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钱不一定伤感情,但一定见人品。
谈起钱来,许多人都有些羞耻。
怕被人误以为俗气,落了面子;担心频繁计较,伤了感情。
可“金凭火炼方知色,与人交财便知心。”
金用火试,人用钱试。
看清一个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大方地和人谈一次钱。
1
感情真不真,谈一次钱就懂了
常有人说,时间能替你筛选真情。
可看清一个人,哪里需要这么麻烦。
有道是:“世人慌慌张张,只为碎银几两。”
生活在这个尘世里,每个人都需要钱,因为钱能支撑爱,也能支撑家庭。
所以谈一次钱,便可洞察人心,试探人性,检验感情。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人名叫李衮,他家境十分殷实,而他的好友张诚则出身贫寒,可两人从未因此生过嫌隙。
后来,两人渐渐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李衮凭借着家族的生意,财富越积越多;
张诚也因为勤勉有余,日子稍有改善。
然而,有一天,张诚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官司陷入困境,需要一大笔钱来打点。
他四处求人借钱,却屡屡碰壁,最后,他鼓起勇气向好友李衮求助。
李衮得知张诚的遭遇,心中十分纠结,因为他知道这笔钱一旦借出,基本就无法回来。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衮最终借给了张诚事后有余力偿还的一小笔。
张诚拿到钱后,十分感激,但也察觉到了李衮的心思。
从此之后,两人的关系逐渐疏远,再也没有以往的亲密。
落魄时什么最难?借钱最难。
古语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生如戏,人人都戴着面具,个个都是演员。
在不涉及利益的时候,谁都可以把话说得天花乱坠。
可一旦牵扯到了金钱,那些平日里称兄道弟的,或许此刻正躲闪不及。
所以看人别看嘴,识人别在平时。
谁真的在意你,谁心里没有你,谈一次钱就会表露无遗。
好的感情,经得起利益的考验;好的关系,也没有钱上面的心结。
2
谈钱不一定伤感情,但一定见人品
古人看一个人能不能交心,往往有四观,其中之一便是“观人于临财”。
人生在世,钱虽无法衡量一切,但利益能见人心,金钱可识人品。
从一个人对金钱的态度,便能窥见其的品性和底线。
有一男子的好友想要做生意,可因为本金不足,便向男子开口借了100两银子
当时好友向他保证,两年后连本带利还给他,男子连连摆手,只说生意要紧,有了闲钱再说。
可真等到两年后,好友却音讯全无。
100两银子对于男子来说,不是小数目,可碍于关系,就又拖了半年,才隔三差五地问一问。
结果这一催,又是数月,好友这才请他吃了一顿饭,并还了他50两银子。
但自那次见面后,每次男子约他出来,好友都找借口推辞。
这时男子才明白,原来那顿饭,就是他俩的散伙饭。
古人云:“谈钱伤感情。”
可许多时候,之所以伤感情是因为感情太虚,而非钱俗。
更多的时候,伤的也不是感情,而是一颗揣着明白装糊涂的心。
金钱没有好坏,人性才分美丑。
无助时借钱,你便知哪一个是虚情假意;到期时还钱,你便可看清哪一个人更有品。
曾国藩曾言:“诸弟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切记。”
行走于世,一个奉行道义,不占便宜,不忘恩负义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人品合格的人。
人性良善的人,永远会守住自己的良知,因为他们明白,人品,是处世最大的底气,金钱,也买不来真正的感情。
3
人生建议:能谈钱的时候,千万不要动用人情
人情社会里,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亲戚好友;遇到难事,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人际关系。
可古语有云:“人情是个债,一代转一代。”
人世间最难还的就是人情债。
靠人情换来的便宜,终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方式连本带利偿还回去。
林语堂和赛珍珠初次相遇时,两人便相谈盛欢,成为了好友。
后来林语堂创办的杂志亏损严重,是赛珍珠亲自为他宣传作品,帮他站稳跟脚。
后来,林语堂去往美国发展,为了方便,一度求助于赛珍珠,并借住在赛珍珠家里。
而林语堂出于恩情,便将自己的作品全部交托给赛珍珠出版,并草率签下了合同。
直到一二十年后林语堂才发现,赛珍珠竟然私下吞了他百分之五十的版税,而在当时,出版社一般只拿百分之十。
后来,林语堂要求赛珍珠归还其的版权,结果赛珍珠却搬出帮助他的往事,并公然辱骂其是疯子,指责他不懂感恩。
人情很暖,人情债却很苦。
老话就说得好:“人亲财不亲,财利要分清。”
亲兄弟,都需要明算账。
毕竟谈钱就是谈规则,是公私分明,是一码归一码,最不容易亏欠对方。
人生在世,金钱有数、人情无价,一些明明很好处理的事,一旦掺上人情的纠葛,就总会觉得有所亏欠。
所以永远不要把人情和钱搅和在一起。
能自己解决的事,尽量别去刷脸;能花钱解决的事,尽量别找关系。
人生这出戏,来来去去里里外外都是人,要学会维系,而不要常常利用。
大大方方把钱摆在明面谈明白,理清楚,才能让事情变纯粹,从而清清爽爽地相处,坦坦荡荡地行事。
▽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奢侈,那就是人与人的关系。”
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落实在数钱这种小事上来,是长久不了的。
毕竟钱虽是俗物,却又人人不可或缺。
再好的朋友,再深的关系,也扛不住金钱的折腾。
所以别耻于谈钱。
只有从利益之中分辨出真情假意,你才能去伪存真,清醒认识到哪份感情、哪段关系,更值得我们真心相待和呵护。
认同的请点亮“在看”,转发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国文 来源:国学生活(ID:gxsh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