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是原罪吗?
说最近看观察到的两个有意思的点:
一个是《小巷人家》大结局后,庄图南的扮演者范丞丞在参加综艺的时候,突然就说了一句:“我现在急需要鼓励,最近在互联网上收到了很多攻击。”
然后沈腾就问:“啥事?”范丞丞颇为无辜地回答:“就演了一戏。”
这下轮到老前辈沈腾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安慰句“还在成长的过程中”,旁边的贾冰也附和到“不急。”
《小巷人家》中老戏骨太多,范丞丞的演技拉后腿是不争的事实,但没想到他不仅不反思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反而内心有诸多的抱怨和委屈,正如网友所说“原来范丞丞还没原谅观众”。
真的是倒反天罡!
再说另一个类似的事儿,就是《大奉打更人》还没开播前,作为男主角的王鹤棣就提前狂欢,在自己一首新说唱狂傲地说“自己是天选东方青苍和许七安”。
东方青苍是他前一个大火的角色,因为这个角色,他从演技被嘲一下子成了男顶流。
而许七安则是当时他还没播出的《大奉打更人》中的角色,也是男主。
嘻哈风格的歌曲,大家可以想象,狂到没边,一个曾经五音不全现在台词不清的男明星,不仅除了自己歌开了门票不菲的演唱会,还在戏没播出前提前开香槟。
他似乎忘了《苍兰诀》爆火不是因为他,更确切的来说是这部戏成就了他;而在此之前他在《遇龙》里的表现,可以说才是他的“水准”。
所以,谁给他的勇气,这么狂?
言归正传,无论是范丞丞还是王鹤棣,很明显都是流量小生,或者说他们的演艺之路相当顺利。
作为范冰冰的弟弟,可想而至范丞丞在圈子里,也算是“不敢得罪”的存在;
而没演几部戏就爆火的王鹤棣,或许是红得太快升得太高了,以至于高估了自己“真本事”。
之前总听人说“流量是原罪”,可看到这俩人的操作才发现,其实不是所有的流量都是原罪,也有不少明星在爆火后依旧看得清自己的本心,保持谦逊的态度低调前行。
而之所以流量成了原罪,是因为这些“流量”不自知,说白了,就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这样的人演戏是很可怕的,因为他们不自知,但又有足够高的流量的身份,以至于“他们”未必听得进去正确的意见,或者说未必有人敢指导“他们”。
这就导致,一部戏不是以戏为主,而是以“人”为主,以“流量”为主,以“明星”为主。
一旦本末倒置,那戏又如何精彩的了?
所以流量不可怕,可怕的永远是自视甚高的错位心态,倒不如“听话一些”的没那么高名气的演员,说不定还能给戏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真心以为有一天,内娱能好好整顿一下,别把明星捧得太高。
也许只有演员/明星回归成一份普通的职业,他/她们出多少力拿多少钱,才能真正看清自己几斤几两,有点危机感,才会懂得精进自己的演技。
写在后面:
其实看综艺的时候,无论是范丞丞还是王鹤棣,我都不觉得他们人品有什么问题,是帅的,也是有趣的,所以今天的探讨我也不针对任何演员,只是单纯分析这种现象。
可能内娱太多“一夜爆火”的例子,一个人会一下子被捧上天,没有“足够自知之明”的人,会渐渐在这种虚荣的假象中迷失本心。
却忘了自己不过是吃尽了红利,出身的,长相的,圈子的,粉丝的,团队的,班底的……抛开这些的他们,真如那些“粉丝的夸赞”一样是天选之子,完美无瑕吗?
明星也好,普通人也好,最忌讳的就是不自知。
◣ ◢
Now Ending
|往|期|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