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风韵•小场子
五里镇首届“村晚”的小场子
安康小场子主要分布在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及周边的大同镇、五里镇、流水镇、大河镇等乡镇、川道河谷地区,流及毗邻的旬阳、汉阴、石泉、紫阳、白河、宁陕六县,是一种最具陕南地域特色的民间歌舞。安康小场子形成于清乾隆中期,清嘉庆年间(1772—1810)已日趋成熟,道光年间达到鼎盛。
安康小场子形式独特,以三尺见方的桌子为舞台,一旦一丑二人在锣鼓声中登台,和着清脆的锣鼓声载歌载舞。表演程式相对固定,两人边唱边逗边舞,诙谐生动。唱腔以八岔戏唱腔为主,伴奏不动丝弦,以锣鼓配腔。安康小场子多以男女情爱为表现内容,除以民间花鼓词对唱外,也有以唱为主的正戏。在表演风格上,丑角以逗趣为主,动作洒脱。旦角的表演娇柔含蓄、细腻缠绵。安康小场子的代表性剧目有《吴三宝游春》《要嫁妆》《白扇记》《东楼记》等。
安康小场子艺术特征鲜明,与其他民间歌舞比较,有三大亮点,即:八仙桌上跳舞,唱歌演故事绝无仅有;舞蹈组合中的精粹部分“三缠腰”“三见面”“三碰头”等,一套动作向三个不同方向重复表演而丝毫不露痕迹;丑角耍草帽圈似魔似幻,30多种帽花转身即变独此一家。
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康小场子空前繁荣,后来,随着社会动荡而一蹶不振。20世纪80年代,安康县第一文化馆(现汉滨文化馆)对小场子进行抢救性发掘整理,出版了《民舞集成》。近年来又进一步加强了保护工作。民间艺人和专业文艺工作者活跃于城乡舞台,安康小场子锻造出了不少精品节目,多次在省、市获奖并受到各地观众们的欢迎和喜爱。
安康小场子已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李永乐
初审:何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