史诗《伊戈尔远征记》是基辅罗斯时期最杰出的文学作品 ②拜占庭帝国灭亡后, 东正教的中心转移到俄罗斯 ③东正教逐渐成为专制君主统治国家的工具,并对俄罗斯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生活习惯、建筑风格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俄罗斯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与西欧中古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形成鲜明对比,被视作东正教的象征 |
(六)古代印度文化
1.表现:
⑴公元前1500年—前1000年,吠陀时代
①诗歌总集:《梨俱吠陀》为代表的四吠陀,祭祀经书,歌颂神明。
②代表性文字:梵语基础上创制梵文。
⑵宗教
①在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等级制度)。
②公元前6世纪, 佛教产生,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
③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⑶文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定型于2—4世纪,集中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
⑷艺术:多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⑸数学: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2.影响:
公元前后,开始传播到东南亚;5世纪时在东南亚影响广泛。
①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了广泛影响。
②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用古代印度的巴利文书写,其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七)古代朝鲜文化
1.表现
①经济:公元前5世纪前后,朝鲜出现了青铜器,稍后有了铁器。
②天文:7世纪, 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③史学:12世纪完成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史书。
④乐舞:朝鲜的音乐、舞蹈源远流长,特色鲜明。
⑤文字:在学习汉字的基础上,朝鲜人创制了本民族文字
2.中朝文化交流
①佛教、道教和儒学从中国传入朝鲜。
②朝鲜的典章制度、文字、学术文化和风俗习惯都受到中国的影响。
③汉字长期在朝鲜半岛使用,许多朝鲜学者具有很深的汉文造诣。
④朝鲜半岛的古代文化传入中国中原地区,南北朝时期的中国宫廷中就已经有了朝鲜半岛的乐舞。
(八)古代日本文化
1.表现
①思想
a、神道:古代日本人认为,太阳、海、河、树、山、龟、蛇等都有神灵,应该加以崇拜,神道逐渐发展起来。
b、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天皇为巩固权力,自称是太阳神的后裔。
c、武士道: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的崛起,神道融合了佛教等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了武士道并产生重要影响。
②文学:诗歌集《万叶集》和小说《源氏物语》。
③建筑:法隆寺。
④绘画:大和绘和浮世绘。
2.中华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①文字:日本人先是直接使用汉字,后来根据日本语言的发音,借用汉字的楷体笔画和草体,分别创制了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②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影响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九)美洲印第安文化
1.代表性的文化: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
⑴宗教
①多神崇拜:玛雅人崇拜的大多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是最重要的神,他兼有其他神的本领;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信仰中,太阳神特别重要。
②建造金字塔,塔顶有神庙,祭司可观察天象。
⑵玛雅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字;发明了玛雅历(太阳历);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
⑶印加人:建造驿道和太阳庙;会使用麻醉剂,能进行人体解剖;制定了太阳历和太阴历。
⑷阿兹特克人:锻造铜器;制作的陶器、石雕、木刻和金银首饰都非常精美。
2.毁灭:16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印第安人遭到了大肆屠杀,独立发展的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三、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印欧人的起源: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上,他们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
2.印欧人的早期迁徙: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
迁徙区域 | 概况 |
小亚细亚 | 发展为赫梯人 |
伊朗高原 | 发展为波斯人 |
巴尔干地区 | 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 |
印度河流域 | 印欧人发展为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 |
3.影响:
(1)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3)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4)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并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1.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时间 | 概况 | ||
第一轮迁徙 | 公元 前后 | ①中国北方的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②欧洲的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 |
第二轮迁徙 | 3—6 世纪 | ①在中国,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 ②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③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④在欧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⑤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了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 |
2.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
(1)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三)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欧洲的殖民扩张: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此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争相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2、美洲的人口结构的改变
⑴印第安人数量锐减:屠杀、奴役、天花等传染病。
⑵黑人奴隶数量激增:黑奴贸易。
⑶白人数量大增:欧洲人的到来。
3、美洲新族群的形成
⑴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⑵不同族群共同生活在美洲,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4、美洲国家人口结构的不同
(1)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在美国,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
(2)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多数。
(3)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
(4)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
(四)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英国的殖民活动
(1)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最初,英国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的场所。
