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为啥这么“辣”?

文摘   2024-12-23 23:23   江西  


萍乡人嗜辣,远甚于周边地区,可以“一餐无肉,但不能一餐无辣椒”,无论荤素都要放辣椒才能吃得下去。萍乡人也擅长做辣味美食,莲花血鸭、萍乡小炒肉、南坑鹅肉等以辣为特色的菜肴,花蝴蝶辣片、麻辣烫、楚山田螺等以辣为特色的小吃,让众多饕客欲罢不能。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辣”与萍乡这座城市的历史渊源。


爱吃辣椒的萍乡人

辣椒原产于美洲,明末清初传入我国。因此在清代以前,萍乡人的辣味主要来源于葱、姜、蒜等中国本土种植或传入中国上千年之久的调味品,并不来自辣椒。

辣椒在萍乡普遍种植的时间,我们可以从地方志的记载中大致推断。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萍乡知县尚崇主持修纂的《萍乡县志》刊刻出版,在该书卷一《物产志·蔬类》中并没有关于辣椒的记载。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莲花厅志》刊刻出版,同样没有关于辣椒的记载。直到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萍乡知县胥绳武重新修纂《萍乡县志》,该书《物产志·蔬类》一节中首次提到当地产“秦椒”,而“秦椒”正是辣椒的别称。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萍乡地区最早较为广泛种植辣椒的时间不会晚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

此后,由于萍乡人对辣椒的喜爱,老百姓纷纷种植辣椒,并不断改良辣椒的品种,至民国时辣椒已成为萍乡人吃饭必不可少的食物,以至于有“无辣不成席”的俗语出现。民国时期,著名学者胡朴安在其所著的《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当时萍乡人吃的辣椒有“青椒、红椒、朝天椒、灯笼椒诸类”,辣椒的吃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作为调味品添加到菜里。萍乡人当时流行的做法是辣椒拌鱼、拌猪肉、拌霉豆腐、拌豆豉、拌蔬菜等。虽然是调味品,但是萍乡人添加辣椒的量要远超其他地方。同样据《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萍乡人做鱼时“鱼一头重量一斤,而烹时至少和半斤辣椒,否则不能下箸,故萍地购椒至少几斤”,由此可见萍乡人对辣椒的喜爱。另一种是直接作为主菜食用。芦溪县文史工作者朱西屏在《芦溪旧风俗礼仪》一文中回忆道,民国时萍乡人特别“爱吃大红煎椒,山区还爱吃油酥干椒”。

近代的萍乡,辣椒作为一种食物跨越了社会阶层,上到文人雅士、官僚,下到贩夫走卒、矿工、苦力,吃饭都不能离开它。萍乡籍清末著名诗人、思想家文廷式就特别爱吃辣椒,并曾以“辣椒言志”。甲午战争失败后,文廷式弹劾李鸿章误国被免官赋闲在家。在他因国事而忧愁时,刚好迎来了新年,文廷式写下了一首名为《鹧鸪天·即事》的词,在词中他发出“堆盘买得迎年菜,但喜红椒一味辛”的感叹,以辣椒来比喻自己伉直不屈的性格。在近代的安源煤矿,辣椒是矿工们应对恶劣饮食的最佳调味品,餐餐都不能没有它。曾经在安源煤矿当过矿工的开国中将丁秋生,曾在《毛委员指引我出安源》一文中回忆他们矿工每天“吃的是发霉的糙米饭和不见油的辣椒煮白菜”。据《芦溪文史资料·工商史料特辑》中记载,民国时期萍乡至莲花的商路十分繁忙,挑脚工都自备一个竹筒,里面装有“自家炒好的腌菜、黄豆、黄条萝卜、豆豉辣椒”。其中的“豆豉辣椒”可以说是他们的最爱,它可以刺激味蕾、增加食欲,从而快速恢复体力。

由于萍乡人喜欢辣椒,辣椒市场十分广阔,民国时期许多永新人、莲花人就挑着干辣椒来萍乡贩卖,经常货一到就被居民一扫而空。另一方面,由于萍乡本地人种的辣椒品质好,一些商人也会把萍乡的辣椒卖到其他商埠。据《芦溪文史资料》第4辑收录的《芦溪巨商吉庆堂》一文记载,民国时期樟树人杨星拔在芦溪镇开药材铺,他在经营药材生意之余,还收购萍乡的辣椒、茶油等土特产,通过袁水河运到老家樟树贩卖。





嗜辣风气的背后

辣椒被引入萍乡后,能很快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物,并形成吃辣的风气,背后与近代萍乡的经济、社会环境有着很大关系。

近代以来,萍乡人口增长迅速,大量湖南人来到萍乡务工并定居。他们到来后,在萍乡开了很多餐馆,把以辣为特点的湘菜带到了萍乡。据《解放前萍乡私营工商业概貌》一文记载,民国时期安源镇最红火的餐馆是长沙人开的湘菜馆“饮和祥”,该店是分店,总店在长沙东牌楼。“饮和祥”以独家秘制的“椒酱”闻名于世,菜肴也主要以辣为主。据一些老人回忆,安源镇的“饮和祥”每天“名菜齐全,风味独特,门庭若市,日开筵席数十桌,还感供不应求”,可见当时萍乡人对湘菜的热爱。

随着安源煤矿开采、株萍铁路通车,再加上萍乡本来就成规模的鞭炮、造纸、制瓷等行业,都为周边地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据记载,民国时期在株萍铁路和安源煤矿务工的工人就有近两万人,从事传统工商业的爆竹工、造纸工、制瓷工更是不计其数。他们每天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收入却十分微薄,资方和东家也不想在伙食方面为工人付出更多成本。这时候,容易获得、价格便宜、又能让工人迅速开胃的辣椒,无疑成为资方和东家的首选。而工人自身在没有油水、荤菜的情况下,也乐于靠吃辣椒来开胃助餐。




来源:萍乡日报

魅力新泉
山水田园,魅力新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