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村晚的幸福密码
海南热带雨林秘境中,海拔1867米的五指山,稳坐海南“第一高山”的宝座。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便位于这片山林间。毛纳村要举办晚会,这是海南“最高”的村晚,吸引着我去观看。
1月24日,我从儋州出发,特意把车开上刚开通的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这是一条环绕海南热带雨林的“珍珠项链”,串起了9个市县,人们可近距离观察雨林里的各种珍稀植物和动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我到达毛纳村已是晚上7点多,晚会已经开场。沿着水泥路进村,我小步跑向举办晚会的共同广场。
共同广场以前叫百蛙广场,因晚上蛙声齐鸣而得名,因为脱了贫走上了乡村振兴路,当地把百蛙广场改名为共同广场,寓意共同奋斗、共同富裕。
还未到晚会现场,就听到了优美动听的歌声。一打听,才知道这位歌手叫曾若馨。几年前,她从海口的歌舞团辞职,回到了家乡五指山,在山与水之间感受自然之美,寻找祖辈创作民歌的灵感。
之前也有很多人问过她,全职唱民族歌曲能“当饭吃”吗?她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作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民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不仅多次登上央视舞台向全国观众献唱,还在法国巴黎“秀”过海南民族文化。她表演邀约不断,获得了不少荣誉,“民族文化饭”越吃越香。
尽管登上过国内外的大舞台,但在家乡上村晚,她直言很紧张,“在家乡,观众演员都是民族文化的‘专家’,我不能有丝毫闪失。”
紧随她登上舞台的是一群孩子。还未登场,便引起了现场的欢呼。这个成立不到3年的合唱团叫五指山黎苗童声合唱团,去年5月赴法国巴黎开展文化交流,用音乐架起了中法友谊桥梁。
他们唱完后,我拉住其中3位小朋友聊了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愿望——想邀请法国小朋友到五指山感受春节。“我想登上更大的舞台,还想再和法国朋友一起玩。”合唱团成员、13岁的卓熙媛说。而另一位成员王茹涵的愿望是用家里的五脚猪招待法国朋友。他们的愿望既有民族特色,又有国际视野,这印证了那句话——文化因为交流互鉴而多彩。
刚在后台和小朋友们聊完,恰好遇到了要回家的王柏和、王菊如夫妇。他们是村里生产五指山雨林大叶茶的代表人物。这一茶叶品牌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毛纳村也因茶产业实现了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入选了海南省农村集体经济强村。
我和他们离开晚会所在的共同广场,踏上村道。音乐声音在我们身后渐次变小。离村居越近,夜晚越静谧。
尽管是第一次见面,我们却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微醺的王柏和一改刚刚寡言少语的形象,聊起了家常。孙儿谁来带,孩子工作压力大不大……平时,两位老人晚饭过后也喜欢这样走一走,谈得最多、牵肠挂肚的还是4个孩子。
采春茶的时候,孩子们也会回家帮忙。两位老人在开心的同时,也担心会耽误孩子的工作。有期待,有操心,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
不知不觉已快到夜里9点,我与他们告别,返回村晚现场,正好赶上村民和演员一起跳起共同舞。这是黎族传统舞蹈,也是省级非遗项目,寓意健康平安、团结向上。伴随着热烈的音乐,我加入了起舞的队伍——从观众变成参与者,我才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一起跳起来、笑起来。
下一年村晚,我还想再来。
海花岛冷白皮“霸总”,拿下!
我在儋州当白鲸喂养员
儋州海花岛很火,来到这里拍短剧的剧组不少,偶遇“霸总”的几率很高。这里有一位特别的“霸总”,只不过,它是在水里。
1月25日,开车沿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儋州段直走,越过入岛大桥,就进入海花岛1号岛。走进海洋乐园的海洋馆,穿堂过室后,室内水族馆的玻璃前排起了长队。未见“霸总”,就已感受到了它的热度。
“霸总”名叫贝拉,是一头雌鲸。因为在直播时,它常常不听从喂养员指挥,喜欢耍点“小脾气”,还需要喂养员哄,便被直播间的粉丝称为“霸总”。
我好不容易挤到玻璃前,终于能一饱眼福。这时,一只白鲸冲到玻璃前,做出卷腹姿势,引起了观众的惊呼。白鲸线条优美,在翻转的时候,腹部能瞧出明显的“人鱼线”,这其实是皮下脂肪,用来保温、储存能量,还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
“霸总”和其他几头白鲸来自俄罗斯,已经成为儋州海花岛里的“流量担当”。线上粉丝众多,线下慕名前来的人也不少。在这些“流量明星”的带动下,海花岛旅游人数增长迅速,成为儋州旅游的热门IP。
比心、鞠躬、转圈……白鲸们和喂养员在水下做出各种动作。它们还“入乡随俗”,在演出最后用嘴衔住春联,为大家送上祝福。没等我看过瘾就结束了,身旁的很多观众也意犹未尽。
