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小宝宝最常见的8种「婴语」,宝宝少受罪,家长更省心!

文摘   教育   2025-01-09 10:14   黑龙江  

阅读之前先点个关注别错过更多有用内容!!!



作为新手爸妈,尤其是宝宝刚出生的那几个月,面对各种各样的哭声、动作,很多家长都会不知所措。宝宝还不会说话,他们通过不同的哭声、表情和身体语言来表达需求。你是否曾经困惑,宝宝那声音究竟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其实宝宝的“婴语”是有规律的,只要家长仔细观察并学会识别,宝宝的需求就能得到更好的满足,大家的生活也会轻松许多。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宝宝最常见的8种「婴语」,让你更快地理解宝宝,少一些不必要的焦虑!


1. 饿了:低沉的、间歇性的哭声

宝宝饿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开始哭泣。这个哭声通常是低沉而有节奏的,间歇性地发出“呜呜”声,像是寻求食物的呼唤。当宝宝饿了时,哭声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往往会加剧,直到得到食物为止。
识别技巧

  • 听起来比较有节奏和规律,且渐渐变得越来越急切。
  • 宝宝会开始用嘴巴做“吸吮”的动作。

应对方法
快速查看宝宝是否有需求,及时给宝宝喂奶,可以减少宝宝焦虑感。


2. 不舒服:尖锐的哭声

宝宝不舒服或身体感到不适时,哭声通常会变得尖锐、突兀,且持续时间较长。这种哭声可以表示宝宝有肚子痛、尿布湿、感到冷或热等不适感。
识别技巧

  • 哭声尖锐且短促。
  • 宝宝看起来非常烦躁,身体也可能表现出不安定,如拉扯衣服、双手抓头等。

应对方法

  • 检查宝宝是否需要换尿布、是否穿得过多或过少。
  • 如果宝宝的腹部胀气,试试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打嗝。

3. 困了:低声的、渐渐消失的哭声

当宝宝感觉到困倦时,可能会表现出不耐烦或突然变得安静的情况。困倦时,宝宝的哭声往往比较轻微,逐渐变得拖长或减少,甚至伴随着揉眼睛、打哈欠等表现。
识别技巧

  • 哭声逐渐减弱,像是无力的哭喊。
  • 宝宝表现出揉眼睛、打哈欠或低头的动作。

应对方法
尽量让宝宝处于安静的环境中,避免过度刺激,帮助宝宝安稳入睡。


4. 想要抱抱:轻柔的啼哭

如果宝宝在想要被抱起时,他们的哭声通常比较温和、柔和,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伴有一些安抚性的呼唤。在这种情况下,宝宝希望通过亲近妈妈或爸爸得到安慰。
识别技巧

  • 哭声较柔和,伴有轻微的呻吟。
  • 宝宝有时会伸出手,做出想要被抱起的姿势。

应对方法
及时抱起宝宝,进行安抚或轻拍背部,帮助宝宝舒缓情绪。


5. 过于兴奋:短促的、快速的哭声

当宝宝感到过于兴奋或激动时,可能会发出快速的、短促的啼哭声。尤其是当宝宝看到熟悉的面孔或听到喜欢的声音时,他们可能会表现得特别兴奋。
识别技巧

  • 哭声短促而快速,节奏感较强。
  • 宝宝表情兴奋,双手挥舞,甚至咯咯笑。

应对方法
不过度干预,让宝宝发泄情绪,同时保持宝宝的安全。


6. 疲倦:小声的、短暂的哭声

宝宝在一天过后感到过于疲倦时,可能会发出一种小声的、短暂的哭声,这表示宝宝需要休息或睡觉。
识别技巧

  • 哭声较小且短促。
  • 宝宝看起来疲倦,表情显得很不安定。

应对方法
为宝宝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帮助宝宝顺利入睡。


7. 想换环境:突然的激烈哭声

有时宝宝会因为周围的环境变化感到不适应,尤其是在过度刺激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发出突然的、激烈的哭声。这时,宝宝可能只是想换个地方,感受不同的环境。
识别技巧

  • 哭声突然变得激烈。
  • 宝宝表情烦躁,似乎不喜欢当前的环境或氛围。

应对方法
抱起宝宝,带宝宝去另一个相对安静或温馨的地方,帮助其重新安稳。


8. 无法平静:持续的哭泣且有身体扭动

这种哭声通常表示宝宝感到焦虑或极度的不适,持续时间较长,且伴随身体的扭动或抬腿等不安的动作。
识别技巧

  • 哭声持续且剧烈,宝宝可能会用手抓脸、抓头等动作。
  • 有时宝宝也会表现出肢体紧张或扭动。

应对方法
这种情况可能需要确认是否有肠胃问题、尿布过湿或者其他生理上的不适。轻拍宝宝背部,适当安抚宝宝,或通过宝宝的姿势舒缓肢体。



宝宝通过哭声向你表达需求和情绪,这其实是他们最基本的沟通方式。作为父母,理解宝宝的「婴语」并及时响应,能有效地缓解宝宝的不安,也能让家庭生活更加和谐。当然,哭闹也可能是宝宝身体不适或其他生理需求的信号,如果家长无法判断或情况严重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是非常重要的。


留言区交流育儿经验


孙姨的育儿小屋
月嫂行业从事7年,经验丰富,陪伴大家养育最好的宝宝!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