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小满有两层含义:
第一,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
第二,与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不是指降水,而是指小麦的饱满程度。
在小满节气期间,自然界呈现出的三种物候现象。它们分别是:
一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麦秋至。
在青岛市黄岛区灵山岛上,一直流传着一个这样的传说: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兵败自刎乌江后,其部下担心有人加害其母,便将项羽的母亲护送到灵山岛上隐居,并对其说项羽四处征战去了。
此后项母不分昼夜遥盼儿归,直到她去世也没能等到项羽。岛上渔民按照她的遗愿,将其坟墓修建在海边,以便等项羽回来时能第一眼就看到她。后来项母坟头长出“两树同根”的朴树。岛上居民认为这是项羽灵魂所化来守护自己的母亲,故此又将它称为“霸王侍母树”,简称“霸母树”。泉州市南安市向阳乡郭田村的青龙宫又名昭惠庙,庙侧有一株高大的朴树,距今已有300多年,流传着许多美妙的传说。传说,唐末朝政失规,天下混乱,在朝为官的福宁人(今宁德)朱观繗辞官归田,与雷海清、陈振泽、杨仙君同行入闽,寻高山修行学道。朱观繗到乐山修炼,垦荒造田,参与筑建海潮庵,后“蜕化”。宋太宗丙子年(即公元976年),敬奉朱相公的香炉由乐山飞到此地,这里原是方圆百里的森林,有大杉树、大枫树等巨木大树。香炉后来落在“双龙结一穴”旁的大枫树上,高悬于枝桠上,香火炃焚七天七夜,香飘五里。周围村庄老辈人顺着香味发现了这一景象,村民即时举行祭祀仪式,架设24级的竹梯取下香炉。族中长老随即选择这里适合居住的宝地,带领族人聚族而居。后来本地境内九个姓氏的众多弟子依穴位破土兴建,搭茅草房为宫。公元1003年青龙宫落成。数百年来,古朴树与青龙宫(昭惠庙)、郭田村相依相伴、共度沧桑。朴树融入了村民生活,村民也相传着朴树的传奇故事。每年正月,郭田村都会热闹非凡,全村老少聚在一起参加“割香”“取火植福”仪式。根据口口相传的述说,自有青龙宫以来,他们村每年都会举办这样的仪式。不少村民还将其当成了树神,每逢过节都会前来瞻仰祈福。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一棵屡遭灾难却顽强活了600年的朴树令人敬畏,它的传说故事如下:这棵树原有两条主干,枝丫处原有一眼“井”,水深半米,水质清冽,中有游鱼数尾,当是好事者为之。后来该“井”被顽童用土块填实,这一“树上有‘井’,‘井’中有鱼”的奇观最终消失。
附近村民称,1938年,侵华日军在这里驻扎一个团,烧杀抢掠,在树下杀了很多老百姓,树上留下不少枪眼。本来长势茂盛的朴树,好像被“气”死一般,几年没怎么发芽长叶。更奇的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棵半死不活的老树突然又枝繁叶茂,葱郁可人。不管是巧合还是天意,这件事让当地老百姓对老树更是敬畏。为此,村民们在这搭台唱了十天大戏,方圆百里的人都赶来听戏看树。
除了带有神奇色彩的故事,这棵树还有一段传说。据传,明朝一位名叫孙琅的宫女,侍奉皇子、皇姑,告老还乡后回到家乡十河集,病故后葬于集镇西侧的宋汤河西岸。不久,坟头长出一棵朴树,且越长越大,很快覆盖了孙琅的坟茔,存活至今。乡人都视这棵离奇的朴树为神树,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纷纷前来烧香叩拜,祈求平安,香火之盛不啻一座庙宇。
在上海闵行区浦江镇万里村,有一个关于朴树传说:在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一对老夫妇的女儿疾病缠身,终身守寡。父母忧其无依无靠,为了给她祈求平安,便建造了一间有马头墙的房子给她,宅子因此得名马头墙宅。在马头墙宅院内,老夫妇又栽种下一棵朴树。朴树寄托了栽树的父母对病痛缠身的女儿悠远绵长的爱与牵挂,这份爱历经数百年,直至今日。在古代有一个很流行的成语:前榉后朴。这也是南派传统园林建筑的形式,这是尤其厚重的意义的。在中国古代,平民百姓的唯一出路就是考试,由高及低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而举人就是在乡试中中举的人。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的《范进中举》就是塑造了一位喜极而疯的书生形象,因此我可以看出,中举是多么的难!“前榉后朴”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时代背景,意思就是说古人都渴望考中举人,而当上官的人后面一半都有一个仆人跟随,就巧妙地运用了这样的谐音。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革命老区龙华镇的狮子山,有一棵树龄1000多年的特殊植物——朴树,坚守着山中古刹狮子岩寺。朴树融入了村民生活,和谐相伴。他们说,古朴树根植较深,适应当地山岩的生态环境,能抵抗各类病虫害,所需水分及营养都是靠树根自身吸收地下深层土壤的养分,并转化为营养物质,由此每年六月开满米粒大的白花,金秋十月挂满红绿色小果,采下经腌制风味绝佳。千百年来,当地村民更把这棵古朴树当成能预报旱涝变化的“气象树”。据从小在金建村长大的村民魏丽群介绍,当地人利用“气象树”发芽早晚和叶子的疏密,来精准推测当年旱涝情况:如果树在谷雨前发芽,芽多叶茂,当年雨水就多;如果按时令发芽,树叶有疏有密,这一年大致风调雨顺;而要是谷雨后才发芽,树叶又少又稀,这年必有旱情发生。
在潮汕地区,关于朴籽粿,有个心酸的传说。据传当年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州,杀戮掠夺,民不聊生,被迫无奈而避入山林之中,在这些饥荒年中,潮州人饥不择食,采摘朴籽叶,果籽充饥,后人为永记深仇大恨,在清明节加工蒸制"朴籽粿",沿袭至今。故潮汕地区有"清明食叶"的民谚。这个“叶”就是指朴树叶。
每年的清明节前一个月到节后一周这段时间里,正是潮汕朴树叶和籽的味道巅峰,用它们来制作朴籽粿,甘香中微带天然的咸,令人回味无穷。而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发涩,不适合用来制作粿品了。朴籽粿有消痰祛积下气的保健功效,潮汕民间还流传“正日吃一当三”的说法。
结语
以上几个传说故事,均搜于网络。如果你所在的家乡,也有关于朴树传说,欢迎后台分享给我。在这些传说里,植物、矿物、山河大地都是有灵魂的,也让我跳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再次感受到不一样的世界。
朴树,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乡土树种,在漫长的历史上与我们祖先的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今,朴树又以绿化树的身份,继续点缀着城市里的日常。但朴树的奥秘,还有很多没被探究,需要我们像认识朋友一样,一次次地深入和发现。那么下次节气,再见。
写在最后
“2024观察一棵树”系列将以24节气为节点持续更新,欢迎关注,让我们一起,从小树见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