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大结局:直到李佳说想卖掉上海静安区的房子,庄图南才明白,他用10年也放不下这个“势利女人”的真实原因

文化   2024-11-28 00:07   山西  


她才不是庄超英

《小巷人家》播完了,我最没想到的,是李佳成了观众不喜欢的女性角色首选,甚至很多人说她是庄超英2.0,可真的是这样吗?
我的观点恰恰相反,李佳不是庄超英,她可怜但清醒!
01.
我们先来看看李佳的家庭背景。
她的父母是上海人,但因为是知青去了东北农场,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一家人户口能迁回上海,但他们自己被没有什么本事,性格还懦弱,于是把这个重担压在了女儿李佳身上。
所以明明在东北长大,李佳却从小被教着说上海话。
这样的她,无论是在东北还是上海,都有些格格不入,但背着沉重的家庭期待的她,并没有太多时间悲秋伤春。
她是女儿,也是姐姐,她心疼父母,也疼惜弟弟,于是聪明好强的她使劲儿往前冲,一步也不敢行差踏错,她每一步都要想在前面,让一家人能够留下上海。
庄图南、庄筱婷还有林栋哲他们从小在父母的爱护下,当然可以不用那么早早懂事,可李佳不行。
她看似父母双全,还有一个弟弟陪伴,实则那些都不是她的助力而是她的压力,她的家人不像庄家爷爷奶奶那样自私自利想吸血,更多的是懦弱的自私,他们在李佳面前哭诉委屈,最后李佳只能独自坚强。
就连弟弟阿文在上海的户口,都是她去争来的。
为此她写了保证书,保证弟弟只落户不争房子,可是后来按户口分房子的政策下来以后,父母有怪她“当初为什么要写保证书?”而明明她在替弟弟争,他却也因为“心软”不和自己站在一边。
就好像她最狠,明明争得是父母和弟弟的利益,可所有坏事都是她来出面。
而她爱着的这些家人,好像也没在乎她到底有多苦。
02.
很多人讨厌李佳,觉得她在“吊着”庄图南。
确实,10年前在同济大学时,两人萌生过一些好感,不出意外的话,当然可以谈一场最纯粹的校园恋爱,可李佳和庄图南不同,和林栋哲庄筱婷更不同,他们都可以无所畏惧,李佳不可以。
比起谈恋爱,那时的李佳更需要做的是留在上海,所以在庄图南还在为感情悲秋伤春的时候,李佳已经在想怎么留下来了?
比如入党,比如考进规划局……和电视剧不同,在原著里,李佳得到这一切并不是“庄图南让的”,而是她本来就很优秀,很多事情也比庄图南考虑得更提前。
更何况那时候的李佳,正是最难的时候,为了替弟弟阿文跟叔叔婶婶争房子,小小的她,不得不戴上“狰狞的面具”。
庄图南需要的是童话般的爱情,那时候的李佳,给不了他。
03.
工作后再相逢,已经过了七八年。
那时的李佳在规划局上班,虽然工资不算高,但好歹有了上海的户口,弟弟阿文也在念中专。
因为同行业的关系,和庄图南再次相遇。
只不过这次换成庄图南“爱答不理”,而李佳却开始“笑脸相迎”,很多人说这是李佳看庄图南“混好了”,又过来撩拨。
在李佳选择大胆告白后,庄图南也以“你的欲望太多,但从来没有我”为借口拒绝了。
那句话其实很伤人,好像那些“欲望”是对李佳的污名化,可明明她只是选择独自负重独自努力啊,她没有使用什么手段,也没有选择婚姻的捷径去得到她需要的,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难道出身在一个“活得没那么容易”的家庭,就是错吗?
但可能这就是爱情吧,庄图南和李佳十年后重逢,虽然并没有多么美好纯粹,但两人还是选择了“别扭地”在一起。
李佳需要存钱买房子,各个方面都很节省,以至于两人的恋爱体验也大打折扣,可是双方都默契地不跟对方谈钱,庄图南害怕重蹈父母的覆辙,而李佳则是“好强地过了头”。
直到庄图南到李佳的一大家子那里做客,被叔叔婶婶那些人刁难,父母和弟弟却不帮忙,李佳才想明白了。
她替庄图南觉得委屈,她也不想要庄图南和她一起负担,于是她立马选择和父母弟弟的未来做切割,她给弟弟争房子,给父母也贷款买了虹口的房子养老,而静安区的房子,她有两个想法,要么卖了,要么和庄图南共同持有。
她第一次开口和庄图南谈钱,因为她想把这个男人放在自己选择的第一位了。
李佳从来不是庄超英2.0,因为她靠得住。


◣       ◢

≥   ✦







Now   Ending

|往|期|好|文|


北有佳人说
影视|人物 | 热点|观点|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