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向好 发展向新 民生向暖——2024年蛟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政务   2024-11-19 08:57   吉林  

《江城日报》2024年11月19日4版

核心提示

行将岁尾,回望全年:奋斗创造奇迹,梦想接连实现。

省内规模最大的甜黏玉米加工项目——吉林得利斯农特产品冷链物流加工项目竣工投产;

国网新源吉林蛟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施工取得重大进展——下水库泄洪放空洞和进厂交通洞双双顺利贯通;

今年前十个月,接待游客90余万人,营业收入4.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96%、45.51%;

蛟河天岗石材产业园高端大板石材供不应求,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投资5亿余元建设城区供热管网及热源新建工程,9.5万用户享受到了稳定、优质的供暖服务;

城市综合信用指数连续4年保持全国前列,近3个月平均排名全国前15,10月份最高排名全国第6。

…… ……

这一年,蛟河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吉林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部署,并在蛟河市委十五届九次全体会议上提出“1563”发展战略,以蛟河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做大做强农特产品深加工、石材、医药健康、新能源、文化旅游五大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民生改善、城市更新、生态环保、安全稳定、党建引领六大工程,着力打造特色蛟河、活力蛟河、幸福蛟河,持续铺展经济向好、发展向新、民生向暖的美好画卷。

工业稳盘 夯实经济发展根基

石材产业是蛟河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这台金刚石多股串珠绳锯,是目前亚洲规格最大最先进的,最多一次能切割出56片长3.5米、宽2.4米的‘吉林白’高端大板。我们的产品在国内机场、高铁、地铁、体育场馆等高端市场供不应求,部分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吉林省中吉石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高沛说。

依托资源增效益、跳出资源求发展,蛟河市大力推进“智转数改”,以科技创新塑造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新格局。

在天岗石材产业园的园中园——中国北部(蛟河)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一台台塔锯飞快转动,一片片水花飞溅落地,却不见几个工作人员,生产线几乎都由电脑操控。流水线上,经过数个小时的切割,一块块巨大坚硬的花岗岩石材荒料就像变魔术一般,变成了一张张精美的“吉林白”高端大板,经定厚、磨光、防护、打包,再经由海陆空等运输途径发往各地。

前三季度,蛟河石材产业产值实现24亿元,同比增长10.3%,规上石材企业实现产值2.97亿元,同比增长43.6%。

吉林市松江塑料管道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是蛟河“智造”企业的典范之一。公司产品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获得20多个国家专利授权。公司产品不仅供应国内高端客户,还远销东南亚、中东、澳大利亚、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让“沉睡”的资产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蛟河市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扎实推进盘活闲置资产攻坚,一个重点项目一个专班推动,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提供“定制化”服务,一批闲置资产重新焕发生机,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日前,在上海北杰集团关东药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人正在使用自动化机器设备为药片打包装,并有序分拣装盒。

去年年末,吉林省特研药业联合吉林省泓泰药业和江西仁齐药业3家企业共同收购关东药业。为了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蛟河市主要领导带领各部门靠前服务,全力推动化解产权变更、公积金账户封存、生产用水等问题。

“今年1月~9月,我们企业完成投资近289万元。我们边改造边生产,累计完成产值1260万元,实现税收120万元,实现当年盘活、当年税收百万,力争年底前升规入统。”关东药业负责人姜立新说。

持之以恒抓项目、强产业、优环境、兴乡村、惠民生,让蛟河市新业态蓬勃发展:截至10月末,新增投放企业贷款14.7亿元、协调支持企业续贷纾困,累计帮助企业实现延(展)期金额6.6亿元。荣诚商混等9户企业升规入统。前三季度,蛟河市33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4亿元。

项目落地 驱动发展最强引擎

蛟河市始终秉持“项目为王”理念,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齐头并进:随着一个个高质量项目招商落地,一个个产业项目建设投产,蛟河项目丛林愈发枝繁叶茂,振兴步伐迸发出铿锵有力的时代强音。

前不久,总投资69.72亿元,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国网新源吉林蛟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下水库泄洪放空洞和进厂交通洞双双顺利贯通。该项目是“十四五”期间我省规划建设的首座抽水蓄能电站,是吉林市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重大进展标志着电站工程建设迈入了一个新阶段。

前几年引进的吉林得利斯,近年得到进一步大发展。近日,记者在吉林得利斯农特产品冷链物流加工项目食品车间看到,黑黄两种颜色的袋装甜糯玉米已经码放得整整齐齐,门口还有堆好的成盒的玉米正待发货。该项目总投资34428.95万元,占地面积72800平方米,年加工能力为1亿穗甜黏玉米,是吉林省规模最大的甜黏玉米加工项目。

因得利斯这一龙头企业的带动,目前蛟河市甜黏玉米加工企业已有近20户,培育甜黏玉米专业合作社46个,入社农民1500余人,带动就业1.5万余人。蛟河市正逐渐发展成为全国速冻甜黏玉米重要产地批发市场之一。