(2)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
(3)1851年,人们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采矿业迅速发展起来。
2.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
(1)原住民数量减少:随着殖民扩张的加剧,澳大利亚等地的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
(2)白人成为主要居民: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五)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
1、原因
⑴19世纪初,英美等国开始陆续颁布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
⑵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北京条约》)
⑶殖民者通过运输华工来获取巨额利润。
⑷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
2、概况
⑴开发美洲
①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
②拉丁美洲: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⑵开发大洋洲
①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
②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
3、影响
⑴留下来的华工由于相同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往往愿意居住在一起,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唐人街。
⑵他们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四、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丝绸之路
1.“凿空”——张骞通西域
(1)经过
①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沿河西走廊出使西域,计划联合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
②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人俘虏,羁留十余年,后辗转抵达大月氏。
⑵影响
①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②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2.衰落
⑴时间:唐朝中期以后,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
⑵原因:①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②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
【思维点拨】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变化及原因
1.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1)从军事路、外交路延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
(2)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互利互惠。
(3)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
2.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
(1)从地域(范围)上看,汉朝丝路从中国出发,主要通向中亚;唐朝丝路覆盖了西亚、南亚等地区。
(2)从内容上看,汉代以商业贸易为主;唐代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
(3)从对象上看,汉代以西域和中亚地区国家为主;唐朝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国。
3.丝绸之路由陆路为主转为海路为主的原因:
(1)西北少数民族政权的阻隔。
(2)陆上丝绸之路本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缺点。
(3)与当时主要外贸商品有关,汉代以丝织品为主,两宋以陶瓷为主,不宜陆路运输。
(4)经济重心南移,南方经济地位提高,尤以海运为主。
(5)宋代航海业和造船业的发展,航海经验的积累。
(6)波斯、阿拉伯商人在沿海的活动。
(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
1.“草原丝绸之路”
(1)路线: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2)影响: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多沿此路西迁。
2.“西南丝绸之路”
(1)路线: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2)影响:沟通了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3.“海上丝绸之路”
3.海上丝绸之路
⑴西汉: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
⑵宋元:
①能够制造排水量很大、可乘载数百人的巨舟,使用先进的帆索和磁罗盘,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频繁。
②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地区建立了广泛联系。
③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重要交易枢纽。
⑶明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物质和技术交流
(1)中国物质和技术西传
①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
③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④瓷器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瓷器,反映出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
(2)西方物质和技术东传中国
①西汉一度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汗血马”,引进饲草苜蓿及葡萄等水果。
②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胡桃、胡萝卜等带有“胡”字的物种,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
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④棉花传入中国,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⑤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
2.思想文化交流
(1)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
(2)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3)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
(4)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知识拓展】
丝绸之路的影响
1.丝绸之路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1)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2)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3)沟通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促进了西方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西方经济的发展。
(4)扩大了人类的认识领域,加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友好往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丝绸之路对中国的影响:
(1)经济
①农作物传入中原,丰富了农作物的品种。
②推动中国手工业发展。
③促进了中国的畜牧业发展和牲畜品种的改良。
(2)文化:基督教、佛教传入中国,印度天文学成就传入中国。
(3)社会生活: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饮食结构,扩大了食物来源。
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特点和认识
(1)特点
