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出发,为基层治理赋能--林芝市民政局扎实推进新形势下精障服务保障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林芝市民政局聚焦精神障碍人员基本民生问题主动作为,在林芝建成首家以“招商引资、公建民营”模式的精神卫生福利院,探索出“党建+精神卫生+特色康复”的工作模式,开展精神卫生服务保障工作,切实筑牢特殊群体兜底保障底线,让全市精障人员有“医”靠,为基层治理赋能。
搭平台促提升,筑精卫服务之基。林芝市精神卫生福利院建成之初,面临资金短缺、医疗资源配置紧张、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匮乏等严峻形势,林芝市民政局积极作为,不断探索,力求突破,通过“招商引资、公建民营”模式,引进社会资金5000万元和专业医疗团队,目前完成投资2100余万元,完善了基础设施,保障了精障人员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同时,牵头成立全市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和内观疗法(西藏)培训基地,凝聚更多专业团队和力量,共同为精障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截至目前,成功举办《四川精神卫生》杂志第九届(西藏)临床精神医学研究选题、科研设计统计与报告撰写规范培训班,全国各地共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为林芝本地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兜底线守安全,织民生保障之网。为有效解决全市精神障碍人员治疗与护理问题。林芝市民政局在精神卫生福利院精心打造“一院多区”“一区一特色”的服务品牌,构建了“2个中心+6个区域+10个特色科室”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即:建立了政府兜底精神病人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两大中心,划分了门诊服务、医技检查、政府救助、社会心理、精神障碍康复、病房服务六大区域,并设置了内科、精神科、影像科、心理科等十大科室,实现了服务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开展“解锁行动”,让在家中的精障人员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服务。截至目前,全院现有职工60名,其中医护人员33名。累计收治住院患者149名,同时,门诊就医患者达到40余人次,患者最小年龄7岁,最大年龄89岁,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服务,切实兜住了特殊群体的保障底线。强服务优治理,绘群众幸福之图。为有效减少因精神疾病引起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为全市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一是深化院内服务。结合患者特点,制定包括职业技能培训、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社交沟通训练等多维度的康复计划。运行以来,已举办2期恳谈会,得到了患者家属的高度评价。二是建立管理台账。精卫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台账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护理,从而促进家庭和睦,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例如,36岁的嘎吉(化名)曾患有精神分裂症,入院前在家里看护,经常流浪街头、生活困苦,对社会安全造成隐患。入院后,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与对症治疗,她的症状显著改善,饮食规律、作息有序,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缓和。从源头上化解了基层安全隐患。三是拓展院外服务。发挥精卫院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为基层治理注入“心”力量。截至目前,开展心理辅导活动3场次,受众达5000余人次。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对各类困难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林芝市民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精神卫生事业工作中,边探索、边推进、边完善、边总结,积极打造林芝精神卫生服务样板,为推动林芝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先行贡献力量。
主编:陈 昕
责编:聂吉敏
校对:邓秀均
来源:林芝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