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的力量 ——读柴静的《看见》有感

文摘   2024-04-23 19:24   陕西  



      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又瞥了一眼书架上那本不知道被我翻了多少遍的《看见》,如同往常一样,封面上那个笑意盈盈的美女记者,半坐在台阶上,跟小男孩对视的画面,总是能给我触动,让我找到对文字的灵感。

      柴静,当代女文青的偶像。即使后来网络上曾经掀起过一阵“砍柴”的热潮,即使现在她早已消失在镜头之前,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一部分人心中,依然不会改变她偶像的地位。她独有的温柔而坚定的气质,恬静的笑容,征服了一众文艺青年。她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镜头向我们展现了《看见》的力量,告诉我们什么是看见?我们又将会看见什么?

     2003年,当SARS席卷中华大地,人人自危,是她不顾个人安危,用一个媒体人最无畏的担当,直面死神,冒死采访,才有了当年惊心动魄的《非典阻击战》的深入报道。

      “看见”是对真相的探求;是不断探索,寻找真相背后的隐情;是很多人奋斗一生的事业。“被看见”则是很多人的梦想,尤其是很多社会边缘人物、弱势群体,让那些艰难的人们还能充满希望地活着,继续着他们那让人心安的“温热的跳动”。

      那一年正值毕业实习的我们,憧憬着毕业季的浪漫和狂欢,酝酿着毕业季的“散伙饭”和站台上的泪水;可是“非典”来了,我们部分人被迫留在了实习的小城,错过了毕业照最后的留恋,错过了大学最后的一段时光。后来经过不断地跟实习单位沟通、跟学校申请,最终终于在“散伙饭”前赶到学校,完成并解除隔离。那一顿让人终身难忘的散伙饭,扎啤兑泪,喝到离别!在《离别的车站》唱响《祝你一路顺风》!

      如果有一个镜头对准我们,我希望我们都被看见,无论高矮胖瘦,无论美丽与否,彼时,只要我们都在!

      不知道那一年在徐州火车站,你有没有看见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在那儿无助地哭泣。如果你刚好看见了,请你走过去给她几句安慰和鼓励,让她能够从容地挨过那段黑暗的日子。

      我现在还能记起当年踏上火车,一路向北,那种忐忑和不安,觉得自己别无选择。此去三千里,虽不是生死难料,但也是前途未卜,突然就有了一种背井离乡的悲凉。

      仅剩的五百块钱生怕丢了,火车站的卖货大爷告诉我把钱塞到卫生纸里会比较安全隐秘。

      人为什么会焦虑,是因为你对未来的不可知、不可控,但对当下你又无能为力。晚上十点多火车到了包头,下了火车,湛蓝的天空,凉爽的夏夜,可是这些并没有让我感到欣喜兴奋,更多的是秋风萧瑟,前路未知。如果那时的我能知道十多年以后我可以如此幸福地生活,那么,当年的暑运之旅也许就没有那么悲凉了。

      多年以后,当疫情又一次来临,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大学时的班长突发疾病,英年早逝。当同学群里出现写着他名字的讣告,我的第一反应这是愚人节不怀好意的玩笑,可是元旦将至,哪里来的愚人节啊!当看到落款他爱人和孩子的名字时,我禁不住泪如雨下,真相总是很残酷,因为这一切都是真的了。

      我心里明白,当时的疫情已经不可能允许我们很多人远赴千里之外送他最后一程,这一次的遗憾注定无解。当年的那张毕业照上有他,没有很多人;如今这世间,我们都在,唯独少了他。

如果有镜头,我希望普通的人们被看见!三年的疫情,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太多的家庭聚少离多,甚至支离破碎;太多的人心伤痕累累,甚至千疮百孔。他们需要被修复,需要被关爱,需要被“看见”!

     如今,终于疫情不再肆虐,终于可以摘下口罩闻一闻春天的花香,终于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们看见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人生充满了自由和希望,这就是“看见”的力量!




编辑 |付俊敏

校对| 南风有点甜



煤海墨香
研煤为墨,书写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