①唐朝中期前以陆路贸易为主,唐朝中期后以海路贸易为主。我国古代的对外交通,可以唐朝中期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汉朝至唐朝中期,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同西亚、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与交流;唐朝中期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日益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北方战乱不止、经济重心的南移和造船技术的长足进步所致。
②对外关系以友好交往为主流。例如隋唐同朝鲜、日本有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对彼此经济文化产生了影响。南宋的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到非洲一些国家。元朝时亚、非、欧国家和地区不断有使团、商队来大都,泉州港异常繁忙。明朝郑和下西洋密切了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③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汉朝至明朝的一些封建统治者实行对外通好政策,加强了中国同亚、非、欧各国的联系,丰富了各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清前期统治者为了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2)认识
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条件。
②包容开放,加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
③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了中外物质技术和精神文化的交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四)近代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
1.全球贸易网的形成
(1)工业革命前的近代世界贸易
15世纪之前主要局限于各洲内部和亚欧大陆之间。
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①原因: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各洲之间的贸易扩展。
②表现
a、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欧洲的产品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
b、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等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2)工业革命后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原因:
①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需要寻求更多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地。
②快速的交通工具将工业产品输送到世界各地。
(2)表现
①形成了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②影响:世界贸易额增长。
(3)20世纪上半期:两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二战后的世界贸易
世界贸易的障碍:因冷战的发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贸易受到极大影响。
世界贸易的发展
①原因:关贸总协定的签署;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②表现:全世界贸易出口总值迅速增加;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知识拓展】世界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是具有法人地位的国际组织,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它的前身是1947年订立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而关贸总协定只适用于货物贸易。自2001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2.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
中国饮茶风俗的国际化
⑴中国茶文化:中国的饮茶风俗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
⑵16世纪以前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
⑶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①俄国上流社会把中国的茶具作为最珍贵的室内摆设,中俄之间形成了著名的“万里茶道”。
②英国茶会上主人炫耀中国茶和茶具。
③荷兰许多富裕家庭设有专门的“茶室”。
④茶文化创新:“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
服饰的国际化
(1)17世纪末,法国传教士穿着中国服装参加舞会。
(2) 18世纪,法国的服装设计融入中国的面料、款式和龙凤花草纹样等。
(3)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日本流行
(4) 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中国大袍式系列女装,采用了东方女装宽松的样式,奠定了20世纪西方女装流行的基调。
(5)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同时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3、钟表传入中国
(1)16世纪中期,欧洲的钟表经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
(2)到18世纪,中国进口大量钟表。一些清朝高官收藏进口钟表。钟表在社会中下层逐渐流行,一些公共场所也安装有钟表。
(3)中国人制作的钟表,其外观多体现了中国自身的文化特色。
4、进入20世纪,全球贸易网的形成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等各国文化产品也广销世界各地。
【思维点拨】
文化交流国际化的意义
1.对文化发展:通过文化交流,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博采众长,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可以推动本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本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可以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对经济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实现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3.对国际政治: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通过文化交流,可以促进国家间的相互理解,减少隔阂,增进共识,促进世界和平。
【知识拓展】
世界贸易的发展历程
(1)萌芽时期:15世纪之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和各洲间的贸易扩展,国际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增加,美洲咖啡、烟草、可可等出现在欧洲市场,欧洲产品开始在美洲市场销售。西欧列强在美洲、非洲等地的殖民扩张,客观上推动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初步形成时期:工业革命后,由于生产力迅速提高,欧美发达国家需要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商品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国际贸易迅速发展。从17世纪到19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英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当时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主要是一般消费品、工业原料和机器设备,形成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快速的交通工具将工业品输送到世界各地,形成了统一的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
(3)停滞时期: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很大破坏,世界贸易额锐减以致停滞不前,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最终形成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美苏两大阵营对峙,两大阵营之间的贸易受到极大影响。战后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以及各国围绕贸易、关税的谈判,推动着世界贸易的发展,美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头号大国。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国际贸易空前活跃并带有许多新的特点,贸易中的制成品已超过初级产品而占据主导地位,新产品不断涌现,交易方式日趋灵活多样。
