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情怀——珍藏在疫情期间的记忆

民生   2024-10-22 07:00   北京  
诗中有阳光、有芬芳;诗中有鸟语花香,每一首诗都像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
读一篇拥有丰富哲理、启迪人生的散文,使我从烦杂的情绪中走出来,放飞心情,去追寻失去的青春年华!
朗读使我成为一只快乐的小蜜蜂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时候,正是读书、朗诵的好机会。我像一只不 知疲倦的小蜜蜂,在优美的诗歌、散文花海中汲取养分。
从平板电脑、手机百度中搜索朗读材料,几根笔(包括铅笔、橡皮)、几个笔记本是我学习诗歌、散文“启航”的道具。
清晨,厨房里,在熬制好的琥珀色茶水中,冲入洁白的牛奶,再搁进一小撮加碘的食用盐,纯洁的奶茶熬好了。
餐桌上的小音响里传出来艺术家王刚老师朗诵的《满江红》;一会儿又听乒乓球冠军邓亚萍与徐涛老师一起合作《再别康桥》,邓亚萍朗读英文,徐涛老师朗诵中文,给我以珠联璧合之感。
“精神早餐”每天不可缺少。
中午做饭时,切菜板不远处微波炉上放着一个笔记本,边做饭边 预习几行新抄下来的诗词。晚上睡觉前,躺在被窝里,戴上耳机反复听,看徐涛、濮存昕、丁建华和董卿等名家朗读视频。同时也交替地 听王璐、白丽华、董伶祥等众多朋友们的精彩朗读作品。
我把早晨听朗读作品视为“晨曲”,睡前听、看朗读视频称作“催眠曲”;做饭洗锅是锅碗瓢盆“交响曲”。这“三曲”交相辉映。
我这只“小蜜蜂”在“三曲”之间穿梭飞舞,成就了我在全民 K 歌中发布了二十多篇朗读作品。
我朗诵了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诗词,毛泽东写于1936年。1945年,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时,《沁园春·雪》在重庆《新民报 晚刊》首次公开发表。一“诗”激起千层浪,这首诗不知倾倒多少人!然而,蒋介石看到这首诗发表后,愤怒地说:“比打了一个大败仗还丢脸!”
古诗有:唐代诗仙李白的《将进酒》、南宋抗金名将、诗人岳飞 的《满江红》、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东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短歌行》。其中我最喜爱岳飞的《满江红》,这首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英、汉对照朗读了三篇作品:现代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的诗《当你老了》和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生如夏花》。三位诗人写作手法感情真挚、浓郁且隽永。作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人类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爱情诗: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和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 是激流》。这两首爱情诗像甘甜的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
韵律优美、意境清新,充满欢乐喜悦的诗:现代建筑学家、文学家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还有当代诗人王怀让的《我骄傲, 我是中国人》。当我朗诵王怀让这首诗时,我的热血在沸腾!
特别是我朗读了我和父亲到宝岛台湾旅游之后,我父亲的散文 《云海上的彩虹》;还朗读了 2020 年 3 月份我的习作《寻找冬日绿色》 等等。
朗读是我有生以来第二次尝到什么是“激动”的滋味,第一次的 “激动”是初学英语那个阶段;第三次“激动”是我的习作《母亲、 姥爷与隆盛庄镇的故事》发表在《今日头条》大漠往事文化平台上;《情系隆盛庄》——父亲纪实文学《嘹亮的号声》节选与我的随想, 发表在《北京丰镇同乡会》文化平台上。由于学习而引起的“激动” 使我特别难忘,倍加珍惜。
疫情期间的朗读给了我新的人生启示和目标:终生学习。除了读父亲书柜里的各种书籍之外,2023年至今我买下了二十多本名家散文集。把每天大部分看手机的时间转换为阅读书籍和听散文、诗歌朗诵。摘抄笔记已经起步,三个笔记本分门别类、齐头并进地使用。
小蜜蜂是学校的一位老师给我起的绰号,她已经叫了我十多年了。愿我这只小蜜蜂心中永远装着一个美丽的世界,用心滴滴酿甜蜜。 
历史镜头的焦距,对准了2020年的新春佳节。
一天,雪下得很大,从夜里一直到黎明。雪花纷乱地落在我家窗 外。透过窗户,新时代家园小区里繁密的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雪。我在家中心烦意乱。屋里空荡而寂静。

