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李学文
主播:开心果子
编辑:李波(木子迦勒)
文/李学文
时光如梭,匆匆数十载,儿时村庄的模样无法释去,那些景和物、人和事,就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中淡入淡出,每次忆起她,都会触动我的心弦。
儿时的村庄很美,村北边青砖绿瓦,那是过去地主家的宅院。南边的土坯房,住的都是穷苦人。村子靠北面有一条宽敞的大街,东西两面各有两扇高大的木门,门上挂着大门栓。东大门外有一座观音庙,人们常到这里点燃香火、跪拜神佛,西大门外有一座五当庙,里面墙壁上的鬼神像十分恐怖,村里有人逝去,家人们哭喊着在庙里焚烧纸钱,发泄哀思。
历史上,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文化村、富裕村。在这条横贯东西的大街上,住着几户大地主,被称为“北四堂”,他们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一对石狮子看守大门。高台阶、大门楼、家家户户名装修。一个宅院五层房子相连,每个正房之间都配有东、西厢房,前后通行的深宅大院,雕梁画柱,高大威严。街南面称“南三堂”,也是比较富裕的人家,仅次于“北四堂”,各类官员、学者大都聚集在这条街上。
村庄的南头,大部分都是贫民窟了!弯弯曲曲的小路、狭窄的街道,零零星星散落着几个碾盘,朴实、勤劳、善良的穷苦人们就居住在这里。
村庄的西面有一条河~~箭杆河,我的家,就居住在箭杆河边。一块很小的三角地,是爷爷奶奶给地主看坟赏给的。低矮的三间破土坯房里,拥挤着我们家几代人。土房的后边有一棵杏树,花枝招展,淡淡飘香;西边有一棵高大的白桑树,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我和弟弟妹妹们经常爬上去采摘桑果,边摘边吃,骑在树叉上瞭望着远方,看那晴空万里,炊烟袅袅。烧鱼、炖肉的香味迎风飘来,好美好美!那时的天空是碧蓝的,河水是清悠悠的,月亮、星空是闪闪发光的、风是凉爽的、空气是清新的。
小时候,很少去大街上玩儿,只有在年三十的晚上,在大人的陪伴下,才打着小灯笼去大街一次。记得一边走一边唱:打小灯笼来呀,挂腊来呀,天明来呀,鸡叫来呀,两个小狗掐架来呀……街上有卖零食的、吹糖人的、卖糖葫芦的、耍影人儿的……觉的一切好新鲜啊!
箭杆河的水又清又甜,清澈的河水,缓缓的、静静的流向远方,它不仅灌溉了农田,也滋润着家乡的一草一木,养育了家乡的人们。
夏天,河边的小野花阵阵飘香,小酸枣挂满枝头,站在河岸边,让人流连忘返。小河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在河中游泳、时而仰泳、时而蛙泳、时而扎入水底、时而打水仗、摸鱼虾,让盆子漂在眼前的水面上,不用多长时间,盆子里装满了小鱼小虾、田螺、小螃蟹,更有意思的是在河边的小洞穴中还能挖出王八蛋儿来,白白的圆圆的……
冬天,雪花飞舞,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孩子们在冰上堆雪人、打雪仗、溜冰车,千姿百态,快乐极了!现在还能想起来在“冰镜”上行走的那种快乐!箭杆河,真是一个天然的游乐场所!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每每想起儿时的村庄,想起美丽的箭杆河,总觉得眼前一亮。在那个年代,是它给了我生活中最真实的感受,让我感受到最纯净的美,享受到最宁静的时光!
远方诗歌文化传媒
投稿须知
1、投稿范围
诗歌、散文、小小说、诗文评论、书画、摄影、音乐、剪纸、篆刻、纪实文学、时尚文化、衣食住行、健康运动等一切美好的生活或艺术形式,以及各种艺术赏析评介。(诗歌50行之内,散文等1500字之内,暂不收古体诗)
2、投稿原则
坚守投稿之德,严禁一稿多投。必须是新作首发。
投稿微信:xyzy9818
fgm921
cydk137
朗诵微信:anning7919
qinzi0813
本文系远方传媒原创首发作品
插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