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浙江队总经理焦凤波:条条大路,不走捷径!

体娱   2024-11-13 11:11   广东  

文/贾岩峰 初冬的长春凯悦酒店,42层的嘉宾轩内,窗外是城市的喧嚣与忙碌,窗内却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一片静谧与温馨的氛围轻轻笼罩。

桌上放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还有一罐冒着凉气的苏打水。冰与火的组合,是焦凤波的最爱。记者问他为什么喜欢这样的搭配,他笑了笑说道:“你不觉得这很像我们的生活吗?有时候热情似火,有时候冷静如冰,生活的本质就是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每一个高峰之后,都要有平和、冷静去沉淀,而每一次低谷,也需要一点热情去点燃。”

过去这两个赛季对于焦凤波而言,用“折磨”来形容也许有些夸张,或许用“考验”更为贴切。可他对于这段外人看起来称得上“艰难”的考验却没有任何陈述的欲望。“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他淡然地说,“球队的成长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不是靠某一个人的光环。”只有当谈起相关业务的一些具体话题时,他才会打开话匣子。

我们的话题从比较轻松的主场上座率开始,聊到了俱乐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足球》:前几天我看了一下各队主场上座率排名的资料,很有意思,浙江队2023赛季场均8000人联赛排名倒数第二,但是这个赛季主场场均19800人,总排名第七。

焦凤波:其实对于上座率的提升,我的内心是有一点复杂情绪的。年初决定离开湖州回到黄龙,做决策的过程非常艰难,主要是从情感和道义上都很难割舍。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湖州方面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不仅场地免费,还给球队提供了一定的补贴,雪中送炭的温暖,我们至今都没有忘记。从球队训练和生活便利性、从满足周边球迷观赛的便捷性来说,黄龙更适合,加上亚运会以后场地和灯光、座椅等软硬件都升级了,交通方面也更加便利,最终决定回来了。

我听说回到黄龙的运营成本增加了不少,比如说场租费,还有安保费用,所以球市虽然看起来好了,但实际上的收益与在湖州对比是怎样的,俱乐部有统计过吗?

如果与湖州对比的话,总体的收益肯定要高一些,但是也没有高出太多,因为涉及成本投入也是有差异的,在湖州我们主场不需要付费,但是在黄龙我们是要付场租的,这个一年下来差价就不少。就像前面我跟你说过的,这个不完全是球票收入差价的问题,是一个综合评估后的结果,舍得舍得,有舍有得,不可能什么都是最理想的。从今年的主场运营来看,我们在公益看台、主场球迷增长趋势来说要好于往年。



《足球》:说到球迷数量的增长,最近各地都在想办法解决主场开放座椅数量的问题,请问浙江队的黄龙主场是否遇到过主场限售的情况?对于开放更多的主场看台,俱乐部是怎样的一种态度?

焦凤波:对于主场球票销售而言,我们每场开放的座椅数量是足够的,甚至就目前我们所拥有的这些座椅数量也做不到每场都售完。这是我们回归黄龙的第一个赛季,未来我们还需要从多个方面去努力,争取提升主场的上座率。我们暂时还没有向有关方面提出增加主场座椅开放的计划,还是首先考虑先把目前的观赛球迷数量固定下来。

开放了更多的看台也预示着安保费用的增加,一旦无法销售出对等数量的球票,成本就增加了,因此,如果俱乐部对票房销售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对增加座席数量就没有特别强烈的诉求。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其实每个城市的情况都不一样,并不是单纯地从成本和收益这一个维度来考量。投入产出比固然重要,但座席数量增加与否的核心要点不在这里。

在数字化时代的当下,球迷观赛的途径有很多,去现场已不是唯一的选择。举个例子,比如说很多人现在都说网购冲击了实体店铺,但没有人说网络看病的兴起冲击了实体医院的人流,为什么?因为现场就医有很多内容是网络看病无法取代的,比如说抽血、拍片检查这些。足球也是一样的道理,虽然说现场的观赛体验与线上有着诸多不同,但是,现场观赛所付出的时间成本、路费成本也是线上的N倍,如果比赛现场的氛围、服务体验、比赛双方所贡献的比赛质量,加起来让球迷觉得不值得去费时费力费钱的话,那就很有可能不去现场了。目前我们现场的比赛日服务,因为有很多我们想做的但是做不到,也就是还提供不了线上观赛无法取代的绝对现场体验感,那么开放座椅数量对当下的我们来说,不是最急需的帮助。


俱乐部的嘉年华活动就很不错,我听到也在网上看到一些参与过嘉年华的球迷们夸奖过。

在湖州举办嘉年华活动时,得到了湖州市委市政府相当大的支持。由于是在赛场外的娱乐活动,因此需要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来进行,这个区域的划定需要给予支持,嘉年华的内容也需要有相关部门认可和审核,里面有可能涉及到餐饮、销售、表演等多项内容,人一旦聚集的话也势必需要政府部门的批准还有安保部门的保障,因此俱乐部在比赛日的所有安排、营销工作,是需要当地政府很大的支持与协助的。今年我们主场运营的重点没有放在嘉年华上,而是放在公益看台项目上了,未来如果有可能,我们还会进一步把嘉年华做起来。

我曾经去日本多次采访,看到很多J联赛的主场都有不同的坐席选择,比如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种家庭坐席,其中还有那种儿童安全椅配置,还有情侣坐席,然后坐席的位置、宽度也有个性化的设置,我们有过这样的经营思路吗?

