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招入口腔专科生 是门槛让步还是能力务实?
文摘
健康
2024-10-26 20:01
福建
最近,一份公示的医学院校毕业生拟聘用名单引起了热度不小的讨论,在某县医院今年特招的医学毕业生中,专科生的占比远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其中,口腔专业的准入职人员共有三位,学历备注均为专科。“专科”学历能否胜任高业务标准的医疗工作成为了讨论重点,评论区一时之间吵得不可开交。有大V表示自己并非专业歧视,但医疗工作关乎患者的健康安全,作为公立医院,不应该下放招聘门槛。但同时也有人表示理解,首先将没有考上本科作为否定医疗能力的依据,这样的观点本身就带有学历歧视的片面,哪个医生不是从菜鸟新手开始成长的;况且医疗人才的学历分布也是与待遇及平台等级成正相关关系,县级医院“几千块的工资一眼望到头”,吸引的人才自然有限。“基层医院倒是想招北大华西的毕业生,但问题在于人家压根不来啊。”其实自从开号以来,枪哥已经收到过不少学生党的私信,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口腔医学专科有没有出路?”这个问题多少带点“薛定谔的正确”属性,明确回答有与没有都显得不合适(都会挨骂)。从医疗需求方的角度来看,人命关天的医疗工作本身就该从业精英化,行业准入的高门槛可以用高待遇支撑,从而吸引高质量人才源源不断的加入,但医生职业的学历门槛必须坚持高标准原则;而从医疗供给方的角度来看,国内医疗服务需求量和医生培养体系已经决定了全行业精英化的难以实现,哪怕全民教育卷上天也实现不了“高规格”人才保量输送。况且,我们的公立医疗是具有福利性质的民生保障工程,学霸医生也就是有悬壶济世情怀的牛马,所以在待遇上实现价值平衡这事吧,可能还相当有待观察。就从口腔专科来看,国内的医学人才分布目前还处于偏极端状态:有上升平台和待遇保障的医疗发达地区的学历门槛基本都很稳定,人才梯队大概就是【三甲医院】—【大品牌机构】—【一般公立】—【小机构/门诊】。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同一个地区内的公立和民营的共享同一个人才圈子的。所以一个地区的医疗水平越发达,专业人才圈的下限就越高,竞争自然更变态,一般这种地区基本没啥大的学历捡漏机会,卷不过就跑吧。而与此同时,相较于高强度人才竞争的一片勃勃生机,在医疗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招聘则是另一番景象。目前,很多基层医院的口腔科建设依然相当基础,年轻医生的日常就是病房门诊两头跑,没有钱也没得闲。开展不了新业务学习不到新东西,偶尔还会被连执业证都没有的牙贩子抢业务。因此,虽说公立医院也对学历有着一定的门槛要求,但门槛之上别说岗位竞争了,招不到人的场面可能还要更常见一些。再回看前文引发热议的县医院特招名单,不排除就有无人可用的客观因素所致,只能调整学历占比的权重。那么,随着口腔卫生健康工程的不断发展完善,是否意味着口腔专科学历也将会迎来就业空间的大规模拓展呢?对此枪哥依然观点不变:保持对学历的追求永远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基本原则之一。从就诊潜力来看口腔确实拥有一片蓝海,但曾经历野蛮发展后的市场化底色却不会轻易改变,更不会让所有从业主体都能成为既得利益者,不然也不会有在患者看牙永远需要预约的同时口腔机构却一家接一家家倒闭的难解局面。我从不否认口腔专科的职业机会,但希望专科生们别将学习的上限停留在专科线上,更别用一些成功案例的幸存者偏差去代表一个群体,或是用过去的经验套用眼下的状态。医疗行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从业者的画像标准也在不断跟新,20年前口腔医生入行的专科学历占比不低,坚持干到今天的大部分都事业有成收入殷实,但除了当初的专科含金量对比现在的优势外,还有入行后继续提升的学历、长年的技术积累和资源打拼。学历不完全代表技术,而获得技术的过程也不能忽视学历的作用。在那些有医学名校压阵、附属大三甲一堆的地方,一个进修名额就能让一群本科生抢的头破血流。如果奔着精进技术的方向去申请机会,通过学历途径的代价是最小的,效果也是最稳定的。这个赛道从不惯着任何投机取巧的成功或弯道超车的梭哈,留下的只有吃够了一步一脚印的辛苦后的出人头地。成功能起步于专科,但专科只能是起步。这个苦就算不在高考前吃,也会在高考后加着利息补回来的。很多外行对口腔最大的误解就是盲目相信某些群体“一朝执照到手百万年薪我有”的吹捧,天真的认为只要考出执业证就能躺着赚钱。尤其在某几所医专将口腔专业扩招到上千人后,口腔的行业红利话题就只有教培行业还在积极讨论了。“当你家楼下大妈都开始讨论炒股的时候,就是你准备减持跑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