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八的传统习俗与历史典故

职场   2025-01-27 16:57   吉林  
关于腊月二十八的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根据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总之各家各户是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的前奏。腊月二十八的传统习俗与历史典故
腊月二十八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八春节传统习俗之一,根据民间风俗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这天,主要有以下几项传统活动。

打年糕
年糕是为春节制作的糕就称为“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愿。
过年吃年糕是中国人的风俗之一,春节的大年初一的早点人们讲究吃年糕,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贴花花
腊月二十八这一天还讲究“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春联和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辟邪,在上面题写桃符,成为春联的起源。后来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年味渐浓,贴花花啦~!

蒸馍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准备主食了,发面在过去没有速效粉,普通面不易隔,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十五的主食,这天开始蒸枣花就是带馅的。
老理儿说,初一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习惯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做主食。春节期间忌蒸、炒、炸、等炊事,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均属不吉利,所以要在年前蒸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

年菜中的蒸食除了馒头外,还有面食,金世宗后裔完颜左贤中记载满族年菜中的蒸食有:蒸馒头、蒸花卷、蒸如意卷等等。春节时候的馒头,上面要用胭脂点上红点,以示吉庆。
人们期盼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美,顺利。于是就刻意将那些听起来谐音不和谐的事给避开。虽说着发面蒸馒头的事有点麻烦,但是还有不少人仍然愿意坚守这老辈传下来的年文化。

来源:榆树旺角网

榆树圈
重要信息,实时推送!榆树便民信息、掌上生活平台!发布/查看:招聘求职、租房卖房、二手交易、商家优惠、停水停电…让全城看到你的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