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宽,病自消!(文章很短,道理很深)

文摘   2025-01-23 06:01   河南  

能以宽容之心待人,是一种修养。

《黄帝内经》有言:“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主神明,神定五脏,身体才能安然;
心主血脉,血脉通畅,生命才能长久。
一个人若长久心绪不宁,则气血不顺,健康自然受损。
只有把心放宽,凡事看淡,人生之旅方可顺遂,健康福祉得以长随。

1

胸襟宽广,容世间纷扰
薛瑄曾说:“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
能以宽容之心待人,是一种修养。
人生之路困难重重,让人烦躁不堪的破事也时常发生。
倘若事事计较,心便负重太多,越来越累。
宽心以待,不为琐事所扰,不为得失所困,你会幸福许多。
在五代十国,宰相冯道因心胸宽广,于民间颇有声望。
一日,有人心怀不满,暗中找人将一头驴牵至闹市,驴额上挂牌书“冯道”。
不久,“冯道如驴”的谣言便在洛阳城中传开。
冯道的家仆听闻此事,愤慨不已,提议找出恶作剧之人加以惩戒,以儆效尤。
然而,冯道却淡然地说道:“世上同名之人众多,或许这只是一场误会,为驴寻主而已,何足为奇?况且,若知其人,岂非要怀恨终生?何必自寻烦恼。”
正是这份豁达,使得冯道仕途顺遂,直至高龄73岁,安然辞世。
丰子恺曾言:“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
心胸宽广似海,世间纷扰如石沉大海,悄然无息;
心胸狭窄如溪,纷扰小事如石击水,泥水四溅。
一个人是否心胸开阔,直接影响着他的幸福与健康。
拥有宽广的胸怀,是真正的生活智慧,也是我们亟需修炼的心态。

2

气血通顺,享安康之福
正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人此一生,命途多舛,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很多时候,事压不垮人,情绪却能。
凡有经过,必有痕迹。
那些日日积攒的坏情绪,终有一天会毁了你。
曾国藩被誉为“千古第一完人”,战功显赫,却鲜有人知他曾受心病之苦。
他曾历经万难创建湘军,为朝廷拼杀,至死方休,两度与死神擦肩而过。
未料,他的忠诚与牺牲,换来的却是朝廷的疑忌和一纸解职归乡的诏书。
曾国藩黯然回乡,心中充满了不解与愤怒,他无法接受这样的对待,也无法理解自己为何会落得如此田地。
他变得暴躁和忧郁,将自己封闭于屋内,不愿外出。
结果,他一病不起。
从一位威武的将军变成了一个消瘦的老人,视力也几乎丧失,家人四处求医却无果。
直至某日,他偶遇一位道士朋友,这位朋友对他说:“世间万象,皆为浮云,何须执着?心若自在,便是极乐。”
曾国藩听后恍然大悟,病愈。
坏情绪如同慢性毒药,长期累积会伤害身体;
只有平稳情绪,才能使气血流通,保持身体的健康。
古语有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心宽者,气顺血畅,身健神怡,生活顺遂;
心狭者,计较不断,怨气伤身,生活坎坷。
一切问题,都是时间问题;一切烦恼,不过自寻烦恼。
凡所有相,皆为虚妄。
心平气和,泰然处之,方是身安之道。

3

心灵简单,得人生之乐
弘一法师曾言:“人生在世,心宽一寸,路宽一丈,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人言世间事,纷繁如星辰。
人们在此中追名逐利,苦求长生。
到头来却是:求不生,不得;求不老,不得;求不病,不得;求不死,不得。
真正的智者,懂得内心的富足与安宁,才是千金难换的财富。
在古代,有一位名叫胡九韶的先生。
他一面教书,一面耕作,仅能维持基本的衣食温饱。
尽管如此,他每天黄昏时都会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苍赐予他一天的清福。
他的妻子曾笑他,认为他们三餐都是菜粥,算不上清福。
胡九韶却说:“我庆幸生在太平盛世,家人都有饭吃、有衣穿,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难道不是清福吗?”
有人比你活得好,也有人活的比你差。
事事比较,则心绪难平,自寻苦果。
《三国演义》中,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智,屡设陷阱企图陷害,却屡遭挫败。
在一次重大的失败后,周瑜因愤怒和旧疾并发,吐血而亡,享年仅36岁。
临终前,他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叹。
常言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身上的包袱太重,终究会压倒自己;
心中的杂事太多,最后只累坏身体。
坦然面对种种得失,随缘自适,随遇而安。
唯有宽心以待,富养精神,才能活得舒服,百岁无忧。
古语有云:“心宽一寸,病退一丈。”
心宽容世事,波澜不惊;气顺养身心,安康自来。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碰到不顺眼的人。
保持良好的心态,你才能在荆棘中踏出坦途,在泥沼中寻得立足。
心宽烦恼少,心阔病痛消。
余生,事再大,留几分淡然,莫忧未来,勿念过往。
愿你笑对人生百态,疾病远离,让幸福常伴。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

精典传统文化
【精典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替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