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至26日,建筑地基基础学术大会(2024)在郑州隆重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指导,郑州大学、黄淮学院与北京金山基础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从业人员踊跃参会,充分展现了行业的学术氛围与创新精神。
大会主题为“安全、低碳、智能化引领岩土工程创新发展”,旨在为我国建筑地基基础工程领域的教育、科研及生产一线技术人员提供一个相互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与会人员积极分享学术观点,深入探讨教学科研与技术发展的前沿、热点和难点问题,力求在工程实践中促进成功经验的借鉴与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
开幕式隆重举行
王曙光
/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大会的开幕式由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曙光主持。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中国工程院、郑州大学王复明院士,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李新怀副厅长,郑州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利国教授,黄淮学院副校长姚汝贤教授,华东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长节教授,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全国工程勘察设计李清波,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守礼,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宏,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术院院长冯虎教授、沈洪波书记,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滕延京名誉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宫剑飞理事长等。
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大会组委会主任郭院成教授首先介绍了大会的筹备情况,之后王利国副书记、姚汝贤副校长、李新怀副厅长、宫剑飞理事长几位嘉宾相继致辞,分享了对大会举行的期待与祝福。
会议内容丰富多元
为期三天的大会安排紧凑而富有成效。会议设置了22个大会报告、13个分会场特邀报告、29个分会场报告和19个研究生论坛报告。此外,大会还举办了关于“根固桩与扩体桩发展前景”和“新形势下岩土工程人才培养”的高端论坛对话,涵盖了地基基础领域的多个重要课题。
周同和
/ 教授
在黄熙龄地基基础工程论坛第二讲中,周同和教授以“黄河冲积平原新近沉积土地基基础工程理论与技术创新”为题,深入剖析了豫东北地区黄河冲击平原新近沉积土的工程特性和常见问题,分享了在地基处理领域的创新成果,包括首创的根固桩和扩体桩技术。
王复明
/ 院士
王复明院士则针对水引发的工程灾害及病害进行了系统分析,介绍了在地下工程渗漏防治以及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中的创新型柔性防水材料,强调了防水领域技术开发的重要性。他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
高端论坛一
高端论坛二
在“根固桩与扩体桩发展前景”论坛上,专家们探讨了预制桩植桩技术的发展及其智能装备,认为这一技术克服了传统预制桩施工的缺陷,具备绿色低碳的优点,前景广阔。此外,与会嘉宾在“新形势下岩土工程人才培养”的论坛上,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见解,为培养新一代岩土工程技术人才进行了深度探讨。
报告聚焦多个关键领域
此次大会的报告内容涉及广泛,涵盖了传统地基基础、基坑支护、桩基础、地基处理及地下结构等多个领域,涵盖了既有建筑的加固改造、地下结构的抗浮与抗震等前沿技术。从地域上看,报告内容也覆盖了盐渍土的测试评价、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及滨海软土的工程实践,为不同地区的工程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解决方案。
分会场报告
在分会报告中,学者们围绕“工程理论与试验研究”、“工程设计与案例分析”、“工程施工与监测技术”展开了更深入的交流。
针对本次大会的成功举行,与会专家对其是否能引领我国建筑地基基础行业的技术进步、推动城乡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表示乐观,期望大会能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学术成果丰硕
大会共收到95篇论文,经过严格审稿后选入89篇,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些论文涉及地基基础及城市地下空间领域的理论研究、创新设计、先进施工技术和检测手段等多个方面,其丰富性与前沿性将为我国地基基础工程技术的科技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会圆满闭幕
张守礼
/ 会长
在闭幕式上,河南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会长张守礼代表承办方致闭幕词,向所有参与会议的专家和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他特别提到,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在此次大会中的指导与支持,极大地提高了大会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颁发感谢证书
张会长指出,将本次大会设在郑州,使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这不仅为河南省岩土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也为全国建筑行业的提升创造了机遇。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将继续以安全、低碳、智能化为发展方向,推动岩土工程的创新与进步,共同迎接行业的新挑战和机遇。
创新技术产品展示
大会最后,组委会还向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及支持单位颁发了感谢证书,以表彰他们对大会的支持与贡献。此次建筑地基基础学术大会的成功召开,不仅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提高我国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技术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END
编辑|谢 盼
审核|王 菲
来源:基础工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