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女生发给志愿者的她的一段相亲经历,讲述的是同一个男生的母亲两次相中了他,又两次拒绝了她。
之前,那位替儿子在泓缘馆注册的母亲,在第一次加我微信时,表示觉得我各方面和她儿子都很合适,但是后来因为我的信仰和他们家不一样,毅然决然的删除了微信好友,在平台上也灭了点亮的灯。
时隔两个月不到,她又来加我的微信。我本来以为是她改变主意了,后来了解情况是,因为在在泓缘馆平台上,对方灭了灯,我也就没管,一直处于点亮她儿子头像的状态。
时隔几个月,她在点亮他儿子的人里,又相中了我,但是她一开始忘了之前的那一茬。
她又来加了我微信,又在微信上表达了对我的喜欢,觉得跟我有眼缘,跟他儿子各方面都合适,还劝说我,说他儿子内向,要我主动点联系,不要犹豫。
后来,她想起来了当时为什么不同意,因为信仰问题。在她眼里,这个是无法逾越的障碍,水火绝不可能相容。
她又一次表达了她的坚决不会同意的态度。我和她儿子接触不多,也没有表达过强烈要在一起的意思,一直是这位母亲自己和自己在那里反复和较劲,还把我想象成假想敌一般的存在。
明明那么中意和喜欢我,却因为信仰问题,由她自导自演了两次义正言辞拒绝我的戏码。
在37岁的儿子的幸福机会面前,她自己对信仰的坚持还那么重要吗?或许在她眼里,看似儿子靠近幸福的机会,不一定会带来幸福。
但是,选择了一个信仰不同的人,一定会给他们家带来不幸。所以,她不愿意为了她儿子可能的幸福去赌一次。
这一次她堵住了所有可以直接通过平台联系上他儿子的机会,原先基本信息中的微信号留的是她儿子的手机号,当时我就是这样阴差阳错绕过她,联系上了她儿子。
也是因为我的阴差阳错,她发现原来还能这样操作,所以这一次把微信号一栏的信息改成了她自己的微信号。
我不能理解,老一辈对信仰的执著。我认为命运不在这些虚无缥缈的地方,命运在我们自己手上,日子不是按照佛或者神的指引过的,日子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一天一天真实的走过的。对信仰的执著,真的值得凌驾于子女的幸福和快乐之上吗?
我不知道如何说服这么母亲,也不会为了别人委曲求全改变自己的信仰。我可以尊重和接受你的信仰,也可以试着去了解你的信仰,但是这不应该成为我们寻求幸福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信仰与信仰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对抗,他们都是文化和文明的一部分,因为这样历史长河才会星光璀璨。文化和文明在交流融合中才可以实现进步,人也是一样,需要包容兼蓄。
这位母亲眼中信仰不同,就好比似水火不容。但水火不容,也不是客观存在或真理,只是看问题的角度。水火不容,其实是相对的,无论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还是哲学的角度,都可以得到论证。水火,看似对立,实则相容,水与火,如同阴阳两极,互相依存,可以达到动态平衡和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