你说的理念固然好,不仅仅是日本,我在斯图加特出差的时候,也发现了他们的VIP包厢运营非常好,但是,这些球场的所有权应该是属于俱乐部,所以他们有场地的改造权,我们是租用的黄龙主场,所以在球场的设施改造、配置方面是有限的。我也曾经畅想过,如果在我们主场的包厢里,配上杭州的特色小吃,最好的西湖龙井,甚至可以加上两套汉服,无论是想要品尝美食,还是拍照留念,一定能让看球嘉宾记忆深刻,也推广了城市的特色文化。



《足球》:你一直把工作重点放在赛事运营和招商上,就不考虑一下引援的问题吗?要知道很多球迷都非常期待,甚至有些球迷幻想着明年球队能斥巨资买强援,重返前三呢!

焦凤波:目前还处在股改之后的磨合期,俱乐部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确认,但是基本的经营和运营思路延续的可能性较大,即便有了资金支持了,但大概率也不会突然在某一个环节过分发力,追求好的成绩是我们一直渴望的,但对于好成绩的获得方式一定不是建立在突击砸钱方式上的。

青训一直是浙江俱乐部多年来坚持的工作重点,前段时间杭州市委市政府也表示了对足球工作、尤其是对青训的重视,请问俱乐部层面对于青训的规划是怎样的?

这些年我们在青训工作上有很多收获,为各级国字号培养了不少球员,在整个中国职业联赛中也有不少绿城出品的职业球员,未来我们还会坚持做好青训工作,但是,我们想把工作重点做一个升级,给青训增加一点难度,我们想把目标瞄向海外,瞄向世界足坛,希望未来我们可以培育出有能力在世界舞台上立足的优秀球员。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和探讨,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会把工作重点放在输送球员留洋上,已经做了一些尝试。留洋不是简单地选一些球员把他们送出去,让他们独自去适应,也不是放了团队陪伴他们适应就够了,而是需要更早地做准备,锻炼其相应的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希望未来我们在这方面能够有所突破,能为国家做贡献。



《足球》:球队这两年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是俱乐部和球队都一直比较稳定,球员也没有因为俱乐部的困难、形势不明朗而产生负面情绪,还是能专注于比赛。请问这是怎么做到的?

焦凤波:我们在引援中有一个非常系统化的运营方式:首先,在个人能力、性格特点以及足球履历上,都有我们的选拔标准;其次,还会在引援数量上有所控制,我们不会在同一个赛季、同一时间段大批引进国内球员,更不会同时引进多名内援,因为那样做会直接改变一支球队的基本生态和队内氛围,融合得好还行,融合不好就会衍生很多麻烦,给球队成绩、俱乐部文化都带来冲击。所有的球员加盟浙江俱乐部都像竹笋那样,一层包一层,都紧紧贴合在俱乐部核心文化和价值观的周围,每个人都是对于整个体系的加强,而不是围绕某个球员去重新打造一套体系。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球队有比较强的抗压能力之一。

不知不觉之间,你做总经理已经七年多了。这七年多来,你在任上经历了疫情、股改,也见证了中国足球从盛转衰的一段过程,再加上你又是职业球员出身的,所以从你的视角看,重振中国足球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价值链,是这30年职业联赛发展中最可惜之处。作为一家俱乐部,可以输出的产品有三块内容:一是精彩的竞赛表演和良好的观赛体验;二是培养出优秀运动员,场上场下正向积极,制造球星成为偶像;三是价值衍生,品牌加持,影响力加持,商业价值转化。在我看来,整个行业错过了一波孵化培育的最佳时期,尤其没有把握好金元足球高光时刻的延伸发展,做好商业价值转换。大部分俱乐部的目光更多停留在赛季成绩上,错失了可持续发展良机,真的非常可惜。

事实证明,“猛砸钱、狂堆人、唯竞技”很难走得长久,能够做到持续发展的俱乐部才应该值得被推崇认可。就是百年俱乐部的传承,传承的不是成绩,而是情感、忠诚度,所以我们不能把俱乐部的经营和球迷之间的关系只放在成绩方面,我们需要给球迷提供更多的服务。我相信未来中国足球一定会更好,在坚持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竞技层面,深耕专业,不做伪职业;在产业层面,长期视野,做比不做强;在人才方面,世界基准,走出去学以致用。最重要的一句话:条条大路,不走捷径!



