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锚定建设“西部一流、辐射中亚的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的目标接续奋斗

时事   2025-01-20 22:12   新疆  

2024年9月17日,新疆医科大学师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欢度中秋佳节,同学们正在制作传统手工作品。

2024年9月4日,新疆医科大学师生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员活动室交流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2024年1月13日,以“创新医学实践教学,培养卓越医学人才”为主题的新疆新医科教育联盟2023年工作会暨新疆医科大学2023年实践教学工作会在新疆医科大学雪莲山校区召开。

2024年12月20日,新疆医科大学举行科技创新大会,表彰重大科研项目和成果,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2024年11月1日,中国—中亚深化医学教育合作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新疆医科大学承办,邀请中外教育专家、学者就中国—中亚医学教育的合作模式展开交流。

  ▼近年来,新疆医科大学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护佑各族人民生命健康、建设“健康新疆”为己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扎根边疆、奉献祖国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面对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和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疆医科大学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统筹发展与稳定、安全与质效,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三项任务,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向着建设“西部一流、辐射中亚的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坚定前行。


紧扣立德树人
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新疆医科大学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学校成立了教育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思政工作专题会议,举行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专题座谈会,提出“八育”思政工作核心内容,制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提升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十大工作行动计划”,修订细化学生管理教育服务、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工作制度,完成学生工作“四梁八柱”的系统搭建。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思想特点,学校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从入学教育到主题班会,从“五个互嵌”模式的实践教育到师生交友工程的大力实施,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全面推进,把学生党建工作融入公寓,石榴籽党员服务岗的启用,成为社区思政教育的坚强阵地。辅导员队伍建设量质齐升,建成辅导员之家,设立辅导员工作室,全面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一支与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思政育人队伍成长起来,日常教育阵地更加巩固。
  从“开学第一课”的启智润心,到每一堂专业课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培根铸魂,从新医教师的价值引领、率先垂范,到“三全育人”、五育融合的润物无声,新医学子在这所始终赓续着红色血脉,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学里耳濡目染,理想信念更加清晰。近年来,从新疆医科大学走出的毕业生留疆率保持在80%左右,扎根新疆、服务新疆成为毕业生的首选。
  同时,新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近年来,在全国各类赛事中表现优异,屡获佳绩。学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荣获全国双创赛事75项荣誉;连续两届分别荣获中国大学生和球锦标赛铜奖、银奖,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三等奖。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获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心理剧大赛获全国三等奖,涌现出青春自强、刚健勇毅的8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新医学子获得国家奖学金84人次。特别是在祖国召唤、人民需要的危急时刻,新疆医科大学2000余名学生志愿者主动请缨、逆行出征,在新医大老师们的带领下,守护了各族人民的生命健康。该事迹经新疆日报发布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转载,点击率突破百万。在关键时刻,新医学子展现了报国强国的担当奉献精神,发挥了鼓舞人心的凝聚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力量。
注重固本强基
打造一流医学教育金字招牌

  2024年,新疆医科大学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进一步巩固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交叉融合,探索“医+X”专业和课程建设,打造“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四位一体的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以中西医为主体、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医学人工智能”立项首批微专业建设项目,入选教育部慕课西部行2.0新疆试点专业2个,与天津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联合共建中药学和眼视光医学专业的合作正在稳步推进。
  学校树立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生命线”的理念,在专业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上下功夫,着力办好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重点打造了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群,6门课程入选教育部在线研究中心“拓金计划”。截至目前,学校已获评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课程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由新疆医科大学牵头成立的新疆新医科教育联盟于2024年1月成功举办例行会议,全疆188家单位的240名参会代表,聚焦新疆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出谋划策。学校先后与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创业服务中心和塔城丝路创新创业基地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产学研合作基地协议,作为牵头高校,发起并成立了新疆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成立现代医药产业学院,发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校着力打造以“葡萄园”为主题特色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品牌,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全国500余所高校参与的极具影响力的“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举办四届以来,新疆医科大学先后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三等奖9项,以获奖总数11项的成绩位列全国第15位。2024年9月,由国家民委主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展示活动中,学校教师获得“普通高校组一等奖”。
  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学名师1人,33人获评自治区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获批建设自治区“天山英才”教育教学名师工作室7个。
  学校的一批金专金课、名师名医,培养造就了新医学子过硬的专业功底和全面的综合素质,在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新医大学生的考试通过率逐年提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汇聚新医力量
建设新疆医药领域创新高地

