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读书 | 感悟辽河文明——读《大辽河》有感

文摘   2025-01-07 21:00   辽宁  

辽河,汉代以前被称为句骊河,到了汉代被称为大辽河,五代以后才称其为辽河。它包括西辽河、东辽河、辽河干流、浑河和太子河。在七大流域中辽河的“存在感”并不强,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辽河在哪儿。但我自小生活在东北,对于辽河感情颇深。因此,当我读到《大辽河》时,就深深地被这部充满浓厚黑土地气息的东北文学作品吸引了。

它是一部描绘辽河流域深厚历史文化与人民生活的佳作,以中华民族文明溯源为主题,以“我”在三年时间里对辽河的探寻与走访为主线,讲述了辽河流域两岸普通百姓从辽代到当下的生活故事,通过这些不同时代的叙事故事,描述了辽河流域生态环境与人文社会的变迁,生动展现了辽河的历史与文化。读完这部作品,我深感震撼,仿佛置身于辽河之畔,感受到了那汹涌澎湃的河水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无尽的生命力。
《大辽河》中记录的故事闪耀而又残酷。书中有八个对应不同历史时段的篇章,每一个都是辽河的“支流”,让读者得以感受并见证不同历史时空下辽河流域的人情世故和传统习俗:老舅在经历了坎坷后与妻子的相濡以沫,对老东家的忠心耿耿;堂妹在国家陷入危难中的大公至正,视死如归;二姨夫妇在看清婚姻本质后内心仍旧有着对对方的惦念;三姐与三姐夫在清贫的岁月中追求爱情的独立与自由……书中呈现出的人物,都是辽河两岸的普通百姓,他们没有确切的姓名,有的只是二哥、三哥、四哥、堂弟、堂妹、三姐、二姨等这种亲属间的称呼,或是制玉人、烧炭工、车夫、编工等职业称谓,不同的人物间没有家族血缘关系,但中华一家亲,人们互相帮助、温馨和睦,好似一家人。这不仅让读者对于书中的人物与故事情节有了亲切感与温情感,更证明了大家同为辽河子民,即使身处不同时期,彼此互不相识,但仍旧同本同源,共同构筑了这样一个相濡以沫的大家庭。由此可见,《大辽河》就是要为普通人立传,呈现出有情的历史、炽情的人生与抒情的文明。

同时,作品在叙事方式上也做出新的尝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生命意识贯穿全文始终,字里行间动静虚实结合,在故事线与纪实线的交错下,指引读者感受书中历史人物的生活,与历史握手、与往昔会晤,也将自己从历史拉回现实,注视着依然在眼前的辽河,在时空的缝隙中回味那些故事。书中还将故乡的河流与个人的生命阶段相融合,不仅承载了时空的记忆,更意在彰显时间在个人生命中无声刻画的印记。如果把一条河看成生命的过程,那么,源头是出生之时,一声啼哭;上游则是童年时光,激越跳荡;接下来是青春期,充满活力;中游是中年,沉默寡言;下游则是老年,对于一切都看轻看淡了。古老的辽河既孕育了璀璨的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作者个人无法逾越的精神河。

总体来说,《大辽河》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多线并进的叙事方式,展现了辽河流域的丰富历史和人文景观,增强了读者对于拥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的东北大地的归属感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值得细细品读。

    (作者马旭系沈阳市政协委员,大东区政协主席)


感谢阅读 -
来源 | 省政协委员工作委员会

编辑 | 张恺新 杨思宇

实习编辑 | 杨雅涵
审核 | 高威


辽宁政协
政协辽宁省委员会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