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天河之间,非遗如繁星闪烁。而今,传统与现代交织碰撞,灰塑、椰雕、黎陶、琼剧、草编、竹藤编等古老技艺,承载着往昔岁月的智慧与情感,宛如沉睡的星辰被唤醒,绽放出非遗的绚烂华光。
“非遗璀璨·童心共传”2024年海口市非遗进校园活动是一场由海口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主办、海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协会承办的文化探索之程,它邀请了第二十五小学、第二十六小学、灵山镇中心学校、西湖实验学校、美兰实验小学共同探寻,以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文化内核,通过教育为途径,以慈善为串联,借助校园为载体,将非遗技艺与青少年教育深度融合。
1月22日,YIYO海南非遗艺术馆将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历史与现代交织的世界,开启文化展览新旅程。
本次展览以“新老传承”为主题,不仅展示了众多非遗传承人老师们的精湛技艺,还汇集了“非遗璀璨·童心共传”2024年海口市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各校师生的优秀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非遗技艺传承的深厚底蕴和无限活力。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文字和图片,进入到“师傅们口中的非遗世界”。
非遗佳作,大师匠心
(黄云鹏老师作品)
手工制瓷传承人、中国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黄云鹏老师的作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展现了传统陶瓷艺术的无穷魅力。
黄老师的作品结合了中国传统的青花瓷元素与华特迪士尼的经典米老鼠形象,在非遗的传承中,传统与创新一直是热度不减的话题,艺术馆也希望一直能给大家带来全新的体验,在传承中融入创新元素,以动态的场景和做法,将静态的作品呈现出灵动的姿态,将非遗传承这条动线,不断地延伸下去。
(许达联老师作品)
文昌灰塑市级传承人许达联老师的灰塑作品,则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海南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馆内的很大一部分陈列展品都富有浓烈的海南特色,灰塑是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工艺,许老师的灰塑作品,将江南水乡的荷叶与莲花、戏水呈现在一个画面里,让静态的作品有了灵动感,也将这样一门鲜为人知的非遗技法带进了艺术馆。
非遗璀璨,童心共传
(学生作品)
海口市西湖实验学校、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学校的师生们利用传统的编织技艺,将草编、竹编、藤编的千变万化,纵横交错展现得淋漓尽致,经纬之间丝丝入扣,是极致的生活艺术。
草编、竹编、藤编曾经是民间艺人的职业技能,多用在制作生活用具上,这次的作品结合海南的文旅风格,使这项技艺逐渐延伸到了观赏性的物品上,与钩针、肌理画等的结合,给了非遗与文旅一次沟通与交流的机会,也希望能让更多的游客知晓海南的独特非遗。
(学生作品)
在文昌灰塑市级传承人许达联老师的指导下,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的师生们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灰塑作品,不同题材的作品展现了非遗在青少年手中的生命力,传承的意义在此刻有了具象化的体现。
(学生作品)
椰风海韵的海南岛少不了就地取材的非遗原料,小岛上的椰子就是非遗椰雕中不可或缺的材料。
海南椰雕省级传承人柯秋枫老师年轻时被椰雕工艺所吸引,一直致力于创新椰雕展现形式。本次他带领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的学生们用独特的椰壳风铃展现非遗魅力,让古老的椰雕工艺焕发出新的生机。
非遗脉搏,生生不息
此次展览,既为非遗传承之窗,亦是创新探索之境。融合传统工匠、新派艺人以及海口市非遗进校园活动中学子的非遗作品,以青春创意激活古老技艺。在新老传承间,让传统非遗在当代审美滋养下重焕生机。于一编一织、一雕一塑、一唱一演间,延续民族文化根脉,拓展非遗发展边界,让古老技艺在时代脉搏中生生不息、熠熠生辉。
本次展览为公益展,门票含5.9元、29.9元、69.9元三种,5.9元含展览纪念种子明信片一张,29.9元含种子明信片+展览主题帆布袋,69.9元含种子明信片+非遗年货大礼包,所得部分款项将注入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金,用于海南保护与传承,您的每一份支持都将为海南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海口非遗协会
期待你的
点赞
分享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