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玉山镇 许庙村旧景 玉山 西安市往东出峪之水汇成灞河,川道受白鹿原与横岭的挟制,用几条臂膀托举起一片横岭。灞河川道走到尽头,眼前突兀显出一派秦岭水墨,耸立面前的正是东川第一镇,玉山镇也。出谷峪的所有水流清澈见底,源自横岭的所有水流无比浑浊,清、浊二水交汇合流,清水气势便淹没了浊流,一路浩浩荡荡汇聚成灞河的声威,然后经过灞桥成为“绕城八水”之一。 多股水流交汇的玉山古镇,山川塬岭在此处挽手相携,白鹿原紧贴着水墨秦岭,往西南延展川道的平旷。而不断隆起的横岭则向西北膨胀,用沟壑凹岔的粗犷线条构图,在相当广阔的地域跌宕起伏,落下一幅精美绝伦的经典版画。历史上曾设过“玉山”县,玉山镇无疑是东川重镇,扼守出峪山门的锁钥,牵系山川岭塬的总枢纽。 “玉山”这个镇名富有诗意,著名的霸陵在白鹿原上,而公王岭正在这条川道的尽头。秦岭水墨画卷从这儿往东南徐徐展开,一道道谷峪鲜活着自己的传奇故事,玉山把山川塬岭纵摄牵揽,生动的青绿山水趣味盎然,这是一片出产过玉石的神奇土地。沿着灞川走,川道里有“三皇旧居”,有东汉才女文姬墓,有“四吕祠”和《吕氏乡约》的故事。白乐天吟诗的悟真寺,六朝古刹水陆庵,韩愈吟“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蓝关…… 隐藏在深山的险关古道,湮没在古书里的神奇传说,至今在民间和地方志里生动。如今的玉山镇有多条高速公路过境,改革开放以来的这里,山川塬岭孕育出新的传奇故事,一部《白鹿原》令天下为之哗然。沪陕高速向东钻入山腹的地方,水墨画衬托的大片荞麦花,让外地人对玉山古镇印象深刻。川道尽头的峪口古镇,是南北交通的一处门户,由此经黑龙口直通商州洛南,可达巴山楚水乃至川蜀。玉山镇如同山川岭塬的敏感神经,从古到今处在通衢大道,清末民国这里有玉山书院,如今的玉山中学依然书声琅琅。 玉山镇周围不乏较大村落,穆家堰、刘家山、峒峪村、山王村等,均为谷峪出口处的大村。这些村落背靠秦岭,面对滔滔灞河,青山绿水环绕,真乃仙山琼阁。历史上北周、隋唐曾在这里设过玉山县,悠悠岁月中玉山镇依然是东川重镇,蓝田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庙、曲子、庞家、杜家是镇街所在的大村,这些村子联络成的街衢,东西与南北形成规整的“井”字形,其中许庙村位于主街。清末民国时在玉山设乡,许庙村属玉山乡留庆里管辖,新中国先在玉山设立管区,许庙则成为一个管区辖下的乡,也就是后来的许庙人民公社。1984年玉山改乡设镇,许庙村自然归属玉山镇,并依托街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专享街镇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 玉山镇乃通衢大道上的赫赫重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实际上存在过许庙公社、许庙乡,方圆几十里都说赶“许庙集”,形成“玉山镇许庙街”而非“玉山街”,在众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玉山街镇上的单位门牌,超市店铺的字号,牌匾上多数为“许庙”,少数则是“玉山”。偌大一个处于街衢的重镇,何以叫作“许庙”?“许庙”起初是个自然村的名字,后来作为行政村下辖许家、杜家、曲子、庞家四个自然村。许庙是东川最繁华的街镇,承载着谷峪、川道、鹿塬、横岭的物流,“许庙”作为街衢在历史上很长时间里,繁华与富庶是别处的市镇无法比拟的。