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制止药品领域垄断行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财富   2025-01-27 07:33   上海  

2025.01.27

本文字数:1543,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导读药品领域垄断行为不单影响药品保供稳价,也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利益,社会各方反映强烈。


作者 | 一财评论员


日前,国务院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制定出台了《关于药品领域的反垄断指南》(下称《指南》),目的是为药品领域反垄断执法和经营者合规提供更为明确、清晰的指引,提升反垄断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药品领域规范、健康、创新发展。
药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药品领域垄断行为不单影响药品保供稳价,也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消费者利益,社会各方反映强烈。
2024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公布的《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3)》反映出药品领域垄断的严重情况。2023年,全国共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27件,罚没金额21.63亿元。其中,涉及医药领域案件7件,罚没金额约17.98亿元,占比超过八成,由此带来的危害性可想而知。
早在2021年,原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就制定发布了《关于原料药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对规范原料药领域垄断行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包括原料药在内的药品领域垄断行为变得更加隐蔽、复杂,特别是由于药品领域产业链条长,涉及主体范围广,经营模式复杂,构建药品领域全品类、全环节、全链条的反垄断监管体系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是《指南》出台的重要原因。
《指南》适用于所有药品领域的经营者及其生产、经营活动,包括药用辅料、药包材、医药中间体以及药品领域相关服务等,也就是说,从生产领域进一步扩展到经营领域。
综观《指南》,重要的出发点首先是维护消费者利益。
《指南》明确,(要)严厉打击药品领域各种类型的垄断行为,促进药品经营者依法合规经营,保障药品稳定、有效供应,减轻消费者用药负担,维护消费者利益,增进民生福祉。
从具体规定方面来说,药品经营者之间互相串通联合涨价、药品经营者操纵经销环节牟取高额利润、药品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阻碍新药进入市场等都在《指南》的规范监督处罚行列。
《指南》同时明确:评估药品领域经营者集中对消费者的影响,可以考虑对药品多样性、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可及性、稳定供应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是否缩短药品上市周期、降低消费者用药负担等其他消费者用药权益方面的影响。
另外,评估药品领域经营者集中的竞争影响,还可以综合考虑集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参与集中的经营者是否为濒临破产的企业等因素。
其次是规范行政行为,促进市场化竞争。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的信息,《指南》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对药品领域公平竞争审查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
具体是:涉及药品领域经营主体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具体政策措施,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公平竞争审查;对药品领域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限定交易、妨碍药品进入市场、限制药品自由流通、限制招投标等也应该审查。对这些限制药品自由流通、限制招投标等典型行为表现形式,《指南》进行了细化列举。
其三是进一步明确了“罚则”,这是医药领域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保障。
《指南》强调,今后将进一步加强联合惩戒机制,对执法中发现的其他药品领域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及时移交行业监管部门、公安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等有关单位作出处理。
这当然也应该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药品经营者从事《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总之,药品行业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构建药品领域全品类、全环节、全链条的反垄断监管体系非常重要。《指南》充分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更加细化和增强规范性、执行力,着眼点是在规则充分明确的环境中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微信编辑 | 龙王


推荐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磅发布!


第一财经
第一财经官方公众号,致力为广大投资者打造权威的财经信息平台,同时,努力成为第一财经忠实用户的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