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睡觉请调整一下!

美食   2024-12-08 22:42   陕西  

你的睡眠还好吗?

近日,有关“碎片化睡眠”

相关话题持续引发关注



“睡了一夜总感觉

睡眠断断续续”

“明明睡着了

但又感觉像没睡着”

“睡到半夜总是醒

醒来又半天睡不着”

……

这种“碎片化睡眠”

很多人都经历过

它的危害不容小觑

严重性等同于熬夜

它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

使机体代谢发生紊乱

包括糖代谢的异常

进而可能引发高血糖

或高血脂等问题


有研究发现

长期处于“碎片化睡眠”

会导致大脑加速衰老

记忆力下降

全身炎症水平上升



同时,“碎片化睡眠”还会

给心血管系统

带来巨大压力

长期熬夜或碎片化睡眠

更是增加了

罹患老年痴呆等

老年退行性疾病的

风险因素


医生:对放松、代谢、记忆都有影响


“碎片化睡眠”,顾名思义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晚上睡觉中断或醒来好多次。与只持续几秒,自己可能并不记得的短暂“微唤醒”相比,“碎片化睡眠”的特点是自己能非常明确地意识到“醒了”,且醒来后都要再次费劲地入睡。


据扬子晚报,48岁的南京市民马女士告诉记者,这样反反复复地折磨,一夜睡下来根本感受不到身体的休息。对于有些人来说,“碎片化睡眠”还出现在重要的、令其激动的大活动前夜,很多人很容易“激动得睡不着”,每次醒来一看,怎么才过了一两小时。



同时,一些照料新生儿的家长或者值夜班的“打工人”,也更易出现长期的碎片化睡眠。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明泉在接受采访时介绍,“碎片化睡眠中不能进入深睡眠期,而是处于思睡期和浅睡期,因此一直醒来确实不够达到解除疲劳的目的,不利于大脑清理垃圾,也会对身体代谢造成影响。”


专家解释,这也是为何长期“碎片化睡眠”的人群容易在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甚至进一步诱发代谢、认知、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毛病的原因。


李明泉主任指出,对于睡眠出现问题的人来说,主要分为药物干预和非药物干预两种主要途径。如果没有器质性疾病,是家族遗传性或散发的基因变异疾病,能够确诊的先天睡眠障碍,只能用药物保证必要的睡眠。但对于其他患者而言,通常建议首先尝试非药物干预。专家表示,日常生活中营造必要的睡眠环境很重要,重点在于要避免强光刺激、避免噪音刺激。


除了碎片化睡眠

导致的睡不好

还有件重要的事要注意

就是睡前千万别把

手机放床头

它最大的危害不是辐射

而是睡前玩手机

会不知不觉让你熬夜

长期睡眠不足

躺在床上,其实已经有点困,但想到今天没有玩够,没人能抵抗手机的诱惑。这样的生活方式正在日积月累地拖延我们的入睡时间,常常导致睡眠不足。而长期连续睡眠不足,害处可太多了:

危害一:更容易长胖

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让人选择吃更多的垃圾食品(高糖、高盐的零食)。

22点以后上床睡觉和每天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现肥胖和腰围过大,而且白天补觉并不能抵消这种风险。睡得越晚,肥胖风险越高。比如,22点~0点睡觉、0点~2点睡觉、2点~6点睡觉入睡的人,全身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8%、19%和35%;腹型肥胖的风险分别增加6%、19%和38%。


此外,研究也证实每晚睡眠小于5小时属于严重睡眠不足,全身肥胖和腹型肥胖风险分别增加27%和16%。也就是说,我们每晚至少要睡6个小时,否则肥胖风险就可能增加。


危害二:撞车风险等同于酒驾

足够的睡眠是保持警觉和反应灵敏的关键。在24小时内,与睡眠时间达到建议的7小时或以上的司机相比,睡眠不足的司机撞车风险一路飙升:6~7个小时的睡眠:撞车风险增加1.3倍;5~6个小时的睡眠:撞车风险增加1.9倍;睡眠不足4小时:撞车风险增加11.5倍。

危害三:睡眠不足,会加速衰老

一项研究发现,与每晚睡眠时间大于或等于7小时的母亲相比,睡眠不足7小时的母亲的生理年龄要大3~7岁。也就是说,产后睡眠不足扎扎实实让妈妈们老了3~7岁。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晚上没睡觉后的大脑的“脑龄”足足比正常时候衰老了1.07~2.13岁。也就是说,仅仅一夜不睡,大脑年龄平均衰老了1~2岁!但睡好觉可以逆转大脑衰老!如果前一天熬夜了或者没睡好,那么第二天及时补觉是能够一定程度逆转这种伤害的。


危害四:更容易得慢性病

睡眠不足,不仅仅会出现一些短期的身体症状,还会对免疫系统有损害,让人更容易生病。大量研究发现长期睡得太少,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和抑郁症的风险大大升高。甚至有研究发现,睡不好还可能和阿尔茨海默症挂上钩。而只要每天早睡早起1小时,患重度抑郁症风险就降低23%。

