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而杭州被称为“丝绸之府”。
杭州主城区有好几个地名比如“笕(茧)桥”“机神新村”“红门局”都浸染了丝绸记忆,而坐落在新华路的“杭丝印巷”是一条用厂名来命名的街巷,在杭城用厂名来命名的街巷地名可以说少之又少。
说起“杭丝印”,估计许多80后、90后等年轻人不太清楚,也就是改名后的“喜得宝”。2024年2月,喜得宝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杭丝印”是杭州丝绸印染厂的简称,它背后的故事,包含着杭州丝绸半部史!
"
杭州素以湖光潋滟、文化都城而闻名于世,又以文物之邦、丝绸之府而著称。在杭州这座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中,丝绸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更是文化的传承与象征。
进入当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杭州丝绸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作为近代杭州丝绸行业领军人物之一,赵之毅先生目睹并亲身参与了杭州丝绸印染业这些年的变迁。
赵之毅1955年出生在杭州,原在萧山农村插队,1978年抵职回到杭州,所谓“抵职”也就是延续了父亲在杭州丝绸印染厂那份职业。父亲赵耀庭十六岁就进入丝绸作坊当学徒。
早年,杭州丝绸作坊遍布,在1949年后,全城的34家丝绸长头炼染作坊(那时候丝绸面料做好,要拿到长头作坊完成加工染色、整理等工序)合并,组建了浙江丝绸炼染工业联合工场,也就是杭州丝绸印染厂(以下简称“杭丝印”)前身。总部设在新华路林司后的一条弄堂里,至今仍留下了一个地名“杭丝印巷”。
1951年杭州的42家经绒染坊开始联营,到了1956年正式组建了杭州经绒炼染厂,也就是杭州丝绸炼染厂前身(以下简称“杭炼厂”)。
在1997年,这两家厂合并成立了杭州喜得宝集团有限公司。
可以说,喜得宝公司传承了自道光十年(1830)创立的“老九和染坊”为代表的76家染坊技艺,续写了杭州丝绸的独特韵味。
折丝绸都是技术活
折叠工一做三个月
赵之毅记得,初到杭丝印上班时,正是夏秋季节,厂里正赶着完成外贸任务,员工忙得不可开交。接下来,到车间干活,先做叠折工,看看此活很平常,做起来没那么简单,因为丝绸从整理机里出来,需要摊平,折叠好,上面看起来很平整,实际上,丝绸下面有静电,就会出现皱纹,折叠起来就费工夫了,一个人一天的工作量几乎要堆满一个十多平米的房间才行。这样的活,一干就是三个月,我就被派去做挡车工了……
同年年底,丝绸局正在筹办首届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赵之毅听说了,立马去报名。
自此,赵之毅白天在厂里上班,晚上找个闲置宿舍复习功课,好在当过一年多教师,中学里的那些知识没有完全忘掉。
实际上,赵之毅从进杭丝印到电视大学读书,只有半年左右。不过,电视大学在杭丝印设了个教学点,就在厂里,脱产带薪读书二年。虽说在电大读书,但赵之毅与杭丝印没有脱离联系,至少每月要到厂里领工资,与同事仍有往来。遇到书本上难题,赵之毅立马向老师傅请教。
80年代花费600多万
整套引进最新设备
毕业后(1982),回到了杭丝印,赵之毅的专业是“纺织机械”,厂里正好在搞技术改造,被派到设备科。那时,国家花费六百多万元人民币引进一整套德国制造的最新纺织印染机械设备,就落地在杭丝印。从项目筹措,一直到谈判,引进设备,安装机械,开动机器生产,赵之毅全过程都参与了。这是一个引进全套先进机械设备,动用至为珍贵的国家外币,耗资甚巨的大型项目,专门为企业进行升级改造。
上级要求杭丝印以短、平、快方式完成技改任务。于是,赵之毅一个人跑申请、送报批,最后呈递到北京中国丝绸总公司审核报备。
文件批下来后,与外方谈判,签订合同,一直到进口设备到位,从调试安装到组织生产。此项目从83年开始一直延续到92年,漫长的近十年,厂里的技改基本完成。
可以说,当年杭丝印在全国丝绸印染行业是走在最前列的厂家之一。
《大江大河》片段真实上演
安装进口设备一波三折
