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 | 易烊千玺:挑战自己最高的界限

时事   2025-01-30 13:53   北京  

除夕,易烊千玺搭档李宇春,在总台蛇年春晚的舞台上,演唱歌曲《一起CHINA FUN》,唱出了“免签效应”带旺入境游,以及外国游客“打卡”体验中华文化的情景。

出道12年,这已经是易烊千玺第8次登上春晚舞台。现在,他也从少年偶像一路成长为青年演员。近日,总台《面对面》栏目专访易烊千玺,听他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01

不想还处在一个惯性里

想玩点好玩的”
5年前参加总台春晚时,易烊千玺曾接受《面对面》栏目的专访,那时候他还是中央戏剧学院的一名学生,凭借《长安十二时辰》和《少年的你》两部影视作品中可圈可点的演技,刷新了人们对他的认知。当时在接受采访时,易烊千玺提到,想成为一名好演员,“总结起来就是,用作品说话”

五年过去,易烊千玺觉得,当年的愿望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我现在才24岁、25岁,也不知道以后会遇到什么角色,所以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终点。我只是在挑战我自己当下的这个阶段最高的界限。”

选择在演员领域扎根后,易烊千玺几乎每年都有一部代表作问世。继《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红花》《长津湖》《奇迹·笨小孩》《满江红》之后,他又给观众带来新的惊喜——电影《小小的我》。
《小小的我》中,易烊千玺颠覆过往银幕形象,饰演脑瘫少年刘春和,讲述他勇敢冲破身心的枷锁,为外婆圆梦舞台,同时也为自己寻求人生坐标的故事。上映一个月,影片票房突破了7.5亿元。

目前为止,饰演刘春和这个角色对易烊千玺最大的影响,是他在电影杀青后的很长时间里,仍不自觉地处于刘春和的状态中。

“在生活里,也需要有意识地去远离他的肢体习惯。”易烊千玺说,出了组之后,有一次广告拍手部特写,自己的手势竟然还像剧中一样,大拇指插在四指中间

遇见刘春和之前,易烊千玺对脑瘫患者并没有深入的了解。那时候,拍完《满江红》的他,有将近一整年的时间都没有接新角色。易烊千玺坦言,当时也有角色找过他,但是没有让自己觉得特别兴奋的,或者“非我不可”的角色

至于什么是“非我不可”的角色?易烊千玺说,需要“各种角度上的新颖,难度要高”。“角色里某个瞬间或某个独特的魅力能打动自己,达到心里刺激的阈值。不想还处在一个惯性里,想玩点好玩的。”

当一名演员不断塑造一种类型的角色时,可能会由此拥有某种人设,这在很多人看来是种好事。但易烊千玺表示,自己之所以喜欢演戏,正是因为喜欢变化,“挑战自己身体里面某一部分,将自己不知道的部分放大,那种刺激感,是我比较好奇和想尝试的”

02

“演员有一门功课

学会和自己的角色说再见”

《小小的我》关注的是一个不常被人看见的群体——脑瘫患者,电影开机前,易烊千玺给自己设定了一段封闭的准备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全身心地投入人物状态的寻找中。脑瘫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和语言障碍,准确地抓住并呈现这种身体状态是饰演这类角色最基本的功课。

练习之余,易烊千玺还和主创们一起,近距离探访了几位患者家庭,捕捉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

2023年夏天,《小小的我》正式开机。然而,电影拍摄之初,易烊千玺却几乎陷入停滞不前的困境。他发现,即使前期准备再多,自己与患者的“日常感”之间,始终存在一个难以跨越的鸿沟。电影中最终呈现的身体状态,需要经历一次次看回放、找问题、调整和重拍。

易烊千玺表示,前期的时候,自己紧张的程度过高,眼神的飘忽也有点过。导演说看起来会有点凶,也会有对外界的排斥感。进入状态之后这些都不要了,就是看起来是一个接纳万物、开开心心的小朋友。

在《小小的我》中,刘春和一直用一首诗鼓励自己:“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描述的弱小、不起眼却自在盛开的苔花正是他于逆境中奋起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
纵观易烊千玺饰演过的角色,《少年的你》中的刘北山、《送你一朵小红花》中的韦一航、《长津湖》中的伍万里、《奇迹·笨小孩》中的景浩、《满江红》里的孙均,每一个少年身上,都有着值得被书写的韧性和美好,而要诠释这些人物,离不开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
易烊千玺坦言,自己很羡慕国内外那些演技精湛的演员们,他们知道怎么去把握,把哪一部分拿出来给观众们看“每一个角色,他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我的,只不过有些部分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所以说,有的演员是变色龙演员,因为他自己本身就内在无限地丰盈。”

谈及怎么能够设身处地成为饰演的角色,真正变成他们。易烊千玺表示,任何一个已经有声量的演员去选择各种各样当下时代的角色,都是属于必须做的工作,要把角色还原,真正的在时代里留下印记
我觉得挺幸运的,能碰到演戏这件事儿。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喜欢的事当成了工作,我到底是庆幸,还是该小心我的这份热爱可能某一天被磨灭,所以有时候得保持下意识的敬畏,有时候又得特别傻头傻脑地乐在其中。”

易烊千玺形容自己是在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相互拉扯中保持平衡,体现在表演上,就是分寸感。
但演员还有一个功课,就是在电影杀青和上映后,适时地告别自己饰演的角色。“这种‘后劲儿’需要警惕,那只是我人生的一个阶段,一个部分。当下肯定是爽的,肯定是觉得我跟角色融合得很好,但这个工作只完成四分之三。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是要学会远离他,学会跟他说再见。”
03

“不做男主角了

想试一些比较怪、但又很喜欢的角色”
做演员的这几年,易烊千玺有意识地减少了曝光量。他摄影、绘画、做泥塑、用视频记录城市的广告、行人、小店,每个人的生活都成为他表演的素材和灵感。
5年的时间,从《少年的你》到《小小的我》,易烊千玺用一个个扎实的角色在华语影坛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当被问到下一个角色怎么突破自己,他的回答是,留给时间

很多人说,好像有一只“天选之手”在帮易烊千玺选剧本。而易烊千玺说,所谓“天选之手”其实就是某种直觉“看完剧本,我觉得我们俩能像磁铁一样合得上。进到现场,进到角色,我们两个是能互相给予的。”

然而,现阶段的易烊千玺依然面临着一个创作上很难规避的问题,那就是一个年轻男孩作为一部电影主角的惯性。“他的人物弧线、前期后期的转变,对世界的反抗,或者说对自己内心善良的坚持,其实很难规避开。”

对此,易烊千玺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不做男主角了。“接这样的主角时,自己的标准和观众的标准都会堆高,多少会给自己垒出边界。知道哪样有好的反馈、哪样是更安全,就会少一些空间去玩耍、去体验。”

易烊千玺说,碰到一些比较怪,自己又很喜欢的角色,就会想试一试,“就跟偶尔回来唱唱歌,上台表演一下一样的。娱乐一下大家,也娱乐一下自己”。

↓点击查看完整节目↓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面对面》


制片人丨刘斌 王惠东
记者丨王宁
策划丨黄瑛
编导丨丁芳
摄像丨王忠仁 王扬 高忠
微信编辑隋邦科
©央视新闻
点赞!

央视新闻
“央视新闻”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旗舰账号,是重大新闻、突发事件和重要报道的总台首发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