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许多名句也并非“原创”,一些文人创作时,会化用前人精彩的句子,或是加以修改,拿来用在自己的作品中。稍作改动,意境便可能产生巨大的变化。
林逋曾作一首千古咏梅绝唱《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其中备受世人赞誉的名句其实并不能算是百分百的原创,而是来源于南唐江为的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然而稍作分析就能发现,江诗略显粗糙。竹影应当是笔直的,无法横斜,桂花香气浓郁,用浮动做谓语也不甚合适。
林诗的高明之处,应当是在于仅动了两个字,原诗的不当之处就不复存在了。此外,江诗用十四个字写了竹和桂两种意象,铺笔太广,林改过之后所有笔墨都集中于梅,更容易写得具体。
成语“一字之师”出自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开谷笑曰:“‘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把“数”改为“一”,点明此梅先于百花而开,又先于众梅而放,一枝当先,更是早中之早。
由此可见,这“一”字,极好地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而诗人的爱梅之情,也从“一枝”中透出,仅变一字,就把梅花写活了。
在李东阳的《麓堂诗话》中也有类似记载,任翻题台州寺壁诗曰:
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
——《宿巾子山禅寺》
既去,有观者,取笔改“一”为“半”字。翻行数十里,乃得“半”字,亟欲回易之,则见所改字,因叹曰:“台州有人。”
因江边有山峰耸立,江面又辽阔,月光自是无法照到一江水。一个“半”字,既符合实景,又能更好地表现明暗相衬的景象,“一”变为“半”,意境便更上一层楼。
唐末诗人卢延让有诗《松寺》云:
山寺取凉当夏夜,共僧蹲坐石阶前。
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时拨涧中泉。
通宵听论莲华义,不藉松窗一觉眠。
然辛弃疾的《西江月》将其中一句稍作改动: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卢诗虽不失为一佳作,但对比之下便稍显逊色。“欲为雨”将天气的变化直白道出,而改后的句子则更加含蓄,先说天上只能看到零星的七八颗星星,以此告诉读者云层很厚,也就不难推测出快要下雨了。如此看来,高下立辨。
南北朝时期,禅宗弘忍大师令弟子们每人作一首禅诗。弟子中的翘楚神秀写道: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另一位弟子慧能的作品则是这样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首禅诗字面上非常相似,但内涵却截然不同。前者强调修行的作用,主张要时时抵制外界的诱惑,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并不太符合禅宗的理念。
而后者意在表达世界本就是空的,心是空的,就无所谓抵抗诱惑。这是一种顿悟的出世心态,达到了禅宗的一层极高的境界。
太学生俞国宝自负多才,经常在西湖断桥边买醉,挥笔在酒店的屏风上留下一首《风入松》:
赵构见这首《风入松》说:“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建议把“明日再携残酒”改为“明日重扶残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