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行业二季度重点报道选题策划过程中,云南中烟牵头,与天津市局(公司)、上海烟草集团、湖南中烟、浙江中烟、福建中烟、安徽中烟、郑州院等单位组成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小组。他们创新联名创作思路,以“师徒默契快问快答”为创意载体,通过轻量化创作方式完成一系列具有较强传播力的短视频等类型作品,呈现出烟草产业链不同环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和成效,并营造了传承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创作团队是如何挖线索、开脑洞,凝聚合力、创作佳品的。
新质生产力相关话题,在与青年有关的传播节点上能不能有新的表达?兄弟单位跨省联合创作,除了协力打造同一个作品,还有没有新的联名思路?在行业二季度重点报道选题策划的过程中,“发展新质生产力——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小组带着这样的思考出发了。
云南中烟作品《智造那点事》。
要合作,首先要找到不同单位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是联名创作的“筐”。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全国两会结束后,新质生产力相关内容立即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和报道。时值行业二季度重点报道选题策划工作启动之时,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部分策划牵头单位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这一热词。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在与上述新质生产力有关表述对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行业各卷烟厂作为传统制造企业,近年来开展“工业互联网建设”“行业一体化平台建设”“数字化转型”等,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二季度五四青年节传播节点上最大的焦点也是“人”,与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这一要素的关注相匹配。
沿着这条线索我们发现,在行业各单位尤其是卷烟厂,师徒关系是普遍存在的。透过“师带徒”这一视角去看企业改革发展中的传承与创新,不仅可以生动体现出烟草行业员工的精神风貌,还能展示出行业单位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火热实践。
报道对象的一致性,让多家单位联名合作具备了落地的可能。
那么如何让师徒传承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选什么作为聚焦点呢?
师徒在长期相处中,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理解到理解,经过不断磨合,会愈发熟悉彼此。这些工作和生活中日常细节的累积,就是“默契”。而在短视频平台上,“默契考验”是兼具趣味性和热度的一个常用选题,“玩法”比较多元,“默契问答”是其中的一种。不同的师徒之间因为工种属性、承接任务不同,会形成不同的默契点,这也契合了我们想要跳出单一作品创作、打造系列化联名作品的考量。
于是,基于“系列化联名”“竖屏短视频”“轻量化”“趣味性”这些创作共识,作品创意在小组成员中得以确认——师徒默契快问快答。
如何让系列作品在统一视野和表达风格的前提下,还能各有看点?
为了解决“默契问答”这一形式可能带来的雷同问题,我们在策划方案中进一步细化颗粒度,将话题“分支化”,简单来说就是解决从哪儿切入的问题。
在小组内部,大家充分发散思维,从“如果我是观众,你跟我聊什么我会有兴趣”这一出发点来找出分支话题。最终,通过比较三个维度——与“培育新质生产力”主题的契合度、内容呈现上的可延展度、内容表现上的可看性,我们从所有征集到的话题中框定了10个细分话题。
10个“待选项”一经发布,8家单位便根据自己的内容准备和工作实际做出了差异化选择。为了确保内容的排他性,任何细分话题一经“占座”,其他单位便无法再行选择,但单位间可沟通对调。这一“竞争”机制在确保内容多元化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各单位的创作积极性,推动策划工作前置。
话题的细化满足了文本表达的差异化需求,那“问答”这一形式的差异化要怎么实现?