赵之毅与设备科成员一起,遇到技术问题,大家一起联动攻关。那套大型机械设备运抵后,下一步,就是安装了。赵之毅找来一名机修组长,一个车工师傅,共同安装。德国运过来的大型成套设备,体积过于庞大,机器复杂,别的不说,仅外文图纸就堆了小半个房间。要一张一张找出来审阅,根据图纸,一件一件的安装。
这套设备是由几家单位分别制造的,对方也没有就不同部门生产的机械进行太多的协调或者配对。运来的设备,大问题没有,小问题接连不断,有的组件与零件配不上,装不上去,哪怕是一个螺丝的误差,就有可能造成极大麻烦。无奈之下,赵之毅他们将部件进行调整,每有改动处,拍照留下存根,原来是怎样的,改动后,又成为什么样子。
后来,对方技师来调试、验收了。赵之毅向他们说明了修改状况,对方说:“这样改是对的,认可!”赵之毅乘机问: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进行修复安装,应当怎样补偿?对方爽快地说:“好说,没问题,应当付给你们工时费。”
80年代初,大家的工资都很低,如果按我方工资支付,没几个钱。
赵之毅说:“误差应当是在制造时形成的,我们是在替你方补过,属于你们的责任,应以德方工时费计算。”实际上,赵之毅并不是向对方要钱:“我们想用机器的备用零件抵偿我方的工时费用。”而这个方案在与对方交涉前已经有了预案。此后,赵之毅他们就用对方提供的备用零件,自行制作,也减少了不必要的进口。
杭丝印提出口号:
赶超意大利水平
在外贸交易中,轻纺工业是外贸强项,轻纺工业又以丝绸处于领先地位。
丝绸是我国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对于进出口而言,具有优势条件,尤其是杭嘉湖平原,自古就以盛产蚕桑闻名于世。80年代,我国丝绸出口以初级原料为主,也就是厂丝(指桑蚕丝、真丝),充其量只有面料——整匹白坯丝绸,这种出口方式的产品附加值低廉。
至于说丝绸加工的下游产业,诸如,练、染、印、整技艺,直至设计成品与销售,大多在外方。不过杭丝印与其它丝绸印染企业稍有不同,我们以“二小”为主,也就是小额染色绸、小额印花绸。丝绸出口产品如果获得进一步加工,附加值就不同了。
为了打开浙江丝绸出口被动局面,上级决定在杭丝印原有基础上,集中了全省纺织品设计人员到杭丝印,由此,杭丝印成立了设计室。厂方将设计好的花色样品,送到上海出口单位与北京总公司选样,寄往国外。对方往往认为,样品过时了,然后将制作好的样品寄过来,杭丝印根据来样生产,称“来样加工”。针对染整技术,杭丝印提出了一个口号:“赶超意大利水平”。
当年意大利服饰行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世界服饰之都”说法。
在八九十年代,国家下达出口任务,要做到投资少、时间短、见效快,为国家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创汇。杭嘉湖素以蚕桑闻名,原料蚕丝就地取材,只要有了现代化设备,就可以带动各行各业发展,加快国家建设。因此,在申请杭丝印技改项目时,无论是省市级部门还是中央各部委都可谓“一路绿灯”。
远赴深圳办厂
就地承接国际订单
1983年,厂里有位副厂长退休,带了几个技工到深圳“二次创业”,开了厂。此举给了杭州丝绸行业不少启发,深圳接近国际市场的香港,能够近水楼台,内地与那里相比差了一截。
于是,杭丝印也在深圳办一家工厂,成为全市在深圳开办的首家丝绸企业,由四方组成,一是杭丝印,出技工、技术,向中行贷款,占15%股份;二是杭州中国银行,占10%的股份,在深圳开办企业需要外汇,只有中行才有;三是香港招商局蛇口办事处;四是浙江省丝绸公司。这家厂在1984年成立。
杭丝印在深圳开办企业对后续发展大有裨益,相当于有了一个前哨阵地,这里傍靠香港,外商或港商能就近下单,杭丝印能就近接单与生产,加快了向国际市场挺进速度,也为杭丝印后续获得自营外贸打下了基础。有的单子深圳企业承接不了,才拿回杭州来做。主因是,可以在深圳接单,有了业务,什么事都好办。深圳企业的创办,对于杭丝印事业开拓,如虎添翼。杭州不少企业闻讯,也跟进到深圳开创业务。
出国“偷师”
“制胜秘密”牢牢记下
1984年底,30岁的赵之毅,从一名科员直接被任命为副厂长。当时,在上级政策鼓励下,轻纺工业出口,特别是丝绸行业为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贡献。国际上70%以上丝绸原材料——蚕茧,产于中国,由于丝绸深度加工的染、印、整技艺等原因,制作丝绸服饰这样高附加值的外贸产品,收益要大大优于其他国内出口商品。
