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校友故事汇】朱拥民:有志竟成 事在人为

教育   2024-11-24 22:35   山西  




编者按:太原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先后培养出13万余名优秀学生,校友遍布国家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他们有国之重器的大国工匠,有国家重点领域的科研骨干,有潜心育人的高校学者,也有商海弄潮的创业先锋。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见证了科大的变迁,更见证了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的复兴。基此,党委宣传部推出“科大校友故事”系列推文,通过讲述他们的一个个小故事,回味科大人曾经的甘甜岁月,展现科大学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拼搏奋斗的人生风采,探寻“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精神内涵。希冀这些故事能浸润你我心田,温暖你我心房,激励新时代的科大人,见贤思齐,乘风破浪。




《科大校友故事汇》本专辑推出朱拥民校友的故事,内容从朱拥民校友的求学之路,奋斗历程与经验感悟三个角度撰写,让我们一起浏览下目录吧!




目录


一、出身贫苦倍惜求学之路



二、用担当与创新展示中国制造



三、谆谆教诲期以进步






 出身贫苦倍惜求学之路




他出身贫苦倍惜求学之路 ,在学习中不断沉淀自己, 用知识武装自己 ,在工作中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 敢于创新 ,善于创新,他说:“ 以前没干过的事现在干了, 就是创新 ;人人都能创新 ,事事都可创新 ;把不可能变为  可能 ,就是创新。”他将校训精神融入工作 ,用担当与创新  展示中国制造 ,在我国高精尖材料技术领域有着引人瞩目  的突出贡献。


“我是从农村考上的大学,”朱拥民校友在采访时回忆道,“也许正是因为这样,那时的我,对于大学有着更多的憧憬和期待”。刚上大学期间,朱拥民校友学习的专业方向是仪器,在大二时转到了电气自动化专业。他说,“那个时候在这个学校上学我是很幸运的,格外珍惜自己宝贵的大学时光”。他不负青春,不负韶华,在母校求学期间,始终将学习放在第一位。


当然,丰富的大学生活不止学习这一面,朱拥民在大学里也遇到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他讲到,当时食堂的馅饼非常好吃,他便和同学们每天早上排队购买,买到后更是迫不及待,在去往教室的路上便吃了起来。


冬天的体育课大家一起练习滑冰,夏天的体育课便听从学校组织,一起去游泳馆游泳。朱拥民校友称,那是他第一次在室内游泳而不是在家乡的河里游,感觉还是蛮新鲜的。


在元旦的班级联谊会里,他和室友一起在舞台上表演相声,逗得班级同学哈哈大笑。在系里的歌咏比赛中,大家一起唱《黄河大合唱》,那么多同学,日夜不停地排练,唱得非常整齐划一,他笑道,“现在想起来,依旧能记得同学们当时的状态以及脸上的表情。”


回想这些有趣的过往,朱拥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谈到曾经的老师,他讲到,“老师们做事严谨,态度踏实,大概是年轻的缘故,上学时感受还并不是很深刻,现在回想起来,潜移默化中我已慢慢受到影响,工作之后对我助力很大。可以说,大学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对我后来的工作影响很深。”


用担当与创新展示中国制造




朱拥民校友在他成为不锈线材厂厂长之前,厂子效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因此在他成为厂长后,所有的重担都压在了他的身上。“该如何带领厂子走出困境,该如何带领团队,如何盈利,这些问题都摆在了我的面前。”他接着说道,“在这样的压力下,勤奋和务实是必要的,我不仅要有担当,更要实干。”经过不断地商讨、罗列问题、解决问题,朱拥民校友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抹平了工厂的盈亏。他说,“支持我这样走下来的正是从校训中感受到的负重前行,勤奋务实。”




在后续高新技术的研发中,朱拥民校友主持并完成了研制不锈钢螺纹钢、笔尖钢等项目,而笃行求实是他在项目研发的过程中一直坚持的理念。


在修建港珠澳大桥时,有种钢材料被欧洲的工业厂商所垄断,当时国家将研发攻克这种材料的任务交给了太钢,随后经由企业内讨论,将任务交由了朱拥民校友所在分厂负责。然而,当时朱拥民校友所在的工厂并不具备生产条件,缺失完成任务工艺的生产装备。他说,“当时只有四个月的时间,有专家来调研过厂子里的设备,表示不可能实现这个工艺,但是我们咬紧牙关,不懈努力,还是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解决了这项‘卡脖子9技术。”他带领团队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最终让珠港澳大桥用上了“太钢制造”。


笔尖钢研发制造专利技术,一直以来是由日本企业垄断,出售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一个“痛点”。六载春秋,朱拥民校友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最终啃下了这个“硬骨头”。他们提高在线固溶能力,力保产品性能;开发全新工艺路线,确保零缺陷;大胆创新,“借船出海”——借外力进行冷加工,最终确保了笔尖钢最终无缺陷交货,为公司完成笔尖钢保供作出了积极贡献。采访中,他自豪的讲到,“这个问题是总理李克强同志给太钢提出来的,而我们也成功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工作中的朱拥民校友


他说,一直以来,母校“负重奋进、笃行求实”的校训精神在不断激励着我。这是一种勤奋、务实、敢于担当、勇于奋斗、严于律己的精神,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只有脚踏实地去面对工作中的任何困难才是对母校校训的真正遵循。


是啊,这一点在他的身上再次印证,他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需要、国家所需相结合,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专业前景、时代要求相结合,逆流而上,带领不锈线材厂完成数项“卡脖子”项目,为中国打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校训的精神支撑着他,而他也用自己的成绩诠释了负重奋进的科大精神。


谆谆教诲期以进步




朱拥民校友在采访中对学弟学妹们予以三点建议:

第一,在学习上一定要精学。所谓精学,就是要把自己所选的专业,学懂弄通做实。

第二,要博学。只有多学习跟专业相关的东西才能更了解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学习学校的所有课程,实际工作当中经常需要多专业协同工作。

第三,要学会表达。在工作中,管理、策划、总结都是很重要的。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是很重要的,畅通的交流和清晰的表达也是一种能力。


朱拥民校友又提到,“在面对压力时,要有决心,坚定态度,要找到合适的方法。要花费精力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


谈到创新,他讲到,创新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理论,也不是遥不可及的行动,平凡的工作过程中总是孕育着很多亟待突破的胚芽,逢修必改,优于往昔,这便是创新的源头。他说:“以前没干过的事现在干了,就是创新;人人都能创新,事事都可创新;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就是创新。”


朱拥民校友近照


“勤奋、务实、敢于担当、勇于奋斗、严于律己”,这是朱拥民校友在采访中不断强调的精神品质,我想正是因为朱拥民校友在工作中的种种经历和感悟,才让他对这些品质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朱拥民校友的精神和成就,引人敬佩,令人向往。


祝福朱拥民校友未来的事业通途宽广,也祝福今后的科大会如朱拥民校友在采访中所流露的期待一般,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国家栋梁、大国工匠!


我校教师采访朱拥民校友并合影留念



文字来源 | 郭 强 刘志邦 李佳星

图片来源 | 胡金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式设计 | 张思懿

校对 | 赵显龙 李亚东 李紫昕 郝馨怡

初审 | 杜   婧

复审 | 吴   锋

终审 | 王平平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