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时代背景
1911 年辛亥革命爆发至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间虽仅有 38 年,但在中国历史上却占有显著而特殊的地位。仅仅 38 年,中国历史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国历史可以说是我们深刻认识中国国情、把握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鲜活的材料。而在此期间产生的众多民国文献,则是民国这一新旧、中西各种社会思潮汇聚、碰撞的特殊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的最主要载体,也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并发展壮大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史实的最原始记录,其思想文化价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
追溯与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反思这一和我们最为接近的时代,在社会急剧变革的今天,对深刻认识中国特有国情、把握中华民族发展方向大有裨益。
02
面临困境
然而,由于民国时期的书籍纸张和印刷质量远不如今,保存期较短,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馆藏民国书籍都已经不具备对读者开放借阅的条件,如果不及时抢救,这些民国文献将在50至100年内消失殆尽。
《民国史料丛刊》由大象出版社编辑出版,该丛书全套1128册,从约计10余万种民国版中文图书中精选2194种影印出版,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以《民国时期总书目》为线索按图索骥,三分之一的内容经多方搜寻,补其所无,编辑成一套全面反映民国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等各个领域基本情况的史料全集,极大促进了民国文献的保护和利用。
03
我馆收藏
(馆藏地点:图书馆五楼特藏文献阅览室)
《民国史料丛刊》的最大特色体现为“基础史料”与“稀见史料”相结合。
“基础史料”是可资人文社会科学用于民国研究、直接反映民国社会客观情况的第一手文本史料。如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法律条文、规章制度、政策文件、政务辑要、政治事件纪实、外交及对外关系实况、军事战事、各主要经济门类的发展实况、经济民政人口文教统计、历史年鉴等,不包括主要阐发作者主观观点的学术、理论论著。
而“稀见史料”则以全国各大图书馆馆藏民国珍稀文献为依托,所收范围不包括已出版的同类丛书涉及的相关资料,也不包括较为多见并有专门门类集中编辑出版的史料书籍。在编排体例上,它吸收了有关史料编排的有益经验,按照政治、经济、社会、史地、文教5大类30 目进行编排。
可以说,该丛书从各个方面揭示了民国史的演变轨迹,是民国史教学和研究必备的基础史料,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目前存放在图书馆五楼特藏文献阅览室,欢迎广大读者前来阅览。
许昌学院图书馆·新媒体运营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删
文章来源:图书馆
编辑:胡一洁
发布人:刘涵
责编:余乐
编审:赵开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