一场病魔

如同一场风暴

在最寒冷的夜晚

占据了冬天的武汉

繁华的街道

空空荡荡
我在手机百度里搜到了一位女士用沉稳、缓慢的节奏朗诵作家碑林路人的诗作《武汉不哭》。
这首诗朗诵深深地感染了我。从那时起,在疫情封控宅家的日子里,我对朗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朗读使花儿这样红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封控了,没有封住我和朋友们朗读的激情,我们像怒放的花儿一样,争相斗艳!
一天上午,我在小区门外超市买回一些水果和蔬菜。足足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
左脚刚踏进家门,就接到好友任秀梅老师的电话。
“玉红,你正在干嘛呢?”
“我刚买回来一些蔬菜,真累!”我喘着气回答道。
“我又朗诵了一篇自己写的散文《泉山我的最爱》,给你发过去了,抽时间听吧!” 
“好的,秀梅,你真行,又出大作了?你是飞毛腿呀?”我欣喜地问道。
集宁二中高级生物教师任秀梅中等身材,长着一副眉宇之间总是透露着智慧的脸庞,和她谈话,亲切而文雅。她心灵手巧,爱好唱歌和文学,医学知识极为丰富。
“泉山,小名绿绿……泉山,绿树把你妆扮成新娘,让我枕着你入眠;泉山,你像清风细雨,滋润着广袤的大地,你能海纳百川……” 秀梅还写了散文,并朗读了《情中情》和诗歌《草原情》。她的文笔 行云流水,挥洒自如。《泉山我的最爱》字里行间,体现出她极为丰富的想象力。她朗读的语调欢快中带着稳健,音色极为甜美。听着她的朗读作品仿佛觉得山城集宁的发展和变化像春风一样扑面而来。
疫情的阴霾在我心中一扫而光!

任秀梅老师

师专同学相聚在集宁白泉山风凰塔下。左起第四位是作者;右二是朗读者董伶祥。

“飞机直冲云霄,大青山后退了,蛮汉山变成了泥丘,羊肠道上的汽车也变成了甲壳虫;高楼像小孩的积木,村落也变成了火柴盒”。
这是我朗读了父亲的散文《云海上的彩虹》,更有一种亲切的感觉。父亲76岁时和我到宝岛台湾旅游,从飞机窗口俯瞰,感受到了父亲的童心永驻和写作的观察力。做梦也没想到配乐朗诵了父亲的散文,而且发布在全民K歌里面。读着父亲的文章,有时眼泪湿润了眼眶。感受父亲一辈子搞写作工作,真是粒粒皆辛苦。
如今父亲离开我快一年半了。读着他的著作,仿佛他就在我的身旁。
当代作家冯骥才说过这样的话:“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父亲不就是这样的人吗?