到了90年代初,杭丝印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工业设备的技改。国内企业也已经能够生产国际上最先进的纺织机械设备了。在改造设备硬件的同时,随着政策放松,杭丝印着重于软件引进,厂方订阅了大批国外时尚杂志,并积极培养自己的丝绸纺织设计人才,许多纺织设计人才被派遣到杭丝印工作。
在上级的推动下,杭丝印邀请了意大利纺织工会技术员到杭州参访,请他们帮助提升冶炼技术。同时,杭丝印也积极推动自己干部出国考察。在国外,大家立马察觉到双方的差距,眼界大大开阔了。许多生产中的细微技术,外行人看不懂,杭丝印派出干部,一目了然。面料缩水率必须小于3%,烘干技术的张力、精细度、色泽鲜艳、染色牢度……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将国外同行的先进做法,一个一个“带”了回来。
回厂后,我们进行整改攻关,日本厂家的操作规则,瑞士的制作胶片、感光技术,成为大家探讨改进的主要内容,并积极引进软件与技术,加上员工的不断探索进取,杭丝印不仅引进了最先进的印染机械,也引进了最先进的技术与营销方式。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杭州丝绸业最鼎盛、最辉煌时期,全市仅丝绸行业从业人员就达到六万人之多,有的市民一家几代人都在丝绸纺织行业。杭州丝绸行业已经以“短平快”方式赶超了国际丝绸纺织的先进水平。杭丝印也赢得了无数国家级、省部市级金奖、银奖、优质奖,行业内可谓独领风骚。
国家授权自营进出口
最终转型成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丝绸服饰属于高档小众产品,内地人购买力弱,主要做外贸出口生意,以及内地外宾商场。改革开放以后,大批游客涌进大陆,赵之毅带队到广州首家五星级饭店小卖部推销,生意不错,后来店方索性为赵之毅他们设了一个柜台,专做杭丝印的丝绸产品。在广州尝到甜头后,赵之毅又带队到京沪、西安等去推销。
那时,外宾、华侨与港澳同胞在内地购物必须使用外汇券替代人民币。赵之毅他们就在机场、车站、友谊商店与工美商店等地开设专柜,提供丝绸产品。特别是北京友谊商店,周边是驻京使馆区,外国人多,生意特好做。接下来,又到西安高级宾馆专门设立专卖部。
80年代中后期,杭丝印从最初的只做丝绸面料生意,到成功转型开始生产与出售丝绸服装。
1987年,外贸政策放宽,国家授权全国第一批四家生产企业从事自营进出口业务,杭丝印名列其中。在此之前,因不能经营外贸不需要商标,现在允许有自主外贸经营权,做个什么样的商标呢?杭州丝绸印染厂的英文全称是HANGZHOU SILK DYEING AND PRINT FACTORY,英语缩写成四个字母“HSDP”,读音有点像“喜得宝”,于是,就采用了这个名称。
杭州亚运会颁奖礼服的面料绘制,就是采用了非遗“杭州丝绸传统练染印整技艺”中的手绘技艺,层层渲染,传达了浓郁的东方韵味。
现在,喜得宝是杭州“市级非遗项目”,也是浙江省级老字号企业,2024年2月,还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三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杭丝印拥有着传承了194年的丝绸传统练染印整非遗技艺,目前在申报国家级“丝绸传统炼染印整技艺”非遗项目,这一块,国内至今仍是空白。
杭州许多老一辈
丝绸行业先行者
就像电视剧
《大江大河》主人公一样
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
终身受益于丝绸行业
也影响着丝绸行业发展进程
喜得宝历时两年
运用丝绸练染印整技艺
的手绘技艺
高质量圆满完成
杭州亚运会颁奖礼仪服装
面料的绘制
再次惊艳了大家
许多人来杭州必买
丝绸服装饰品等
你是否也有一件丝绸制品
欢迎评论区里分享
来源/邮箱投稿(有删减)
口述/赵之毅
整理/龚玉和
制图/叶丛
编辑/焦秋利
责编/曹姣娜、谢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