想要晚上睡得香,这几件事做起来

一项研究显示,良好的睡眠习惯可以延长寿命,男性的预期寿命延长4.7年,女性的预期寿命延长2.4年。些生活小技巧,有助于身体早早进入既定睡眠模式中,让你睡得早、睡得好(亲测有效哟)。

1.床只用来睡觉,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玩手机、看书。可以先在客厅活动,等累了再上床睡觉,这样有助于培养床和睡眠之间的条件反射。

2.早上起床的时间尽量规律,哪怕是周末,也不宜太晚起床。

3.努力改掉“晚睡强迫症”,熬夜前先想清楚,玩手机、聊天是否值得你付出早衰、变丑等代价。

4.白天增加日晒和体力活动,盖厚一点的被子(通常情况下,被子重量不要超过个人体重的10%,比如体重60公斤,最好选6公斤以下的被子),戴眼罩,卧室安静、窗帘遮光等都有助进入睡眠。尤其是一天中更多接触明亮的光线,可以帮助调节身体内置的生物钟,使夜间褪黑素浓度上升,让人入睡更早、更快,深度睡眠时间延长。

5.在下午2点前喝奶茶/咖啡。不少奶茶也有咖啡因,咖啡因在身体里的半衰期平均为4小时(敏感人群会更长),也就是说下午2点喝的咖啡,晚上7点仍有一半的咖啡因留在体内影响人的睡眠。

6.儿童青少年每天大约要睡8~10小时;成年人每天睡7~8小时;老年人脑代谢变慢,一般需要睡5~7小时。尽量在晚上10点之前入睡,睡眠推迟不宜成为常态。

7.睡前尽量让神经系统镇静下来,停止剧烈运动,做做拉伸,泡泡脚,停止“我睡不着”的焦虑感,放松才能入睡。

8.洗热水澡可以让体温发生变热再迅速下降的变化,这个过程模拟了晚上体温自然下降的过程,降低了身体的核心温度,有助于入睡。

9.平躺是最推荐的睡姿,特殊人群可以选择侧睡。平躺容易保持脊椎对齐并均匀分布体重,背部所有肌肉都是放松的,脖颈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对脊柱也没有任何外力挤压。仰睡也可以缓解鼻塞(垫高上背部,畅通呼吸道),对面部皮肤也有好处。

但平躺并不适合打呼噜很严重的人,因为重力作用,平躺的时候舌头会往后坠,更容易造成通气不畅,就更容易打呼噜了。另外对于孕妇,也更建议侧睡。侧睡能避免子宫压迫大静脉影响心脏泵血,还能改善心脏、胎儿、子宫和肾脏之间的血液流动。

睡前这些动作

也可以让睡眠变好

据生命时报报道,最近《英国医学杂志》子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提出了一个改善睡眠的有效方法:


在晚上进行碎片化、短时间的“轻量型”阻力训练——深蹲、提踵、提膝展髋,可以使当晚的睡眠时间延长近30分钟。


体重抗阻锻炼包括3个动作,无需器械,仅靠自身体重完成:


1、站立提膝展髋,站立时抬高一条腿的膝盖,把抬起的腿向外侧打开(右腿向右,左腿向左),然后收回来放下;


2、深蹲,模仿坐椅子的动作,但不要真的坐上去,注意膝盖不超过脚尖;


3、提踵,即踮脚。


每个动作20秒,3个动作做完是1分钟,循环3轮,一次只需3分钟,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的主流观点不推荐在睡前进行高强度运动,因为运动引起的体温升高和心率加快,可能导致睡眠变差。而体重抗阻锻炼简单易操作,强度低,时间短,却能改善睡眠,它们很容易成为普通人睡前锻炼的一部分,你甚至看着剧就能完成。


万一熬夜晚睡,3招降低伤害!


1.先睡一会


如果必须要熬夜、晚睡,可以试着在困了的时候先去睡一会儿,同时把闹钟定好,提前把⾃⼰叫起来。之所以这么操作,是因为在睡眠后半段,深睡眠⽐例逐渐减少,快速眼动睡眠逐渐增多,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醒来相对容易,而且醒来后相对舒适,醒来后更容易进入工作状态。


2.睡个午觉


晚上熬夜,⽩天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困倦。那么可以在午饭后补个⼩觉。不过,最好20分钟即可。中午如果睡得太多,容易影响晚上睡眠。


如果想在周末多睡一会儿,建议“少量多次”地补:早上多睡1小时(不超过2小时),中午再睡20分钟,晚上提前30分钟上床。这种⽅法可能会让节律保持在稳定的框架内,避免后期出现“越补觉越睡不好”的局⾯。


3.补充营养


睡眠不足可能会刺激食欲,而且更容易无法抵抗高热量垃圾食物的“诱惑”。所以,为了摆脱“熬—胖”的恶循环,熬夜后可以多吃一些更有营养的食物,比如富含蛋白质的鸡蛋和瘦肉,多吃蔬果。


转发提醒家人!

来源:综合自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中新健康、丁香医生、健康时报、生命时报等

本微信平台由陕西承宽律师事务所陈文龙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如有侵权行为必究。

家在蓝田
蓝田是人类先祖的发祥地,是华夏文明最早的萌发地。品蓝田美食、赏蓝田美玉、观蓝田美景、读蓝田故事!在这里,我们一起感受蓝田温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