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消费补贴政策”,目的是为了鼓励居民消费,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将这项政策执行好,真正把广大居民的消费热情激活呢?显然不只有“补贴”就行,还要有“服务”、有“信用”、有“真诚”。
近日,浙江宁波镇海一位居民,自己掏钱3360元、享受消费政策补贴840元,买了一台格力挂式空调,结果在安装时,发现空调是2020年生产的。于是,与商家联系,质保期限怎么算。商家回应,从安装后的第二天算。
按理,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不需要过多关注。但是,仔细想想,还是有一些方面的问题,需要提醒政府有关部门和广大消费者以及商家。
政府在出台“消费补贴政策”时,除了确定享受政策的范围、标准和程序之外,是否对商家的行为也要提出明确要求和操作规范,如产品的生产日期、质保期限、服务流程等,应当明明白白给消费者讲清楚,让消费者在阳光下购买商品,而不是糊里糊涂地将商品买回家,出了问题后,就认为是“消费补贴政策”是骗人的,是让商家将不合格产品、将质保期限快到的产品卖给消费者。
要知道,类似问题在过去的“家电下乡”“农机下乡”中,都曾经大量发生,也让广大消费者对促消费政策心存疑虑,甚至产生不信任感。
如果说过去的促消费政策是权宜之计,从政策设计到落实都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的话,今天的“消费补贴政策”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重要的工作目标,切不能因为商家的行为、监管的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而让广大居民对“消费补贴政策”再产生怀疑和不信任。就像宁波镇海的这个商家一样,如果在销售空调时就把生产日期、质保期限等对消费者讲清楚,可能就不会产生矛盾,也不会有所怀疑。
所以,需要各地在落实“消费补贴政策”时,把政策讲解、落实得更加精准、阳光、透明一些,让广大居民能够真正明明白白消费、快快乐乐购买、开开心心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