蛟河市重点围绕“四位一体、五项联保”、项目秘书等工作机制,从项目开工建设到竣工投产,高标准、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包保服务;围绕项目建设问题破解,建立重点项目问题清单,梳理选址、征拆、手续、规划、政策、资金等各类问题,组织相关职能部门逐个项目、逐个问题研究破解路径,定期销号处理。

今年前十个月,蛟河市新建续建36个投资规模5000万元以上项目,涉及总投资132.9亿元。目前,已有10个项目竣工投产。

文旅融合 融入文化内生动力

今年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推进乡村民宿规范发展、提升品质。”蛟河市紧紧依托特有的生态和景观优势,聚焦新业态、新场景、新服务逐点打造、整体提升,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全程“点亮”拉法山登山步道,“日出观云海”频登网络平台热榜;多方筹资4200余万元,实施红叶谷景区整体提升改造工程,创新打造爱情线、亲子线、康养线。“蛟有礼”区域公共品牌正式发布,霸王茶姬等40余家企业入驻景区。投资160万元改造景观公路,建设了6个旅游驿站,改造了4处停车场。建设了爱林渔港码头,实现了与松花湖坝东码头与蛟河爱林渔港码头通航。十一黄金周期间,蛟河全市接待游客28.3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3亿元,均同比大幅增长。央视新闻连续6天报道蛟河市旅游盛况。

“今年红叶旅游季期间,每天山庄游客能达到300余人,还不算在山庄乘船的游客。不仅我们山庄,整个庆岭镇的旅游收入都同比有了较大幅度增长。”祥颐山庄负责人禄鹏的心中有杆秤。

正是在红叶旅游季的引领下,蛟河市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闯出一条全域旅游大发展的新路子。“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特色产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等多元业态逐步实现融合发展。

茂林筑巢 布局最美营商环境

海阔凭鱼跃,林茂鸟频栖。在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中,蛟河市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破题,完善各项政策举措,深入开展“九解一协调”服务企业工作,持续打造最美营商环境。

今年,蛟河市制定了《“九解一协调”百项惠企便企服务措施清单》,围绕十个方面细化分解了100项工作任务;出台了《持续深入做好2024年“九解一协调”服务企业工作的通知》;调整完善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的全市“九解一协调”服务企业工作领导小组,推出了十项效能提升工作机制,集中研究解决了一批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年初以来,蛟河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动态调整政务服务事项1695项,全部事项实现网上可办,全程网办政务服务事项达1519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1579项,进驻率达96.81%,即办件事项929项,即办比重54.81%,持续压减办理时限,平均压缩时限81.63%。“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事项全部落地。

如今,蛟河市已有服务企业数量175户,“企业知心人”175名,“服务企业码”知晓率基本达到全覆盖。今年以来,企业上报诉求736项,已经办结665项。蛟河市的办事环境得到日益完善,办事效率日益提升,得到了域内外广泛好评。

民生优解 变烦心事为“得民心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这一要求,蛟河市精心规划城市、精致建设城市、精细管理城市,重点围绕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实施了一批基础项目。

“现在屋里再也不用穿棉衣了,能达到23℃~24℃,往年也就15℃多点儿。”家住蛟河市新华大街房产31号楼一单元的居民吕艳芳说,今年蛟河市政府又办了一件民生实事儿。

像吕艳芳一样,在这个供热期一开始,蛟河市9.5万户就享受到了稳定、优质的供暖服务。这源自蛟河市今年的重点民生工程——建设城区供热管网及热源新建工程。该工程2023年2月21日启动,投资5亿余元建设,这个供热期已经投入使用,域内790万平方米供热明显改善。

一段时间以来,每当夜幕降临,水谷公园在夜色中绽放出璀璨光芒,月球灯、蒲公英灯、路灯光影交织,将公园的各个角落装点得美轮美奂。柔和的灯光映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美不胜收,灯光如同点点渔火,与倒映在水中的光影交相辉映。市民们纷纷来到公园,沿着步道欣赏着美丽的夜景,拍照留念。

出门见绿、移步见景、小行见园……今年蛟河市亮化的不仅有水谷公园,还有民主路等4条道路、红星大桥等7座桥梁、4条河堤路以及人民广场。6处“口袋公园”“转角公园”也成了百姓茶余饭后的乐所。

蛟河市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24个老旧小区79栋楼完成改造;7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实施移民美丽家园项目75个,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个。34所中小学校实施维修改造,蛟河市医院综合楼完成主体验收,“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试点服务扎实推进……

一个个跳动的数据,一个个跃升的指标,成为蛟河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写照;蛟河上下凝心聚力、笃行不怠,接续描绘特色蛟河、活力蛟河、幸福蛟河的新图景。

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春红

通讯员 岳恒

来源:江城日报

编辑:范小媛

初审:朱富江

复审:王乃卓

终审:肖模喜




吉林市发布
政务公开、便民信息、本地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