  新疆医科大学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以学科为牵引,围绕医学研究“六大领域”,不断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实施了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在最新的ESI全球排名中,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位列2.03‰和6.69‰,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挺进ESI排名前1%,位列9.67‰。口腔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进入“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前40%。有组织科研攻关结出了丰硕成果。学校科研经费从2021年的1.04亿元增长到了2024年的4.47亿元,创历史新高。
  学校不断加强科研平台体系建设,出台了《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平台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配套各类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成立新疆医疗领域首个院士工作站——“韩德民院士工作站”和“一带一路”新疆医科大学张英泽院士工作站。新增基础医学研究所等7个科研机构、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了一批体现新疆医科大学科技实力和科研特色的展示项目和服务平台,为加快建设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奠定基础。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培养、重大科研项目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培育“四大工程”,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带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建立了符合办学办医规律的人才引育环境,在国家级重点人才项目引培上集中发力,实现“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零的突破,4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4年度科学影响力榜单,5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获得“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在自治区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1金、1银、1铜、1优胜的好成绩。
  新疆医科大学聚焦新疆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大疾病、特高发疾病以及区域药物资源开发的重大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按照“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判题”科研攻关模式,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与自治区科协联合发起成立新疆医药健康产学研联合体,已有45家成员单位。获得有效专利2485项,成果转让23项,转化合同金额约800万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速形成,学校的科技创新工作正在发生令人振奋的整体性、格局性变化。

融入“一带一路”
构建对外交流合作新格局

  新疆医科大学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发挥学校区位优势和专业特色优势,在留学生教育、医学基础研究合作、医疗技术推广、传统中医药传播等方面作出了新医贡献,对外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学校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学校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成为“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创始会员单位,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中“卫生健康”领域成员高校。
  新疆医科大学1993年开始招收国际学生,是自治区来疆留学高校示范基地,累计培养了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41个国家2600余名留学生,专业涵盖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口腔医学、针灸推拿学及药学,留学生毕业回国后执业医师通过率高达95%。
  与此同时,学校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医学高等教育体系课程建设。附属中医医院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医科大学合作建立中医药临床实训基地,标志着中医药课程正式进入乌兹别克斯坦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开创了中亚国家国际医学教育合作的先例。2024年,学校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医科大学乌尔根奇分院联合开展“3+2”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培养5年制中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学校与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医学高等院校联合编撰出版中、英、乌、俄文版中医教材。11月,双方联合出版的“中国传统医药国际交流丛书”(中文版和乌兹别克文版)在中国—中亚深化医学教育合作论坛上正式发布。
  2023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的“中医技术治疗与培训中心”(中乌友好医院),成为新疆唯一获国家批准的中医药海外中心,获批16项中医治疗项目,开展14项中医类诊疗项目,为当地群众、华人华侨、中资机构提供诊疗服务1.1万余人次。与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医学类高校及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中医培训课程”,培训当地医生、教师、医学生5000余人次。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创伤矫形与骨科医学科学中心合作开设中医门诊。成立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新药“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被列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
  学校与格鲁吉亚库塔伊西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课堂),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国立医科大学共建网络孔子课堂,同时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国立医科大学共建开设网络中文课程,深化国际中文教育、传播中华文化。在第17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格鲁吉亚赛区决赛中,由新疆医科大学共建的库塔伊西大学孔子课堂表现出色,4名参赛学生分别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
  新疆医科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不断深化与中亚及周边国家的医疗合作与交流机制。各附属医院纷纷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进行学术交流、技术指导等活动,同时也派遣医疗团队赴国外开展医疗援助、技术示范等活动,实现了双方医疗资源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各附属医院积极在国外设立中医门诊、开展远程医疗会诊等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有效提升了当地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双方在医疗领域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贡献了新医力量。(文/图 新疆医科大学提供)
来源 | 亚洲中心时报
编辑|董兵
责编 |余淼
审核 |新医宣
运营 | 新疆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
欢迎提供原创图文、音视频素材或新闻线索
投稿邮箱 |sdbl567@163.com
官方网站 |https://www.xjmu.edu.cn
官方微博 | 新疆医科大学
官方抖音 | 新疆医科大学









两会上的新医好声音|古力巴哈·买买提力:希望群众就近就医更方便

假期留校的小伙伴们请查收!

新医·记忆 | 追忆建校元老:周雪良

新疆医科大学
感谢您的关注! 新疆医科大学官方网站:http://www.xjmu.edu.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