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围棋队再度来杭共训,队员惊叹智运中专学子技艺精湛

文摘   2025-01-25 16:23   浙江  


1月13日至1月21日,北京大学围棋队一行来到杭州智力运动中等专业学校,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共训活动。












1月21日上午11:30,实训处副主任魏子翔老师主持了一场线下交流会,冲段班教练李铭、马如龙及北京大学围棋队的7名队员共聚一堂,共话围棋技艺与教育理念。




魏子翔老师对北大围棋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高度评价了北大学子为杭棋学生树立的良好榜样。北大队员们坦诚地分享了他们的共训体验,作为大学生,他们非常佩服在智运中专如此大的训练强度下,冲段少年们能够每天坚持围棋训练,这种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毅力值得他们学习。




冲段班主管教练李铭老师在交流会上指出:在AI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学生们需警惕过度依赖AI思考的风险,鼓励大家带着体验性思维去探索,挖掘个人潜能。此外,魏子翔老师提及学校升格后的挑战,引发了北大队员们的共鸣,在抓好教学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坚信智运中专学校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智运人才。



参与集训的北大学子,唐小雨、刘沛杰、屈波、贾润东、黄学郅及安茗炫等,纷纷表达了对杭棋集训经历的深切感慨与宝贵收获。唐小雨的热情重燃,刘沛杰的技艺精进,屈波对围棋艺术的深刻体悟,贾润东对自身实力的清醒认识,黄学郅对冲段少年艰辛道路的敬佩,以及安茗炫在挫败中寻找突破的决心,无一不彰显出这次交流活动的深远影响。他们通过高强度训练、复盘讲解与实战交流,不仅提升了棋艺,更重要的是,在心态、策略与自我认知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安茗炫在复盘环节中的深刻反思,张强老师的悉心指导,让他领悟到劣势下的冷静应对与策略调整,这样的精神财富远胜于单纯的技术提升。



在连续两年的美好相约中,今年的交流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学校为北京大学围棋队员们精心准备了意义非凡的定制礼品,希望北京大学围棋队能将这种交流传承下去,每年相聚成为一种惯例。每一次的成功交流,都为智运学子带来了宝贵财富,相信智运学子将以北大队员为榜样,在求学的征程上刻苦学习,不断进步。



供稿:史冰晗
审核:魏子翔、孙炳扬


后附北京大学围棋队队员感想:


唐小雨:

这次来到杭州智力运动中等专业学校的训练,燃起了我对围棋的热情,学得很开心,也认识了很多可爱的小朋友,希望杭州智运中专交流活动越办越好!


刘沛杰:

我作为一名围棋爱好者,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杭州智力运动中等专业学校交流会。通过一周的集训,我不光提高了自己围棋的熟练度,同时也从职业棋手和人工智能那里学到了更新的变化图,通过死活训练提升了自己的计算能力。不得不说杭州智运中专的小孩子确实实力雄厚,和他们下棋已经相当于和高手在深入交流,这对我围棋实力的加速提升大有帮助,希望以后这样的机会可以更多。


屈波:

杭州智力运动中等专业学校集训之旅为期一周,让我收获颇丰。首先,非常感谢智运中专老师们的周到安排和严主席牵线搭桥,为我们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学习提高机会。十余年前,我曾作为浙江省体育大会杭州市代表选手来杭州智运中专训练,通过各位老师的复盘点拨获益良多,最终名列几位职业之后获得第5,此番故地重游,世殊事异,实有一番感慨。短短一周内,我们随冲段班、读训班同学的日程安排,开展每天8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从限时死活、循环对局到对局讲解,与高校围棋交流娱乐为主的氛围可以说大相径庭,让队员们普遍感受到了体力和脑力的双重严峻挑战。各路少年高手出手如电,棋感卓绝,其计算之细使我屡陷险象环生、左支右绌境地的同时,也不时感叹杭州智运中专学校不愧为国内冲段的第一重镇。三百年前,清代国手范西屏在《桃花泉弈谱》中叹到,“勋生今之时,为今之弈,后此者,又安知其不愈出愈奇”;如今,AI横空出世,重估一切传统棋理价值,先贤的预言从想象变为现实,这也给业余棋友更广阔的棋艺进步的空间。通过杭棋的集训交流,我重新受到了追求围棋艺术的感召,体会到在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上精益求精的一种持守。希望这样的交流未来能够成为传统延续下去。


