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富啃,穷有穷啃,婚前婚后都啃”……农村“啃老”现象抬头

时事   2024-11-05 13:54   北京  
记者调查发现,在部分农村地区,中青年人出现“啃老”现象。
有的打工数年,仍需家里老人贴补;有的为了结婚成家,婚前婚后都让老人“大力支持”;有的婚后子女管不了,还得靠老人给抚养费。在乡村全面振兴、城乡不断融合的背景下,农村“啃老”现象亟需引起重视。
资料图(视觉中国

农村“啃老”现象抬头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农村“啃老”现象存在于20岁至4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群体,其中,年轻人啃老主要表现为工作后入不敷出、在家待业等,需要靠父母贴补。而30岁以上的人群不乏靠父母买车、付房贷,部分父母还要拿出自己的养老钱贴补儿孙。
中部地区某农村,一名22岁的大学生小王今年大学毕业后未找到工作,已在家休息几个月,他打算先在家复习考公:“现在就业形势不好,与其在私企混日子,还不如认真考公,一些学长连续两三年专门在家复习。”
山西24岁的宁博(化名)职高毕业后进城打工数年,但不时需要父母贴补。今年宁博结婚,在县城买房、彩礼等40万元左右的花销全靠父母负担。“在外打工日常消费高,很难攒下钱,不向父母伸手就不错了,养娃根本不敢想。”宁博说。
61岁的王超(化名)家境相对较好,尽管给儿子在城里全款买了房和车,仍要贴补儿子一家。“无论穷富都啃,富有富啃,穷有穷啃,婚前婚后都啃。”王超说,“家境好的还凑合,一般家境的该多难啊。”
白彩霞(化名)是宁夏西海固的脱贫户,她25岁的儿子成家后在城里打工,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难以养家,她和老伴只能节衣缩食,按月给孙子打奶粉钱。白彩霞说,今年肉牛价格下降,养牛基本不挣钱,她在公益性岗位工作,每月近1000元的收入基本都贴补孙子了,一家人只能借新还旧凑合过日子。
除了“啃金钱”,“啃时间”更为常见。不少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将孩子交给父母养育,长辈花钱又费力。中部某省35岁的韩飞和妻子常年在江苏打工,有一双儿女,都由爷爷奶奶照料。“我们一年最多回家两次,每次在家最多待半个月,孩子从小由我爸妈带大,日常花销也主要由我爸妈负担,真的没办法。”韩飞说。