在翻看了大量的网络短视频后,我们发现,“惩罚机制”这一设定可以让原本静态的问答变得动感、有节奏起来。既然“真心话”都有了,不如再加上点“大冒险”。大家决定,在师徒问答进行的同时,增设不同的任务场景,通过排列组合,进一步强化差异性和可看性。
于是,新一轮的头脑风暴展开。为了确保内容规范和导向正确,所有创意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必须确保满足趣味性的同时不娱乐化。最终待选的8个任务场景中,“负重前行”“整齐划一”“给你抹绿”拼体力,在突出员工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还融入了现场6S管理、绿色生产等要素;“复制达人”“组装能手”考脑力,在展现员工专业素质的同时体现了岗位特性。挑战的难度上来了,看点和趣味就变多了。
再结合年龄、性别、专业、性格各异的师徒出镜,配以方言、地域文化等元素,系列短视频与受众的每一次“相见”都如同开“盲盒”般,有所预期,又充满未知。
有了“筐”,也有了“盒”,各单位“下料”时要着重考虑的,便是如何呈现“向‘新’而行”这个题眼了。
在各单位“猛料”的选择上,我们有意识地考虑了新质生产力在行业生产链不同环节的呈现。于是,在师徒问答的一来一回之间,观众能够看到从原料领域到产品制造再到物流发货多个维度的“新”意,这些内容支撑起“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这一新质生产力话题,做到了“新”中有“术”。
在精彩内容呈现的背后,各单位其实面临着一系列的创作压力,最为突出的就是“工时”矛盾。小组于3月底成立,在行业选题策划活动现场讨论确定选题后,4月1日就进入了推进实施阶段。在结果导向的要求下,要卡点在“五一”“五四”发布作品,去掉媒体审核排期的时间,留给大家的创作时间不足一个月。
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组员们私下开玩笑说这是一趟“大出血”的旅程,我们总结称为“刀刃向内”的“三板斧”:
第一斧——卡死时间节点。我们进一步细化颗粒度,将整个工作计划分为内容策划、脚本创作、作品摄制、媒体投发四个步骤,并根据以往经验确定了最后时限,明晰了各单位阶段工作目标,并由专人在线跟进,将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进度延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第二斧——借助专业力量。我们邀请东方烟草报社新媒体部编辑老师“入组”,全程参与从方案到脚本再到作品的审核,每一个环节提出针对性修改意见,确保作品创作规范、扣题,让大家都能走稳每一步,避免到了成品环节又走“回头路”。
第三斧——推行标准化。云南中烟作为牵头单位,从人物选择、问答设置、结构包装、作品要求都提供了创作提示,给出了模块化的打样,让各单位有章可循;同时,云南中烟靠前拍摄提供素材参考,让小组成员少走“弯路”。
安徽中烟作品《师傅的“坏毛病”》。
行业系列化作品的创作,从这个维度来看,何尝不是路径方法上的“向‘新’而行”呢!
5月6日起,系列联名作品的完整版、精华版陆续在东方烟草报抖音号、视频号、公众号以及部分央媒平台与用户见面。同时,按照构建内外宣一体的“大宣传”格局工作思路,这些作品同时也出现在了各家单位的内部宣传平台上。过程中,多家单位创作出了更多的延伸作品:湖南中烟推出全媒体报道,进一步扩大传播矩阵;云南中烟在展开融媒体系列报道的同时,与东方烟草报社联合推出《青春,有模有YOUNG》互动游戏,进行了新的创作探索。据统计,“发展新质生产力——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小组累计完成作品51件,其中33件为短视频作品;累计发表作品44件,其中39件作品发表于央媒平台。
虽然在作品当中仍然能看到脚本设计、拍摄调度、内容表达上的种种不足,但“向‘新’而行”的这一步,我们做出了新的尝试、走出了新的路径,为后续作品的多点开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我们还结识了并肩作战的“战友”,并以思维导图和工具包的形式,为行业同仁总结出了流程模板和方法论。
从出发到抵达,这样的创作,让人乐在其中。
参与单位:云南中烟、天津市局、上海烟草、湖南中烟、浙江中烟、福建中烟、安徽中烟、郑州院
小组主要成员:唐俊 李珍峰 朱凌俊 袁源 谢礼萍 林亚玲 张翔 刘若雨 本文执笔:唐俊
监制:张娜
编辑:刘春鹏 刘鑫坤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