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并购“蛇吞象”,亲子血浓于水,养子的感受呢?

财富   2024-12-25 11:21   江苏  



文章首发于“谭浩俊”,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
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12月23日,海尔生物(688139)、上海莱士(002252)双双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由海尔生物通过向上海莱士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上海莱士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等相关事项,两家公司双双停牌。

消息一出,市场立马出现“蛇吞象”的议论。原因就在于,无论是从企业经营规模、企业资产规模、还是上市时间、企业市值来看,上海莱士都要远强于海尔生物。从企业经营规模来看,上海莱士2023年的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79.64亿元、17.79亿元,同期,海尔生物的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则分别约为22.81亿元、4.06亿元,相差数倍。特别是今年前三季度,海尔生物营收、净利出现双降,分别下降了2.43%和13.45%。而上海莱士同期营收、净利则分别增长6.39%和2.81%,市场前景似乎也是明显不同;从企业资产规模来看,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海莱士归属净资产约为311.6亿元,海尔生物则为43.02亿元,差距在7倍多;从上市时间来看,上海莱士是2008年在深交所上的市,海尔生物则是2019年在科创板上市,相差11年;从双方的市值来看,上海莱士目前的市值是479亿,最高时曾经超过千亿,而海尔生物的市值为112亿,差距也在4倍以上。

也就是说,市场所传的这是又一次“蛇吞象”式并购,并非虚言,而事实就是如此。

对此,海尔生物相关人士回应称,两家企业合并,并不存在谁吃谁,而是同一实控人下的整合,可以理解将成为一家新的公司。该人士进一步解释说,海尔生物是科创板上市公司,上海莱士也有很强的科创属性,综合考虑认为由海尔生物吸收合并上海莱士是一个更适合的选择。企业方认为,科创板的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也会更大些。

这样的解释和说明,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同一家集团企业的下属公司,如何整合、如何重组,当然由企业自己说了算。但是,海尔生物与上海莱士的整合,是否真的如企业方所言,是为了在科创板获得更大政策支持,还是值得质疑的。如果两家企业整合后真正有实力,不管在主板还是创业板或者科创板,都会很有竞争力。如果整合后的新企业,需要靠政策支持来获得机会,可能就有一定问题了。更何况,海尔生物与上海莱士原本就是供应链企业,是上下游之间关联度非常强的企业。海尔集团从企业整体利益考虑,将两家企业整合到一起,是完全符合产业链构建要求的,也是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如果有一天,新成立的公司能够通过并购等,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其竞争力也会更强。

只是,将两家企业整合到一起,让企业规模、上市时间、企业市值等都相差很大的小公司整合大公司,还是难免让市场、让投资者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想法的。特别是两家企业的投资者,会因为整合的方式问题,利益出现很大不同。一旦整合成功,并复盘,手持海尔生物的股民,一定会赚得钵满盆满,手持上海莱士的股民,则有可能出现不小的亏损。

对此起上市公司整合案例,笔者的看法是,它不仅是又一次“蛇吞象”,更是一次亲子收购养子。海尔生物尽管企业设立时间仅比上海莱士的上市时间长3年,但是,它是海尔集团自己的投资的,是典型的亲生子。而海尔集团直到今年的7月底才真正入主上海莱士,到目前为止只有短短的5个月时间,被窝还没捂热,自然,让上海莱士去整合海尔生物,海尔方面可能会接受不了。

现在的问题是,海尔方面接受不了上海莱士整合海尔生物,那么,上海莱士的股东们是否能够接受海尔生物的整合呢?大股东同意的情况下,如果中小股东反对又将如何处理呢?此次整合,会不会因为中小股东的反对而白费劲呢?如果海尔集团强行重组,会不会引起上海莱士方面的反感,导致两家企业的股东之间发生矛盾呢?一旦出现这样的现象,对两家上市公司来说,可能都会出现负面影响,带来投资者对两家公司的不信任,对海尔集团的不信任。

所以,此次整合,到底会出现怎样的结果,是1+1>2的整合,还是其他结果,值得关注。在亲儿子与养子之间的关系处理上,还是要慎重加慎重,过度关注亲儿子,对养子的心理是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希望这次的“蛇吞象”重组,不要产生不良影响,更不要对两家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带来利益伤害。

谭浩俊
谭浩俊的个人公众号——浩言俊语,发布财经评论、股市预测与分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