作者和父亲在台湾留影。

《寻找冬日绿色》是我的随笔拙作。而且深情地朗诵了。该文表达了热爱生活的美好愿望。“让我许下一个心愿:我与慈祥的母亲年年冬天时节还要继续栽几盆大葱,在冬日里寻找无限的绿色,坐享岁 月静好”。
我在朗诵这篇散文时,母亲与我有几句对话。
“母亲拄着拐杖站在窗台前面,笑眯眯地端量着那盆绿葱说:‘冬天栽上两三盆葱做饭可有味道呢,绿荫荫的。葱的根子吸取土壤里的营养,把葱养的绿个节节儿的,顶干葱两倍的吃哩。’” 
母亲的这段话我用了乌兰察布地方语言朗读出来,增加了朗读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把文字转化成有声的艺术创作。
白丽华老师听了我的朗读作品之后,打来电话兴奋地高度赞扬了我的这种朗读设计。
如今母亲已经去逝一年零9个多月了。我的笔尖在稿纸上“沙沙” 地作响时,我更加想念母亲了。以至于几度泪水涟涟。
朗读给了我一个独立的个人空间,它让我悲伤,也会让我欢笑。它给了我一颗不灭的童心。同样能够架起与朋友之间友谊的桥梁。
清晨,我打开窗户,冷风拂过我的面颊,一股沁人心脾的感觉油然而生。听一首林徽因的快乐诗歌朗诵吧。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打开平板电脑听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周涛老师朗诵的这首诗歌。周老师穿着一件纯白色的旗袍,从她的腋下、胸前到肩头以阶梯似的绣着四朵淡雅的小粉花,小粉花底端连接着几根向上弯曲的小绿叶,点缀在旗袍领子下面;舞台红色的大屏幕在她身后缓缓移动着, 优美的配乐,衬托着朗诵的情绪。红色与白色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词内容和周涛老师的舞台服饰使我在疫情期间冰冷的心复苏了。
我坐在椅子上,开始朗诵起《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然后又站起来来回踱步,边朗读边学着周涛老师的语速和情绪,慢慢地仿佛在自我陶醉中……
很快给白丽华老师发一则短信:“你在干嘛呢?你在老年大学做过主持人,又朗诵过诗词,如何朗诵好?”
不到一会儿的功夫,我接听到了白老师的语音聊天:“哦,玉红,你也喜欢朗诵?” 
“是的,我给你朗诵一段《你是人间四月天》,给我提提意见?”
“行呢,你朗诵的很好,在口腔中把声音立起来更好了,懂吗?一定要把声音立起来”。
她的声音轻柔、清晰又亲切,她的认可给了我极大的鼓舞。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第一篇朗读的诗词《你是人间四月天》。在朗读时,有人与你并肩同行,那些点拨之语和鼓励的语言,是对我最深沉的关爱与支持。
这个人就是白丽华,集宁二中高级英语教师。她是“广场舞协会” 模特队队长、骑行爱好者。她的父母亲是地道的北京人。因此,她的普通话讲的极为标准。内外兼修的猫猫步,滋养着花香,温润着她的 每一天。看着她朋友圈转发的视频,她正带领着走秀队成员参加迎“七一”活动。身穿粉色的裙子婉约转身,花甲亦青春!
白丽华老师朗诵的《大漠敦煌》,字正腔圆,气势磅礴。“我多想带上装满梦的行囊,牵一只骆驼去那风沙弥漫的远方,我多想沿着遥 远遥远的古道,找寻我梦中的大漠敦煌……”。
她的朗诵优美,有大台朗读者的范儿。是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深情告白!我引用作家郝秀琴一句唯美的句子感谢她:丽华老师是“一片从天边飘来的吉祥紫云!”

前排中间是白丽华老师
疫情期间,足不出户,聆听朋友们的朗读作品,相互切磋朗读技巧,相互学习、相互鼓励。送来清香,群芳无妒。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这是发小郭东红的朗读作品——朱自清的散文《春》。她朗诵出了一首欢乐的春的“交响乐曲”。她在乌兰察布日报社财会科工作。是摄影爱好者。她天生长着一副穿旗袍的好身材。穿着时尚、精致。家里打扫得永远像过大年一样干净。
在疫情封控解除之后,她从集宁新区到旧区探望老母亲,来回往返时间将近两个小时。在公交车上她戴着耳机听朗读,预习新诗词已经养成了习惯。
郭东红给我推荐了董丽娜和李仓卯朗读作品,男女对话朗诵:林觉民的《与妻书》。在朗读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气息,如泣如诉!两位朗读者把文字中蕴含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我皮肤上的每一个毛孔,在朗诵的魔力下缓缓张开,仿佛是在吸收着这份来自声音的滋养。

