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下午,秦楚网记者在茅箭区重庆路见到了朱桂莹。他正在给刚用完的无人机电池充电,并检查另一架即将使用的无人机。下午4点左右,朱桂莹带着即将起飞的无人机来到固定起落点。只见他开启手持遥控、设置参数、连接设备、操作摇杆,一架四旋翼无人机便“呼”地一声从地面腾空而起,向天空飞去。“这架无人机上装了5公斤重的生活物资,按照既定的路线只需15分钟就可以将物资送到指定区域。”朱桂莹介绍道,他正在进行的是无人机载重物流配送,目的地是位于赛武当风景管理局附近的消防支队。“从十堰城区进入赛武当风景区大概需要40分钟左右的车程,而有了无人机的加入,15分钟就能将物资送到。”不止物流配送,朱桂莹的工作业务还包括河道巡检、农业植保等等。操控专门的无人机进行河道巡检,通过拍摄的热成像图片排查河流沿线污染情况,也在他的工作范畴内。其实,除了操控无人机升空飞行外,这个行业还有不少工作并不那么“酷炫”。朱桂莹告诉记者:“我们现在能肉眼看到的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前期准备的环节。”新线路“开发”期的勘察、起降点建设和试飞、每一次飞行前的报备与准备、机器临时故障时的现场检测与维修,都是这个行业需要开展的工作和掌握的技能。
在朱桂莹看来,确保无人机安全运行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前期的线路勘察。“我们会到途经线路的3、4个点位实地勘察高度,测试最高海拔,确保无人机能够顺利通过。”
朱桂莹上大学时选择的是无人机技术应用专业,大学3年里系统学习了无人机的操作、维修、组装和应用,算是“科班”出身。同时,他还在读书期间通过了民航局的《民用无人机驾驶执照》(CAAC)专业考试,拿到了小型多旋翼操作执照;去年6月,他又考取了小型垂直起降操作执照。“无论是构造还是数据,我基本上都了如指掌。哪怕现在只给我个零件,我都能立刻说出来它的功能和作用。”他告诉记者,“我觉得自己挺适合这一行的。”
记者了解到,朱桂莹刚毕业时在天津工作,从事的就是无人机的设备运维。工作了1年后,他从天津回到十堰,在现在的公司就职。“自从转型飞手后,我整个人都变了。因为机型、功能在不断更新,当飞手不学习,就会掉队。”朱桂莹说,现在看书成了他的生活习惯,每周还要拿出时间研习过往飞行案例,总结经验。
今年双十一期间,朱桂莹所在的公司接到了一个商业活动订单。按照既定动作设计,他圆满完成了当天的飞行任务,并收到了客户的好评。“这算是一种新的应用,也是一次成功的应用,所以我觉得飞手这个职业很有前景。”朱桂莹告诉记者,4年前选择无人机行业是好奇居多,4年后的现在则是想深耕这个行业。“我想继续在这个行业里干下去,也会抓紧时间再多考证,争取以后有更高的资质去操控更先进的无人机。”
无论哪个行业、哪个岗位
沉下心去学、静下心去做
都能成为有趣又有所获的事
你还见过什么新职业吗?
欢迎来讨论~
欢迎关注
秦楚网官方视频号
秦楚网原创微信 欢迎分享
文、图/秦楚网记者 杨天娇 吕世银
编辑/大杨 责编/千阳 终审/杨建波
合作热线/0719-811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