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年轻人相亲难,其实中老年人相亲更难,关系更复杂,经济利益更敏感。
经常有70年代、甚至60年代出生的离异或丧偶的单身来找我聊天,咨询像他们这样的情况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可以互相照顾,一起伴老。
其实很多是看起来容易,实则很难,有一位1963年出生的珍珍(化名)女士,她给我讲述了她自己的故事。
先说珍珍自己,她的丈夫因病离世已经有近10年了,留下她与女儿,丈夫在世时经商,留下来的资产足够两人过富足的生活,当时她就没有打算再婚。
珍珍一心一意照顾好家里,女儿结婚生子了,顺其自然的去帮忙带孩子,直到小孙子上了幼儿园。
女儿女婿一家有自己的生活,珍珍回到了自己的住处独自生活,倒是很自在,也很有规律,偶尔与老闺蜜们一起出去旅游、喝茶聊天、甚至打个牌,自得其乐。
有一天一个老闺蜜联系她,问她要不要找个老伴相个亲,珍珍说还是算了吧。老闺蜜再三介绍,那个男的也是丧偶的,已有3年了,1957年出生,是一个公务员退休的老干部,有一儿子也已成家,经济条件也不错。
珍珍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被老闺蜜这么一说,同意见一面看看。
在老闺蜜的安排下,他们在一个茶楼见面了,看上去这个老干部收拾的蛮清爽蛮干净的,也蛮能聊天,知识面很广,而且能顾及珍珍的情绪,给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回来后,老干部与她保持着密切联系,经常有事没事的联系她,问有没有需要他帮忙的地方,有几次还买了一些保健品来看她。并问她如果有意愿的话,可以再商量后面的具体事宜。
她问老干部,你儿子有意见吗?他说之前已跟儿子沟通过的,他愿意把所有家产和钱财全部过户给儿子,或与珍珍做婚前财产公证,儿子是没有意见的。他说我们有退休金生活不成问题。
珍珍听他说这些,感觉怪怪的,细细想想觉得也有道理。于是说她跟女儿也商量一下。
跟女儿提及再婚的问题时,女儿很吃惊,当珍珍把整个过程都讲述一遍后,女儿说把婚前财产分清楚,再了解一下老干部的身体状况,不要再婚后变成照顾对方了,给对方当保姆了。
老干部提议,两家一起见个面,吃个饭,一起商量一下。那天,他的儿子儿媳,她的女儿女婿都来了。
老干部先把想再婚的想法以及财产问题的分配情况告诉大家,双方把婚前财产都留给孩子,他说这样可以减少纠纷,避免日后的矛盾,他们两个有退休金就可以了。如果大家没有意见,他们就去领个证就算结婚了。
老干部儿子开口了,你们找个伴一起过我们没意见,但领证是不是算了,就像搭伙过日子一样,领不领证都无所谓的了。
珍珍女儿也搭腔,我同意你们一起有个伴,但百年之后,还是要回到各归各处,妈妈还是跟爸爸合葬的。
珍珍听了,心里不太舒服,他们为了减少矛盾,本应有自己支配的家产都留给了子女,还换来子女的干涉,本来以为今天能够听到双方子女的祝福,没想到在财产面前都是冷冰冰的。
珍珍希望自己的生活合理合法,没有领证,她心里上是不能接受的,最后,她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