“啃老的“就应该”和“不得已”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年为就业、成家、子女教育等涌向城市,人员地域流动、阶层流动,信息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加强,对传统乡村社会价值观产生冲击。
受消费主义影响,农村攀比之风抬头,有的中青年人消费欲望强烈,一度追求高额消费,完全超越个人能力。“干啥都要比,说啥都是钱。”王超说,买手机只买苹果手机,买车低价的不考虑,必须得开出去能撑面子的,“停在那儿都能让人高看一眼”。
高额消费掏空了一些农村中青年人的钱包,养育子女等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就落到了家里老人肩上。东部某镇一位老人说:“儿子没钱养孙子了,无论怎样也得管呀,谁让是我生的儿子呢。”“如果不贴补,小两口就会因为经济问题闹矛盾,与其这样,宁愿自己少花点。”王超说。
老人的付出,被有的中青年人视为“就应该”。自己要活得好,活得比别人强,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他们顾及不到抚养后代、赡养老人等传统家庭责任,“啃”自家的老人,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除了主观上的“就应该”,也存在客观上的“不得已”。记者了解到,购房、彩礼等开支如今逐渐成为农村家庭的大头开支。王超说,农村青年要成家、孩子要上学,在城里没房根本不行,这两年买房、买车、结婚彩礼等行情不断攀高,以前结婚买县城的房子就行,现在有的还要求到市里买,一些家庭因此不堪重负。
在江苏沭阳,农村孩子要想到城里上初中,除非成绩在乡镇排名靠前或父母在城里有房子,否则至少要交上万元的借读费,其中不乏交三四万元的。仅这一项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如果某个家庭不止一个孩子,这笔钱对一般家庭来说负担“真的很沉重”。不到城里上初中,很大程度上就意味着与重点高中、大学等无缘。“砸锅卖铁也得让孩子们到城里上初中。”沭阳某镇一位老人说。
受近年经济形势影响,进城就业及创业增收压力增大,部分农村中青年认为不得不“啃老中部某县人民法院法官表示,农村中青年人进城后大多从事非固定工作,收入不稳定,既要养家糊口还要还房贷。近年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增多,部分是进城务工农民房贷断供,还有的是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的小额贷款。
东部某省40多岁的张龙(化名)曾在服装厂打工,几年前回家自己开厂,不到3年亏损倒闭,只能重操装修旧业,后又陷入传销骗局,父母向传销组织支付“赎金”才把他解救出来。如今,张龙意志消沉,常年待业在家“啃老。妻子和他离婚后,留下一个上中学的女儿,也只能由爷爷奶奶照料。
消除农村“啃老现象需综合施治
“啃老”不是个新现象。早在2011年就有媒体报道,我国六成以上家庭存在“老养小”,并引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数据称:在城市里,我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的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事实上,“啃老”已成为全球现象。今年有媒体报道指出,韩国20至39岁青年中既没有工作也没在求职的“纯休息”人口有约61.3万;日本超过116万人不工作、不上学或不参加任何培训活动;法国25岁以上仍与父母同住的年轻人有130万人;印度“啃老族”的人数从2004年的约7000万到2018年上升至约1.16亿。
在全球“啃老”现象愈发严重的情况下,不少国家都积极采取措施应对。2023年11月,韩国政府宣布拨款1万亿韩元(约合53.7亿元人民币),以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到劳动力市场。多个欧洲国家为年轻人提供了专业培训计划。印度政府于近年发起了一项名为“印度技能”的计划,其中包括一系列旨在加强技能培训和促进就业的措施。
对我国来说,农村“啃老”现象是个系统性问题,一味在道德上谴责年轻人“啃老,无法解决“啃老”困境。对此,受访专家和基层群众认为,要消除农村“啃老现象,应综合施治,既要为广大中青年农民的就近市民化提供更多保障,也要降低婚姻综合成本,减轻其负担,还要推动崇德向善的乡风建设,在思想上使其扎牢自立自强的正确认识。
扭转农村不良风气,恢复家庭传统功能。农村“啃老与社会风气密不可分。针对一些农村攀比之风、消费主义抬头,部分专家学者建议,结合各地实际探索有效举措,发挥乡风民约软约束、黏合剂作用,通过正向激励,引导村民崇德向善,改善乡村风气。
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为农民进城提供更多保障。随着生活地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想要进城的农村居民承担着较重的生活压力。基层干部认为,进城农民大多经济基础较弱,收入相对不稳定,应在保障性住房、教育等方面为其提供更多保障,共享城市发展成果,降低农村“啃老发生概率。
持续引导降低农村婚姻综合成本。当前,婚姻开支逐渐成为农村家庭最大开支,也是农村“啃老的“重灾区”。受访对象建议,以整治高额彩礼为起点,在住房、购车等婚姻事项上加强引导,不断降低农村婚姻综合成本,为农村家庭减负,让更多年轻人看到奋斗的希望,减少滋生“啃老的土壤。

来源 | 半月谈  央视网  北京日报  环球时报

编辑 | 石佳 杜小溪 
统筹 | 柳璐

监制 | 高杉

更多内容↓↓↓
有报考点明确:考研报名禁用海马体照片!原因是……
噩耗传来,他已离世!儿子:“不敢告诉妈妈”
官宣!歼-35A,真的来了

北京青年报
来自腾讯微博认证资料:《北京青年报》创刊于1949年3月,是北京地区最受欢迎的都市类报纸。 @北京青年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