(5)深化时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推动了世界贸易突飞猛进。生产的国际分工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产品由众多国家的公司合作完成。当代国际贸易以发达国家为主,美国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但地位有所下降;德、日等国的对外贸易有极大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大,但与自身相比,对外贸易也有了很大发展,成为国际贸易中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
五、战争与文化
(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1.历史背景
(1)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历经10年征战,灭亡了波斯帝国,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
(2)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这些区域被统称为“希腊化世界”。
(3)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300年被称为“希腊化时代”。
2.国家政策
(1)目的:亚历山大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2)措施
①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
②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
③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
3.主要表现
(1)希腊化世界
①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占有大量土地,并享受税收优惠,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
②作为殖民者,他们生活于希腊风格的城市中,保持着希腊人的生活方式。
③被征服地区的原有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成为国王的顾问和官员。
(2)希腊化时代
①希腊文化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②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
③文学、科学的发展
文学 | 学者们系统整理和研究了《荷马史诗》和古典希腊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 |
科学 | 欧几里得编写的《几何原本》流传后世;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进行了基础研究 |
(3)西亚、北非文化: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农民仍说着他们祖先的语言,保持他们原有的宗教和风俗。
(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1.蒙古的西征
(1)背景:13世纪初,中国北方草原出现了一个强大的蒙古汗国。
(2)概况
第一次 | 1218年,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不久,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灭掉花剌子模国,蒙古军队直抵黑海北岸 |
第二次 | 灭亡金朝之后,征服今俄罗斯、乌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 |
第三次 | 13世纪中叶,蒙古以西亚地区为目标,攻占巴格达 |
(3)影响
①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但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
②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2.东西方交流
(1)条件:蒙古的三次西征。
(2)表现
①推动东西方的互相了解
人员 | 活动 | 影响 |
传教士 | 两位欧洲传教士先后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到达漠北与蒙古进行交涉 | 对以后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
旅行家 |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于1275年由陆路来华,留居17年,根据他口述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展示了一个富庶而神奇的东方世界 | |
住在大都的畏兀儿人列班·扫马经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王 |
②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
方向 | 概况 | 影响 |
由东向西 | 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与当地居民融合 | 移民中的一部分成为中国回族人的祖先,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族 |
由西向东 | 主要是大批移民,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人” |
③民族分布的变化:蒙古西征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三)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1.美国文化:
(1)独立战争前的北美洲文化。
背景:
①独立战争前,在北美洲共同生活着来自英国及其他欧洲国家的移民、非洲黑人和当地的印第安人;
②欧洲人排斥和压迫有色人种;③殖民地不断开拓
特征:各种文化相互融合与混合,形成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
表现:
①北美居民在种族、血统和宗教上具有多源性和多样性;
②英语发展为美式英语;
③饮食文化、艺术生活融入了印第安人和黑人的因素;
④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和创造精神等成为北美殖民地文化的一部分。
评价:“美利坚人”成为北美殖民地居民的共同名称;白人对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2)独立战争后美国文化的发展。
原因:
独立战争的推动;1787年联邦宪法的颁布;联邦制共和国的建立
表现:
权力制衡原则成为美国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自由女神像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发展种植园经济、继续实行奴隶制
评价:
发展种植园经济和继续实行奴隶制,是与美利坚主流文化相违背的,是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面
2.拉丁美洲文化:
(1)背景
①到19世纪上半叶,西班牙和葡萄牙控制着美国以南的广大美洲地区。
②拉丁语族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这一地区的主要语言。
③随着大量西、葡移民的到来,拉丁美洲的民族与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
(2)表现
①在拉丁美洲,欧洲白人、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种族融合现象非常普遍,形成等级分明的“混血社会”。
②在欧洲移民活动的区域内,传统的印第安文化逐渐消失,西班牙、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天主教成为拉丁美洲的主要宗教。
③拉丁舞成为拉丁美洲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但是在偏远的内陆地区,印第安人保留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等。
(3)发展
①19世纪上半叶,在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中,除海地外,西属殖民地的土生白人成为革命的主要领导者。
②独立后的西属拉丁美洲和葡属巴西都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
③战争也促成了战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这成为独立战争后拉丁美洲政治文化的特征之一。
(4)特点:多元性非常明显。
【思维点拨】
1、独立战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1)把美国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共和主义的思想压制了专制主义,加快了早期美国社会民主的发展。
(2)自由、平等和民主不再是陌生的字眼,成为美国的立国之本,深入人们的内心,影响深远,吸引着世界数以万计的移民来建设美国。
2、你认为美国文化的多样性与拉丁美洲文化的多样性有哪些异同?
