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南粤学院(暂定名)项目动工仪式在江门恩平市举行。该项目位于江湛铁路恩平站附近,由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下称“北理珠”)迁址转设而成,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规划可建设用地面积约3500亩,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规划在校生规模3.6万人,预计2026年开始招生。
南粤学院是全国第二所校本部设立在县级市的高等本科院校。建成后,学校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开设智能制造、航空、信息、经管、法律等相关学科专业,强化国际交流合作,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侨乡特色的高等教育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
广东省原副省长、广东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雷于蓝,广东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赵康,广州南方学院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江门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佩珊,广东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谭炳才,五邑大学副校长陈文华,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等出席动工仪式。恩平市委副书记、市长赖惠镇主持。
计划聘请院士担任首任校长
北理珠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2009年,深圳市光大策略投资有限公司作为社会举办方,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办学。该校获评国家级、省级、市级优势学科专业25个,与国(境)外72所高校签署了交流与合作协议,培养了近8万名优秀毕业生,是全省独立学院唯一一所招收培养民航飞行员(飞行技术)的院校。
2023年数据显示,北理珠设有18个专业学院(教学部)、涵盖七大学科门类的61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2.2万余名。学院各项办学指标、办学成果、录取分数线在省内17所独立学院中排名前列,先后获得“中国十大最具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20强”“改革开放40年最具影响力教育品牌”等称号。
为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结构,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的转设路径。作为独立学院,北理珠需要按照教育部规定完成转设。迁址恩平,意味着该校选择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大学。
从选址位置来看,南粤学院宗地地处恩平市发展大道,毗邻深湛高铁恩平站、锦江国际新城(恩平CBD)。学校建成后,师生家长乘高铁到恩平站,步行500米、5分钟内即可到校;未来3年内,50多分钟即可直达建成后的高明机场、阳江机场。
南粤学院项目负责人王韬光介绍,学校一期将建设图书实训楼、基础教学楼、餐厅、学生宿舍楼、行政服务中心和学生活动中心等。“项目首期建设用地约1011亩,第一阶段约509亩,预计明年3月封顶,7月交付使用;第二阶段约502亩,预计明年4月开始建设,2026年6月建成使用。”
师资配备起点高。南粤学院将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聘请院士担任转设后学校的首任校长,引进百名博士或高级职称教师。“我们将通过引进高水平教师队伍,确保高水平教学质量,建设成一所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大学。”王韬光表示。
校园建设方面,南粤学院项目将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四院主持设计,由中建五局华南分局建设。“学校将以‘大学小镇’为设计理念,依托高校科研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把生活和学习组团依山就势布局,形成山环水抱的规划格局,培育创新人才,孕育全新城市形态。”项目设计方、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江立敏说。
青睐恩平区位优势和政府效能
人才集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青年人才。南粤学院建成后,将成为第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吸引万名优秀学子来此追梦。引来高校“落子”,恩平的吸引力在哪?
“恩平市委、市政府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有魄力。”王韬光坦言,恩平是中国著名侨乡,是大湾区通向大粤西的重要节点城市,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环境开放包容,营商环境便捷高效,校地牵手将带来增量。
“笔筒量米也要教子读书”。恩平历来有着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歇马举人村明清时期共培育出670多位功名人士。近年来,恩平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大决心、大手笔、大投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恩平市委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迁址办学工作,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县级高等教育品牌。
恩平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入选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连续两年本土培育出多名“清北”学子,近3年社会各界共募捐5000多万元支持教育办学。
“为了激励恩平学子,我们与恩平达成协议,对于考入南粤学院的恩平户籍全日制本硕生,可享受学费减免政策。”王韬光表示,“我们将坚持公益性办学,承诺永远不分红,所有办学结余全部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家用行动投票。“北理珠转设办学项目落户,从签约到动工建设,包括征地拆迁、用地用林指标申报、线路迁改,仅用时3个半月。目前所有工作进度都超预期。”在王韬光看来,办事效率高,营商环境就好。秒批秒办、拿地即动工、竣工即发证,在恩平已成为常态。接下来,恩平将成立由市委书记领导、市长任总指挥的工作专班,全力保障南粤学院项目建设。
校地优势互补将带来增量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在全省推进“制造业当家”、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进程中,南粤学院落户恩平,是一次互融互促的“双向奔赴”,是气质相投、战略相向、未来相携的共赢牵手。
一方面,县域要发展,人才和科技是关键一环。恩平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有着独特的“航空基因”,低空经济发展正当时;近年来大力培育智能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恩平智造”名声不断打响。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学作为一个强有力的科研、教育中心来支撑。
另一方面,改善办学条件、对接产业需求、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等问题,成为高校落户县域的内在推动力。学校将围绕大湾区重点是江门、恩平的重点产业进行学科布局调整,在航空、智能制造、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和产学研合作,为当地培养更多专业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南粤学院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立足‘百年大计’,注重师资队伍和内涵建设,打造南粤特色教育品牌,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发挥地缘优势,调动侨胞力量,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服务好大湾区‘一点两地’建设。”赵康表示。
今年是恩平撤县设市30周年,北理珠迁址恩平转设办学,将开启恩平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黎沛荣表示,将坚持教育优先,坚定不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政策扶持、土地供应等方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全力支持南粤学院建设,努力打造校地合作典范,以学校的高水平建设助力江门、恩平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