焦凤波是那种让记者十分愿意结交的被采访者,因为在过去这些年,无论记者的提问有多长,问得有多么刁钻,甚至显得业余,他都会认真聆听,然后仔细思考,给出他独特视角下的答案。与这样的采访对象交谈,记者也拓宽了视野和增加了知识储备,比如说谈及管理的时候,他随口说出的一些名字和案例,像安迪格鲁夫、宁高宁、拉姆查兰等,总能扫去记者的知识盲点。

股改后的他似乎更忙碌了,会议很多,如果不飞赴长春客场基本上很难通过电话占用他大块完整的时间来做采访,因为总有打进来的电话给中断。而他本身也是那种不愿意给自己留白的性格,因为记者发现了窗台上放着一本书和一些A4纸的文件。书的名字是《人间杭州:我与一座城市的记忆》。记者拿过来翻了翻,里面有很多老照片,文字较多。

“这本书是朋友给我推荐的,我也推荐给你,很不错。”焦凤波介绍,这本书与一般写城市文化的书籍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典故,有作者的观点,还有很多老照片,文字不是很密,但是写得很有趣,可读,观点又很合理,同时,作者关注的一些内容,即使像他这样在杭州生活多年的新杭州人,也未曾系统地思考和留意过。作为“新杭州人”的焦凤波说:“看完这本书,我更佩服浙江人,更欣赏杭州这座城市了。”


网络上有人称杭州是上海的后花园,是人间天堂。在焦凤波看来,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资源禀赋,杭州在高手如云的长三角并无优势,但杭州能有今天的成就,聪明就聪明在把扬长避短和创新发挥到了极致,杭州的发展历史,活生生一部“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最佳写照。就像书中写的那样,“运河时期的杭州富庶且充满才情,商业与文化就像是一对恋人,彼此供养,又各自高贵。当火车和飞机取代了水运后,昔日的繁华陷入了凋零,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像是单调的黑白电视机,在彩电面前矮了一大截。”

这何尝不是浙江职业足球的一种表达呢?从1998年俱乐部成立后,就一直在甲A/中超的各路豪强球队光环下做了多年的“小透明”,绿城青训曾经培养出不少人才,可是只要大球队一招手,基本都走了。时至今日,绿城青训产品已经遍布中超、中甲的每个角落,但从这走出去的球员始终不张扬,以至于很多人不会把更多的荣誉光环归之于曾培养过他们的那家俱乐部,和那座城市。

焦凤波的涉猎面相当广阔。在那本书的下面,有几份打印好的文件,当中有浙江省和杭州市两级政府部门对足球发展工作的相关指示,另一份文件是国务院对《杭州国土空间整体规划2021-2035》的批复,还有一份是浙江省和杭州市分别制定的十四五规划文件全文。如果不是采访的是职业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焦凤波,仅仅看这几份文件的话,会让人误以为对面坐着的是某位政府官员或是政策研究人士。


对于许多足球人来说,球队的备战、比赛以及俱乐部管理、与相关部门的对接公关,也许就是自己工作的全部了,但作为一名职业足球经理人,焦凤波说要学的东西还得更多。不能只在足球领域打转,必须有跨界思维才可以。通过这些天对杭州市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的会议精神中能看出省市政府都对足球未来发展寄予的厚望,并且站在国家大战略的高度上,号召每个足球人都要在大趋势中做出自己和努力和贡献,进一步加强青训体系建设时,就会有更明确的方向性;国土规划层面把杭州定位了国际交通枢纽和国际旅游城市,同时,省和市的“十四五”规划都要求打造体育强省,发展现代创新高科技企业,焦凤波深信,随着AI时代的到来,也许未来在元宇宙的世界里,足球发展的空间还会进一步扩大,“仅仅从目前来看,足球也可以在杭州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的过程中,发挥其对外交流的积极作用。”

“以前搞足球只考虑专业,现在做管理必须放眼全局。”焦凤波一直在不断地学习。

尽管是地方俱乐部的总经理,但在访谈的过程中总是能够感受到焦凤波内心中对中国足球的深深的责任感。在这个过程中,浙江俱乐部所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来自上海双雄,其实还有与长三角其他城市足球的竞争与合作,浙江职业足球有劣势,但也有长处,就是在青训,尤其是青训网络、青训赛事的搭建方面,浙江俱乐部有足够的优势。 比如说起未来青训发展的目标时,焦凤波说了这样一番话:“今年的感觉是,为国家队输送的人还是少了些,有点遗憾,希望明年能够多一点,未来,我们会努力培养出能立足世界足坛的中国球员,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但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计划并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了,只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此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但愿股改能够带给浙江好运,让浙江的青训能够实现更大的为国家培养人才的梦想。




 点击小程序,进入球Go淘好货  


编辑 | 把球给我我要回家 图片 | IC photo&浙江队



足球报
由足球报编辑记者团队打造,不间断为你传递足球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