(四)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1.背景:
(1)17-18世纪,欧洲大多数国家处于封建统治之下;
2.主要内容:
(1)拿破仑通过战争,建立了庞大帝国,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2)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
(3)拿破仑的压迫,引起欧洲各地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不断高涨。
(4)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普遍诉求。
3.表现
俄国 | ①一些贵族青年军官于1825年12月发动了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的武装起义,被称为“十二月党人” ②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 |
波兰 | 1830年11月,一批贵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华沙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进一步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 |
德意志 | ①普鲁士进行并不彻底的废除农奴制改革 ②1848年2月和3月,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发生革命,要求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制定宪法 |
【知识拓展】《拿破仑法典》对近代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拿破仑法典》确认了资产阶级和农民占有贵族和教会土地财产的合法性,保证不受封建势力的侵犯;否定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规定每个公民具有同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法典对于家庭、婚姻、继承等社会生活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维点拨】拿破仑战争对欧洲文化重构的推动作用
(1)拿破仑战争冲破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秩序,加速了欧洲各国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拿破仑战争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推动了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3)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欧洲各国民族的觉醒。
(4)拿破仑战争推动了法国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
(五)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含义:殖民国家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
2.目的:改造甚至消灭被殖民地区的文化,淡化其民族意识。
3.结果:被侵略的民族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外来文化,但也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使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4.概况: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文化的多样性
中国
| ①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 ②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也使一些新技术、新思想传入中国 |
印度 | ①英国把英语、法律体系、政府体制、文官制度等移植到印度 ②印度上层精英运用欧洲的意识形态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并提出“印度人的印度”的口号 ③印度传统文化顽强地保留下来,如印度教和伊斯兰教还是印度的主要宗教 ④种姓制度虽然被废除,但仍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埃及 | ①埃及独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伊斯兰教仍是主要宗教,阿拉伯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得以保留 |
【思维点拨】
1、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政治文化的影响
(1)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原有政治体制进行了英国式改造,加快了印度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进程。
(2)英国的殖民统治,激发了印度的民族意识,有助于印度的统一。
(3)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印度文明多元的、分散的特点,对原住民文化造成严重破坏。
(4)使印度政治文化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导致印度文化面临转型,出现诸多进退两难的问题。
2、近代中国应对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特点
(1)参加阶层广泛: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等不同阶级。
(2)目的明确:学习西方与抵御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侵略性质。
(3)层次鲜明:学习西方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的过程,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
3、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4、学习完本课,你对战争与文化的关系有了怎样的理解?
①西方文化扩张往往伴随着侵略战争, 要坚决反对侵略战争,努力维护和平!
②文化扩张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
③要树立开放包容的意识,加强文化交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完善自身文化!
④坚持文化自信、防止并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侵略!
(六)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1.背景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东欧和东南欧的被压迫民族已经有不断高涨的民族独立愿望和行动。然而它们却无法主宰自己的民族命运。
(2)第一次世界大战客观上将自由、民主与民族独立的思想进一步传播到欧洲、西亚和北非各地。
(3)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四大帝国,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战争后期,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纷纷解体,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欧洲、西亚和北非的政治版图。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殖民帝国产生重要影响。
英国将其殖民地印度的士兵,法国将其北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摩洛哥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思维点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地图有什么明显变化?
明显的变化有:一是在原来奥匈帝国领土上,出现了许多新的国家,如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二是巴尔干地区新出现了南斯拉夫王国。三是波兰重新建国。四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欧洲的领土大部分丧失。五是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名词解释】民族自决:指外国奴役和统治下的民族和人民可以决定或经过民族独立战争取得本地区的独立,组成新的国家,并对其领土拥有主权。
2.表现:
(1)亚洲
中国 | 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的外交努力失败,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猛醒,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思想文化上的巨大变化,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标志 |
越南 | 胡志明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转向了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 |
印度 |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开展,尼赫鲁更加明确地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并为之奋斗 |
(2)其他地区:非洲的埃及,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也出现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推进民主的进步运动。
3.影响:
形成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冲击了以欧洲为代表的殖民主义势力,世界殖民体系开始解体。
【思考点】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兴起的原因:
受社会主义革命的推动和影响;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都有较大发展;西方帝国主义的整体力量受到削弱。
2.与19世纪末20初相比,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的特点?
