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快20天,美国突然发现,中国六代机不可怕,可怕的是另一件事

文摘   2025-01-11 19:00   北京  

请您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湘评中外”,观看更多国际军事热点秘闻

如果说曾经的中国军工,被视作是个追赶者那么如今,它正迅速成为引领者。最近,沈飞成功试飞了第六代战斗机,这不仅在国内引起轰动,也让五角大楼为之震惊。

 

【网传中国“六代机”】

从成飞到沈飞,再到西飞,中方的进步似乎已不限于个别新型飞机,而是形成了一整套体系:预警机空警3000、彩虹7无人机、脉冲震爆发动机等陆续亮相,令人眼花缭乱。这背后是中国军工研发团队多年来的默默耕耘。

从一架架新机型的崛起,到整合体系的日渐完备,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经过量变慢慢累积,最终实现质变的一场华丽转身。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中国的军事力量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者,而是逐步成长为能够自主创新的力量。

正因如此,美国才幡然醒悟,比起中国六代机,如此坚实的人才储备,才是美国应该感到后怕的力量。

 

B-21战略轰炸机】

与中国的快速崛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军工似乎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瓶颈期。自从F-35问世后,美国已有几十年未推出具有革命性的新型战斗机。即便是最近曝光的B21轰炸机,也被认为只是B2A技术的一种延伸,缺乏实质性的突破。

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美国的造船业同样面临困境。特朗普曾扬言要重振美国海军舰艇制造,但现实让他的计划显得遥不可及。无论是英格尔斯造船厂,还是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如今都是一片萧条。

工人短缺、生产线停滞、项目拖延……伯克3型驱逐舰、哥伦比亚级核潜艇、肯尼迪号航母等等,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进度放缓。

 

【“阿利伯克”舰】

这背后反映的,是美国军工行业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首先美国军工企业的研发人员薪资相对较低,往往只有10万美元左右,相比之下,医药和华尔街的薪资则高达30万美元。

其次,企业利润多被股东和高管瓜分,基层员工和技术人员回报不合理,且项目完工后常开除研发人员,影响技术传承。

此外,随着美国去工业化的深入,军工企业的配套零部件工厂纷纷倒闭。同时,企业不愿培养熟练技术工人,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恶性循环:技术中断、创新乏力、人心涣散。

 

【五角大楼】

反观中国,中方高度重视军事科技发展,政府政策支持为研发提供强大动力。通过提高待遇、优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加强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创新人才。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军工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完整的工业产业链为军工研发提供坚实基础,推动中国军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友情提示:欢迎您下方左侧一键分享至朋友圈,同时点击右侧【点赞】【在看】,获得更多好文推荐!

往期精彩回顾:

北约盟国为获“中国心”,转投中方怀抱?美国在背后挨了一刀

预感和中国有开战的一天,特朗普不惜代价,也要做这件事

湘评中外
媒体人 记者。今日头条账号:雷湘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