幸好,这次能够当一次喂养员,能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白鲸。
刚进喂养区,一头白鲸就从水里露出头来,趴在蓝色的台子上,像一位用胳膊撑着头看着你的小孩。
“它这个动作表示很好奇,很喜欢你。”喂养员刘景毅告诉我。
他进一步解释,一次出场15分钟,是为了不让它们过度劳累。就像卷腹这个动作,让它定格在那里几秒,要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才能完成。台上表演的时间,“霸总”是下过功夫的。
经过刘景毅短暂培训,我临时上岗为“喂养员”。他告诉我,要博得“霸总”好感,先要填饱它的胃。
不过,这个喂鱼却不简单。隔着玻璃看它感觉憨态可掬,然而,用手直接触摸带来的感官冲击,打破了我们之间的“边界感”。
来不及多想,我从桶里抓出一条鱼,它满含期望地望着我,张开了嘴巴,嘴里的牙齿清晰可见。我的手不自觉地一抖,小鱼掉到了水里——好在它没嫌弃我拙劣的“投球技术”,一转头吃掉了小鱼。
作为回报,它向我展示了自己的歌喉——说实话,这歌声有些不敢恭维。不过,做鲸最重要的是开心。接着,我又向刘景毅学了几个手势,可以让它和我一起跳起摆头舞。互动间隙,再喂几条小鱼,“霸总”心情愉悦,与我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甚至甜蜜地亲吻了我的脸庞。
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与它告别时,它的头钻进水里,尾巴伸出水面,向我们“招手”告别。
临别时,刘景毅特意告诉我。喂养白鲸十年了,他特别关注鲸类群体。这些年,国内外有太多鲸搁浅死亡。如果在海边遇到鲸类搁浅,可以第一时间拨打110,由警察来协调动物保护组织救援。如果要参与现场救援,可以把它轻轻托起,保证它的呼吸孔露出水面,防止其呛水。
在他的嘱咐声中,我结束了今天的“霸总”白鲸喂养员之旅。
滴!
“海的女儿”一日体验卡
在日月湾,他用冲浪重启人生
沿着海南环岛旅游公路,我来到了万宁日月湾,冬季的日月湾正是冲浪的旺季。1月25日上午,在日月湾日岛I Surf爱冲浪俱乐部门口,负责人李子嘉手握一个还没吃完的菜卷饼,向我打招呼。
日月湾是著名的冲浪胜地。因为水温适宜且海浪绵长有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冲浪爱好者慕名而来。
尽管还是早上,但已经陆续有游客来店里咨询。李子嘉拿着菜卷饼,一边看守店铺,一边回答客人问题。
半路出家学冲浪,如何从爱好变为职业?这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也做过记者。”李子嘉告诉我,他毕业后在深圳一家媒体当过记者,后来又辞职北上,在北京从事房地产业。入行时,恰好处于房地产业高速发展期,行业发展大浪让他一“飞”而起,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那时的他满怀信心,拿着赚到的钱投资影视剧行业,结果亏本了。在经历了起伏与变故后,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来到万宁开始体验冲浪。驰骋浪尖的刺激,让他找到了新的人生赛道。
在万宁冲浪圈,李子嘉不是个例。十多年里,日月湾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冲浪胜地。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涌入这里,从事冲浪行业。这项小众运动也让李子嘉意识到,它可以发展成为自己的新职业。
配套完善的冲浪设施、超过150家冲浪俱乐部……每年有几十万名游客来到日月湾参与冲浪运动,冲浪所衍生的众多大型体育赛事、各类音乐节等活动,以及住宿、特色餐饮等旅游业态,成为当地发展的“助推器”。
李子嘉聊着他的冲浪和人生,剩下的卷饼放在手里一直没有动,此时他话锋一转:“冲浪运动在国内发展时间还不长,培训体系、教练质量等各方面还没跟上行业发展速度。”
他解释道,一个好的教练能够选好合适的浪,从而提升新手冲浪的成功率和体验感。冲浪前要进行必要的讲解,让游客了解冲浪原理,减少受伤风险,“所有这些努力,是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让这里更有美誉度。目前,我和冲浪圈的从业者们一直在摸索。”
谈到这里,有一家五口人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冲浪了。他大口吃完手中剩下的卷饼,开始新一轮接待工作。
我离开日月湾时,沿着海岸边的公路开车,海浪中已聚集了很多人,欢笑声不断。下次,我也要真正地体验一次冲浪。
松弛感满满!
春节来海口艺术村当学徒
【视频署名】
总监制:林绍炜
监制:曹健 张杰 王凯 蔡潇
统筹:金昌波 陈卓斌
策划/文案:苏杰德
出镜/记者:吴心怡 王迎春
摄像:周达延 韦茂金
剪辑:王诗童 周淑仪 陈菲 吴文惠 韦茂金
包装:兰磊
封面设计:张雯旻 吴毓锋 肖迪
【内容署名】
责任编辑:陈楚宁 唐咪咪
内容审核:陈咏棋
值班总监:袁锋
值班主任:楚煜
总监制:吴卓
觉得内容好看
点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