朗读者郭东红

世界和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只寻到了沧海一 粟。穿越浩荡的人世间,步入诗歌的海洋中,站在诗人的视觉上,自学、自悟,共同探讨朗读体会。
人生因朗读而美丽!
初中同学纪刚是一位军人。退休前他在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工作。他出生于军人家庭。爱好打羽毛球、摄影。在他朋友圈所发的视频中,我看到他于2024年9月29日陪同父母参加在内蒙古第四干休所喜迎国庆活动。父母健在,孙儿绕膝,他是一个很幸福的人。他不仅摄影技术娴熟,更有着对美的独特追求。拍摄、编辑、配乐和制作一气呵成!在他的镜头下,慈祥的父母、可爱的孙儿、优美的风景, 这些画面都能触动人的心弦。
疫情封控期间,他在初中群里发表了一篇朗读作品《放牧》。
“我要起床,趁着星星还没梳妆……我举起长长的牧鞭,向着空 中抽打,驾!抽出了一片蓝汪汪的艳阳天!”
这首诗使人们青春激荡,这放牧的长鞭也抽出了春暖花开,驱赶走了疫情的阴霾!他的声音浑厚、富有磁性,感情真挚,给人一种震撼的力量。
纪刚是疫情期间与我在朗读这块芳草园中唯一的一名男性,他是一棵长青树。

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纪刚与仪仗队合影留念

师专同学董伶祥是一只“百灵鸟”,集宁四中高级英语教师。她用美丽的歌喉为幸福的生活而歌唱。在全民K歌中发布了很多首歌曲。朗诵也是她的强项。我非常欣赏她朗读的碑林路人诗歌作品《武汉不哭》。

这又是一个爱意绵绵的冬天

你看,四面八方的白衣天使

正在向武汉汇聚

你看,一支支医疗队正在告别亲人
她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的腔调出现,极为严肃、沉稳。语音优美以冷色调为主,但铿锵有力,胸腔、口腔共鸣。使声音更加饱满、有力。她的声音仿佛表现出中国人民抗疫的决心,已经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朗读者董伶祥老师

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红的好像燃烧的火!是因为在疫情期间 给进入花甲之年的我和朋友们带来了人生的又一次成长。
朗读为我打开了一扇认真学习、开阔文学视野之门
朗诵、配乐、发布都是那样的新奇。我是乌兰察布人,平日里说的是“集普话”;回到家里跟父母说的是乌兰察布当地话。朗读要求从汉语拼音角度上严格把关。遇到读音模棱两可的字,如前后鼻音、 卷舌音与不卷舌音、还有许多多音字的读法,必须搞的水落石出。所以在百度里查字的拼音是常事。在一篇作品中用铅笔做停顿、轻读、重读、尾音拉长符号,朗读时的升调和降调符号比比皆是。
打开手机进群有幸聆听了《空中诗会》,使我收获满满。
2020年3月8日,正值新冠病毒无情地侵袭着我们家园的时候,内蒙古室雅蘭香文诗学社举办了一场《空中诗会》。王健社长特邀了 两位大咖级人物做《空中诗会》的点评嘉宾。一位是王璐老师,另一位是胡春宇老师。两位老师的参与更为这热烈的气氛增添了异彩。
12位参赛选手朗读题材各不相同,加上自己现场配乐,“场面” 有序而精彩纷呈。主持人林丽梅、(5号)吕文良、(9号)车辉是最优秀的朗读者。
当参赛选手朗读结束后,王璐老师对这些选手们的优点和不足之 处做了详细的点评。
她强调:“调值是朗诵的灵魂,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基本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这些调值的变化能够极大地影响语言的表达效果”。
她接着讲:“在朗读时一定避免“尖音”。比如喜欢的“喜”、“相信”、关系的“系”、雄心的“心”等字。发音时不要让舌尖硬往上、下门牙缝里往出挤字。咬字过于用劲成“尖音”了,如果不太用劲就含糊不清”。随后她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咬字就像虎妈妈叼幼崽那样有分寸,既不能把虎宝宝给咬伤,又不能把宝宝掉在地上;朗读时必须展示韵律、气息、吐字、节奏一体化,这是一个综合素质,这是 每一个喜欢朗读者的必备功课。” 
我感觉朗读真是不容易呀!我模仿了她的优美语音,朗诵了抗疫诗歌《生命之春》。
王璐老师曾是江苏省邳州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国家一级播音员,普通话测试为一级甲等。一级甲等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最高等级,属于国家认证。
在《空中诗会》现场发言中,她的声音卓尔不群,如同涓涓细流,润人心田。她是一位爱舞台、爱旗袍的播音主持人。只要她站在舞台上,手持麦克风,她浑身充满了快乐和力量!
王璐老师介绍我加入了内蒙古文诗学社,使我成为文诗学社成员之一。她父亲是地道的北京人。从小受父亲普通话的影响,为她后来实现播音主持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生长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她是乌兰察布市的骄傲,她是播音主持大舞台上一朵绽放的最美之花!
王璐老师讲解非常透彻,让人茅塞顿开,收获颇丰。