贾润东:

首先感谢北京大学围棋队,让我能够有机会亲身体验杭州智力运动中等专业学校的集训日程,也让我有机会真正感受到为什么每年一半以上的定段选手都来自杭州智运中专。这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每天两盘慢棋再加复盘的强度,虽然晚上回到房间会很疲惫,但是这个过程真的可以学到很多,尤其是一些基本的变化,这里的冲段少年早已铭刻于心了,他们能走出我完全没有见过的变化,使我无法招架甚至直接崩溃。总而言之,这次活动让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目前的实力仍然非常有限,希望以后能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棋力,期待未来北大围棋社能和杭州智运中专有更多像这样的交流活动,也祝愿杭州智运中专今后越办越好!


黄学郅:

很高兴有机会能够来到杭州智力运动中等专业学校和这些冲段的少年交流学习,体验了一周冲段少年的练棋之路。我小时候没有去过道场训练,重心更多在文化课上,而这些小孩每周在上一定课时的文化课外,还要花很长时间进行练棋,感到这条冲段道路确实不容易,非常辛苦,内心也深深祝愿这些小孩能够取得好的结果。作为一位平时不怎么练棋的大四学生,对每日长时间的训练感到很疲惫,在死活题方面,看到了自己很多不足,远远比不上这些小孩们,在棋的内容上,我在这次训练中也学到了很多,或许是对我们不常下棋的选手来说,每次下棋的机会都很可贵,值得好好的分析总结。这次的交流时间不算长,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还能再来,认识更多的棋手,提高自己的水平。


安茗炫:

今年也是怀着非常期待的心情来杭州智力运动中等专业学校参加了一周的共训。传闻去年来共训的同学在集训结束后都涨棋涨得飞起(在和他们的对局中也确实是这样的感受),本来立下了雄心壮志准备猛猛涨一波。可惜的是事与愿违,这次来杭州智运中专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我似乎完全不会下围棋。由于我在这次来的同学中水平相对较高,我几乎一直在和排名前20的小同学们下,也几乎就没赢过,真的是花式被爆杀。我之前一直相当自信,认为我的直线计算和战斗是比较强的,可这一周以来复杂战斗的棋几乎一直是我在算错,而且往往是我一开始自信满满,最后却铩羽而归,到了复盘的时候更是发现我计算的错漏层出不穷。不过在训练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所在,那就是我的死活题训练太薄弱了,导致我往往不能全面地计算到各种可能的变化。在这次共训的死活题训练中,这个问题暴露的非常明显,小同学们往往拿到题在二十分钟内就做完了,而我却到了规定时间也做不完所有题,同时正确率还远不如他们。队友艾柏杨在去年共训回来以后,每天不管科研有多忙都坚持抽时间做20-30道死活题,我之前一直很不理解这能对棋力提升有多大帮助,直到现在才终于明白。可以说持续的死活题训练虽然非常痛苦,但确实是我现阶段的水平提升最需要的。虽然我也自觉很想做到像艾佬那样的认真和坚持,但总还是要努力看齐的。此外,每天的复盘环节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复盘是张强老师给我讲一盘我被平推的棋,这局棋我开局在一个局部处理不当,陷入劣势,之后就开始胡乱搅局,然后草草认输。他指出劣势时一定不能够急躁,尤其是棋盘还大的时候,一定首先保证劣势不进一步扩大,然后找合适的时机再求战,尝试逼出对手失误。这点醒了我一直以来对于劣势下处理的困惑,之后我也希望能够慢慢在实战中修炼出这样的心态和策略。总之,这次来杭棋共训确实是获益良多。之后我会带着在这里的感悟和训练方式,争取下出更好的围棋。



杭州智力运动
发布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杭州棋院、杭州市智力运动管理中心)的公众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