许庙街农历四、七、十逢集,四面八方的农人与小贩,谷峪和川塬岭的父老乡亲,来这里购物和出售农林牧副产品,切切实实地证明着许庙的特别之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家养的一头将肥的大猪拱倒石墙被压死,经过正规屠宰,近百斤猪肉全被做成腊汁肉,开具自养和压死的证明,在许庙街摆摊出售。清早九点买卖开张,三斤二斤三毛五毛,日头过午猪肉销售一空。 许庙街的名字有些来历,这个“庙”字的来龙去脉,居然与一口偌大古钟有关。据说许、翟两姓人家相处融洽,商定共建一座庙宇。许姓人家早年从陕南城固迁来,在这里落地生根,人丁兴旺家业发达,很快成为当地的大户人家。许姓人带来陕南人的勤劳厚道,又头脑活泛善于学习,努力学习当地人的生存之道。他们出山前曾在商州龙驹寨、洛南保安等地落脚,他们贩运那边的山货特产,又把生活日用品贩回山里,常年往返中猛然发现,玉山村北乃是一块风水宝地。许姓人经过几代人的勤劳打拼,在玉山村北不断繁衍生息,终成富甲一方的富翁。为纪念先祖,便在许家村与翟家村间修建“许氏祠堂”。渐渐的,许氏家族居住的“许村”,成为当地人羡慕的风水宝地。 翟家村在许家村的北边,村西边由北向南有一段慢坡,即在灞川与横岭之间,形成一道隆起的黄土岭,这岭头曾有一座无量神庙,庙门外悬挂一口偌大的铁钟。翟家老辈人也说不清这口古钟的来历,但其渐成这段坡路的徽标,年深日久这段路便叫作“钟坡”。一天夜晚,这口大铁钟忽然顺坡向南滚下,落在许家村东南向的河畔。翟家人发现钟从架上“跑”到许村地盘,便发动家族中壮汉抬回古钟归位。谁知不久后,铁钟再次“跑”到上次的那个地方。众人立即如前抬回,并用粗麻绳拴牢系紧,派族中精壮汉子看护。孰料大钟决意离开“钟坡”,当天后半夜还是“跑”掉了,如此三番五次折腾翟家族人,大家认为“钟坡”脉气已经南移,此地恐再也留不住神钟。 翟家族人便与许家反复协商,许家捐出大钟落脚的宝地作为建宇修庙的地址,翟家捐出大钟,从此不再搬回。许家村西的曲子、庞家、南边的杜家也想沾些灵光,便自愿筹钱捐款。“许庙”终于建成,由前殿、腰殿、东西廊房和上殿组成,特别精心地构筑钟亭一座,悬挂起那座大钟。许家庙前建有“达摩祖师殿”,供钟神享受香火。这年三月三日新庙建成,许家村人潮涌动,四面八方的商贩云集,新建的“许庙”香火袅袅,许庙街上流传着一首歌谣:“翟家钟,许家庙,庞、杜、曲子凑热闹。”轰轰烈烈的许家庙庙会,就这样演变成了一处地名,地理上处在山川塬岭的关节枢纽,适宜于四面八方的物资集散。清咸丰三年,设在玉山村的集市便迁到许庙村,农历四、七、十逢集,成为东川首屈一指的农村集市。 玉山镇的许庙街衢,民国时期已成为“井”字形街,四条主街衢上店铺林立,小手工作坊遍布巷道,有干果、中药、布匹、饮食、典当等行当,有铁木店、金银店、文具店等店铺,有皮革作坊、染坊、理发铺等门店,各种行业应有尽有。改革开放以后,富起来的许庙,一座座有规模的现代洋楼拔地而起,较大酒店、商号和超市布满许家、杜家和曲子,川道和外地的生意人纷纷入驻。如今许家向南继续拓展,新颖别致的楼房三层四层盖到五层六层,江浙一带客商看重这里的商机,兴办的百货超市、服装超市、电器超市等,规制和县城省城没有差别,单是经营的外墙瓷砖、室内装饰以及各样门窗等建材,一家赛过一家足有半截街。许庙即使不逢农历四、七、十,也如集市一般热闹,若是逢集,你能感受到东川首镇的澎湃人气。单是集市的小吃也品尝不过来,洋芋糍粑、神仙凉粉、葱花油饼、荞面饸饹、油糕米线、凉皮粽子,应有尽有。不用说如香椿、山韭菜、白蒿等时令野蔬,还有放养的柴鸡、土鸡蛋供不应求。如今的许庙街衢,在原有“井”字上拓展延伸,向西已过了曲子、玉山,向东已越过杜家桥。 时代在发展,玉山镇以水墨画为背景,正展开一幅乡村振兴的巨幅画卷。来源:西安晚报 王晓飞
本微信平台由陕西承宽律师事务所陈文龙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如有侵权行为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