(1)在地区上具有普遍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兴起各具特色的民族民主运动,特别是亚洲各国兴起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的新高潮。
(2)运动领导具有更高的层次性:①由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1926—1927年,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②由民族主义政党领导的民族民主运动。如印度国大党领袖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洲埃及的华夫脱党领导的反对英国殖民者的民族民主运动。
(3)参加者具有广泛性:参加斗争的主体更加广泛,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改变了以往主要停留在下层人民的自发起义或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局面。
(4)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各国斗争的普遍所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英、法将殖民地的士兵大量投入战场。但是,正是在帮助宗主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殖民地人民认识到,白人不是天命所注定的应当统治有色人种的种族。民族自决原则在殖民地传播开来,成为指导当地人民为独立、民主而斗争的武器。
(5)运动具有持续性:如中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和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影响下,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持续展开;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
(6)呈现不平衡性:①斗争诉求不同。亚洲在争取民族独立的同时,提出争取民主的要求;非洲主要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以争取民主革命和改革为主要任务。②领导阶级不同。
(7)影响更加深远: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民族自决原则成为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七)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彻底打败法西斯侵略者,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
(2)战争结束后,殖民主义的急速衰落、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更为广泛的传播。
2.表现
(1)随着日本的战败,朝鲜获得了独立,中国收复了台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尽管英国首相丘吉尔极力维护英帝国,但是英帝国还是很快解体。
(3)战后法国总统戴高乐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3.影响
(1)第二次民族民主革命浪潮席卷了所有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2)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退出了历史舞台。
【思维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原因:
殖民国家实力遭到极大削弱;
殖民地人民深受自由和民族自决等思想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觉醒;
殖民地力量得到发展;
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文化发展
1.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一系列新兴民族国家,形成了当地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2.概况:
(1)印度文化
①独立后印度的统治精英接受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一些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注重发展传统文化。
②印度的政治体制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采取宗教与政治分离政策,主要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
③印度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
④历史传统中的种姓因素等仍然影响着政治与社会生活,印度的现代文化呈现多样化特征。
(2)新加坡和韩国
①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都注意发扬儒家文化的精华,诸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
②同时又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如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努力创造一种现代的东方文化。
(3)埃及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成立了共和国。共和国进一步消除殖民主义影响,复兴民族文化。
②现代埃及文化是具有非洲特点的阿拉伯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③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
④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对现代埃及的建筑和艺术等也有很大影响。
【思维点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途径和特点
途径:
(1)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赢得民族独立,如中国。
(2)在资产阶级领导下,通过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获得独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土耳其。
(3)经过长期斗争迫使帝国主义承认其独立,独立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如印度。
特点:
(1)在亚非拉美地区广泛展开,高潮迭起。
(2)出现了联合反帝反霸反殖斗争的新局面。
六、文化遗产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1、背景: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文化遗产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一直受到威胁。
2、不同时代的文物保护:
(1)古代:从收藏艺术珍品开始。
(2)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通过立法保护文物
①1834年,希腊制定了保护古迹的法律;
②20世纪60—70年代,世界上形成了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高潮;
③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3)近现代中国对文物古迹的保护
①清政府(开始):1906年颁布《保存古物推广办法》。
②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于1930年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
③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1982年,通过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第一部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
(二)《世界遗产公约》
1、《世界遗产公约》
(1)通过: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2)内容
①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
②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③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种类型。
2、非物质文化遗产
(1)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2)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3)意义: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表明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
【易错提醒】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
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知识拓展】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具体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方面。
2、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
(1)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3)有利于强化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4)保护它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3、中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1)措施:
①1985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
②2004年8月,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③2006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④2011年,中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指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2)意义:
①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
【历史解释】世界遗产的保护原则
(1)真实性原则,即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征,包括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施、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
(2)完整性原则,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地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三)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古代文明遗迹代表:
主要包括雅典卫城、古罗马城、阿布辛拜勒神庙、孟菲斯及其墓地金字塔等。
2、近代文化遗产代表:
佛罗伦萨成为展示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文化遗产。
3、中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
(1)世界文化遗产: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长城、莫高窟、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
(2)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18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0个。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14年共有1 372项。这既表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又意味着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任重道远。
【思维点拨】
1、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1)历史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这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传承,培植社会文化的根基,维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2)世界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3)学术价值:世界文化遗产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2、如何正确看待申遗热
(1)申遗热是自然和文化保护意识的觉醒,是国家荣誉和国家利益的觉醒。
(2)“世界文化遗产”的真正内涵?它不是商品,不是某一地方换取经济利益的专属品,而是属于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我们只有不再将“申遗”看成是搞旅游开发,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3)“申遗”的成功并不意味着文物保护工作的告一段落,而意味着遗产保护更大责任的开始。
(4)世遗设立有“初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世界遗产名录的目的是保护濒危遗产,文化精神功能是其主要属性,旅游只是附带功能。若违反规定搞过度旅游开发,将黄牌警告,直至取消世遗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