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举行“温暖迎春·共庆中国年”春节招待会暨“欢乐春节”民族音乐会招待酒会

情感   2025-01-30 01:15   德国  


2025年1月28日,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馆在杜塞尔多夫音乐厅(Tonhalle)举行“温暖迎春·共庆中国年”春节招待会暨“欢乐春节”民族音乐会招待酒会。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代总领事昌海涛、德国北威州第一副议长施梅尔策、北威州德中教育文化协会会长胡允庆,以及北威州政府办公厅国际司副司长、埃森副市长等领区政治、经济、媒体、教育、文化界友好人士及侨学界代表约180人出席。


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代总领事昌海涛在致辞中感谢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除夕夜莅临北威州访演、让当地民众近距离接触中国春节“和”文化,赞赏过去一年北威州各界关心和支持发展对华关系。他表示,面对时代变局,中德应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蛇年的智慧与灵活引导世界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向前进。欢迎北威州友人免签访华、探索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新机遇。



昌海涛强调,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和”文化不仅深植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之中,也体现在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合共生的实践中。音乐作为超越国界的共同语言,将进一步增进各民族间的相互了解,推动世界人民的团结与友谊。昌海涛最后邀请德方友人借助中国对德国公民的30天免签政策访问中国,探索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并祝愿大家蛇年大吉,共享美好的中国民族音乐之夜。


北威州第一副议长施梅尔策指出,今年是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欧洲巡演的第25届,其推动多元文化交流的传统与杜塞尔多夫及北威州的开放理念高度契合。他特别感谢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交响乐团带来的精彩演出,让观众沉浸在这场动人心弦的音乐盛宴中。



施梅尔策强调,北威州与中国在多个领域保持紧密联系,已与江苏、四川、山西三省建立友好省州关系,双方众多高校、中小学及城市间也保持深入合作。此外,北威州是德国华侨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中国社群在此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现了多元共融的精神。他期待即将到来的木蛇年为双方带来更多合作与发展的机遇。他最后表示,蛇年象征着智慧、成长与敏锐的直觉,希望这一年不仅为个人带来好运,也进一步促进北威州与中国的友好合作。


北威州德中教育文化协会会长胡允庆在致辞中表示,蛇象征着智慧、转型与坚韧,这正是面对未来挑战、寻找机遇所需要的品质。协会与总领馆及北威州各市镇的紧密合作,充分证明了相互信任与共同努力的力量。只要携手并进,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胡允庆邀请来宾尽情享受接下来的这场听觉盛宴以及富于启发的交流,并希望大家在此结识新朋友、重逢老朋友,以感恩与希望迎接蛇年的到来。


招待会后,800余名观众共赏由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带来的“欢乐春节”音乐会。本场音乐会由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馆、北威州德中教育文化协会及吴氏策划共同策划组织,于中国蛇年除夕之夜呈现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本场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亲自执棒指挥,多位二胡、琵琶、古筝、唢呐杰出演奏家参与演出,与乐团共同奉献了一场技艺精湛的民族音乐盛宴。


演出以史万春的《节日序曲》拉开序幕,欢快的旋律营造出普天同庆的热烈气氛。聂耳1934年创作的民族管弦乐《金蛇狂舞》以昂扬激越的旋律,展现出节日的欢腾景象,尤其在生肖蛇年演绎,更显热烈氛围。 



关乃忠的二胡协奏曲《北京的回忆》(第四乐章)唤起听众对老北京的深深眷恋;王丹红的琵琶协奏曲《云想花想》,源于李白诗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乐曲唯美动人,如同一幅写意山水画,引人入胜。


赵季平的《卢沟桥的月光》以音乐描绘卢沟桥的历史与风情,展现对中华文化的敬意;刘铁山、茅沅的《瑶族舞曲》则以独特的民族风格,表现瑶族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唢呐名曲《百鸟朝凤》以热情欢快的旋律模拟百鸟和鸣,展现大自然的生机盎然;而刘文金的《一枝花》则咏叹人间炽热的爱情与坚定信念。何占豪改编的古筝协奏曲《满江红》,以激越的旋律激励中华儿女的爱国之心。


音乐会在谭盾的民族管弦乐《西北组曲》高潮中落幕,展现西北民族的独特风情与乐观精神。


音乐是灵魂的共鸣,超越语言,直抵人心。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以精湛技艺与优雅仪态,将中国民族音乐的深厚底蕴呈现给世界。音乐会虽短暂,但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味,将长久留驻在每位观众的心中。



(欧洲时报特约记者秦曙光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

【德(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经”)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


德易知
欧洲时报德国版,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