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报道
近年来
中国在英国私校的
收购活动中表现活跃
增收增值税的背景下愈发显著
有哪些学校已经被收购了?
哪家公司最为活跃?
对留学又有什么影响
一起和指南君看看吧!
增值税下私校经济危机
为应对教育不平等问题,英国工党政府将对私立学校学费征收20%增值税,用于资助公立教育发展。
这一政策将从2025年1月1日起生效,预计每年将为公共教育筹集超过15亿英镑的资金支持,到2029至2030学年逐步增加至17亿英镑,用于资助公共部门的6500名新教师,以及提高公立学校的标准。
政策宣布以来,英国已经有十多所私校宣布,因为增值税新政出现大量学生退学和招生困难的现象,因此不得不从2025年起关闭。
私立学校委员会分析称,随着增值税新政的推行,将有更多的私立学校被迫关闭。受影响最严重的,将是许多规模较小的私校。
伊顿、哈罗、威斯敏斯特公学等实力雄厚的私校,由于学费盈余比例更高、历史积累的储备金雄厚,并且常年接受大额捐赠等,受影响较小。
尽管也有部分家长对学费大幅上涨表示不满,但家长对更高昂学费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即便有个别学生退学,也能立即有新学生填补空缺。
不仅如此,同样面临增值税新政压力,实力雄厚的私校甚至还能从中获益。
根据英国税务和海关总署关于增值税的相关规定,一旦需要为学生的学费缴纳增值税,将可以申请退还过去10年里花费不低于25万英镑的建筑和土地征用等资本投资项目的增值税。
仅此一项,伊顿公学就能获得约480万英镑的退税,实际金额则可能更高。
在储备金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伊顿、哈罗、威斯敏斯特、圣保罗、切特豪斯、拉格比公学等在内的九大公学拥有的储备金总额超过26亿英镑,其中伊顿约5.6亿英镑、圣保罗约3亿英镑。
英国著名的教育和社会流动性智库萨顿信托基金会(Sutton Trust)分析称,由于私立学校能够承受增值税风险的差异巨大,新一轮竞争中,实力较强的学校将进一步受益,而弱势学校被迫关闭或被强势机构吞并在所难免。
而这对于那些规模小、本就不富裕,几乎没有资本项目的私校来说,增值税新政可谓是雪上加霜。
中国公司嗅到商机
据相关报道,中国公司已收购至少27所英国私立学校,且这一数字有望继续攀升。
2025年以来,四所私立学校已经宣布因经济挑战而关闭。中国投资者已经收购其中两所,分别是:
成立于1893年的Malvern St James Girls' School(莫尔文圣詹姆斯女校),简称MSJ;
拥有114年历史的Durham High School for Girls(达勒姆女子高中),简称DHS;
这两所学校在国内的知名度可能不是很高,但都是英国有钱人家很喜欢读的学校,MSJ以其在STEM科目和艺术教育方面的优势而闻名,而DHS则在音乐、戏剧和体育领域表现出色。
下面再列举一些近年来比较活跃的参与收购的公司
英国教育市场上最活跃的中国公司是博实乐(Bright Scholar),它在 2018年至2019年期间收购了六所学校,包括卡马森郡拉内利的圣迈克尔学校——前司法大臣罗伯特·巴克兰和歌手塞里斯·马修斯都是该学校的学生。
2018年,中国公司雅力(Ray Education Group)投资了什罗普郡什鲁斯伯里的阿德科特女子学校(Adcote School for Girls)和威尔士登比的米德尔顿中学(Myddelton College)。
2017年中国万达集团(Wanda Group)支持的基金收购了伊普斯威奇中学(Ipswich High School),作家伊妮德·布莱顿和已故女演员琼·布朗曾就读于这所学校。还有,什罗普郡的基石学院(Bedstone College)。
同年,中国中国首控集团 (China First Capital Group)收购了,德文郡比迪福德的金斯利学校(Kingsley School)、伍斯特郡的希思菲尔德诺尔学校(Heathfield Knoll School)和牛津的格林学院(Greene's College)。
2016年,中国国有企业中化集团 (Sinochem)部分拥有的地平线教育 (Horizon Education) 收购了考文垂附近的国立数学与科学学院 (The 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College)。
中国公司对英国私立学校的兴趣并非偶然。
英国的教育体系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在全球享有盛誉。对于中国投资者而言,收购英国私立学校不仅是对优质资产的投资,更是对教育资源的长期布局。
这些学校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品牌价值和声誉为投资者带来了潜在的经济回报。并且,通过收购和运营这些学校,中国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借鉴英国先进的教育模式,为未来在中国推广国际化教育奠定基础。
冲击英国教育体系?
中国资金的涌入为英国私立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对于那些因经济压力而面临困境的学校来说,中国投资者的资金注入无异于雪中送炭。
然而,中国公司在英国教育市场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英国国内对外国资本的介入存在一定的疑虑和担忧。部分人士担心,大量中国资本的涌入可能会对英国教育体系的独立性和价值观产生潜在影响。
对此,英国政府明确表示,所有私立学校的所有者都必须遵守英国的独立学校标准,并积极弘扬英国的核心价值观,包括民主、法治、个人自由以及对不同信仰和文化背景人群的相互尊重与包容。
另一方面,中国投资者在英国教育市场的运营也面临着文化差异和管理挑战。英国的教育体系和管理模式与中国存在显著差异,如何在尊重当地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管理,是中国投资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此外,随着英国政府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力度不断加强,中国公司在未来的投资过程中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政策限制和监管要求。
两国教育交流的新机会
从中国视角来看,中国机构对英国私立学校的收购不仅是企业层面的投资行为,更是中英教育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中英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从高等教育领域的联合办学到基础教育阶段的交流互鉴,两国教育机构之间的互动日益频繁。
中国公司在英国教育市场的布局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也为中英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
通过收购和运营英国私立学校,中国投资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英国的教育体系和管理模式,同时将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文化元素引入英国学校,促进中英教育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这种双向的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也为英国教育体系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变革动力。
未来,随着中英教育合作的不断深化,两国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将更加频繁,中英教育合作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英国私校教育格局的一系列变化,对于想要留学英国,特别是低龄留学的家长来说,找到有经验的机构变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作为base在伦敦的英国本土机构
海德专注英国私校教育十二年
擅长申校、办签、监护、培训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来找海德顾问聊一下~
海德名校offer来啦~
真实海德家长好评!
想了解更多英国教育信息,需要申校、办签、监护、培训等服务,请添加顾问老师微信👇
(V:hydeglob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