王璐老师

胡春宇老师的点评结束语是:“整个作品如何设计情绪变化上、高低起伏上、轻重的使用上,必须拿来揣摩。这些技巧如何运用到作品中,为作品灵魂来服务。对待作品,用什么语感、什么样的语调、去选择什么样的配乐,来衬托情绪,要做到一丝不苟。严谨的艺术创作上多下功夫,展现画面感,把功夫下到了,作品才能精彩、细腻地打动人心。”
我当场记录下了胡老师的点评结束语,在朗读一篇作品时,朝着这些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虽然我与胡老师从未谋面,但是他的点评如同明灯,照亮了我朗读的前行方向。
我守候在手机旁,仿佛觉得蘭香文诗社这个大家庭里,春意盎然、温暖荡漾在我心房。《空中诗会》是一场听觉盛宴,让我沉浸其中。
王健社长是一团火焰,一块磁石。她把自己的能力和感情都贡献倾注给了文诗学社。
朗读爱好者、诗人、作家和写作爱好者云集艺苑,群里大约有500人。文学创作、诗歌朗诵、歌舞等多个文化环节相互映衬,明星闪耀!整个艺苑繁花似锦,香飘满园。
在王健社长的领导下,倾力打造着这块文化金色宝地。蘭香人正在实现梅开二度的人生壮举;文诗学社深深地扎根在草原芳香的泥土中,生长在蘭香人的心田里。
更使我惊奇的是《空中诗会》结束之后,诵友们在微信群里沸腾了,一些诵友发表感言和表情图直到深夜才停止。
呵,那场在疫情阴霾之下举办的特殊而难忘的《空中诗会》,仿佛朗读者和听众们把新冠病毒这个恶魔踩得粉身碎骨!

内蒙古文诗学社部分成员留影。左起第五位是王健社长。
朗读是我心灵深处的一股清泉,一直奔流到永远。朗读使我增进和抒发了对世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诗歌唤醒了沉睡的大脑;犹如流进血管里的新鲜血液,使人奋发向上,心中充满力量,成为精神食粮!

作者:刘玉红,内蒙古丰镇隆盛庄人,1981 年毕业于乌盟师专英语系。先后在集宁二中、四中任教。后在六中教科研室和图书室工 作。中学高级英语教师。性格开朗,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喜 欢旅游、唱歌和诗歌朗诵。现已退休。时有写作的冲动,初试几篇小作。

北京丰镇同乡会
追寻丰川历史足迹,弘扬丰川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