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今日免费下载: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来源:黑鹰光伏
作者:杨洁春
元年即红海,爆发即决赛!
工商业储能过去一年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发展变化,据阳光电源《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白皮书》显示,2023年工商业储能相关企业新增5万家,平均每天新增150家。
2023年迎来元年的工商储玩家还没开始享受蓝海的红利,就迅速陷入了红海的厮杀;市场刚刚爆发不久就进入了淘汰赛。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底,已经有4成左右的玩家退出了工商储市场,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或将再淘汰50%的玩家。
竞争持续加剧,行业加速洗牌,产业周期洗下的工商业储能正呈现十大发展趋势。
【1】洗牌“出清”提速,能活下来的或剩头部的10%-20%
从2023年到2024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像过山车般起伏变化,2023年被业内公认为工商业储能元年,迎来爆发式发展引得各路玩家纷纷入场希望分得一杯羹;当年还曾盛传一则温州老板的“财富故事”:120万元投资一个工商业储能项目,每天轻松入账数千元,两年便回本。同时还盛传另一个投资人的“变现故事”:投资人刚拜访完浙江的工厂小老板,转头便能自己投资组建储能组装线,将产业资源迅速变现摇身一变成储能集成商。
工商业储能可谓是一度“疯狂”,市场的热情也让工商业储能市场迅速进入红海,大概在2024年左右工商业储能的竞争便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进入僧多粥少的局面,目前还未突破百亿规模的市场根本难以支撑短时爆发出的巨大订单量。
根据36氪的数据,目前头部上千家集成商中约有20%没有订单,而北京能源协会今年5月份提到的数据显示,市场上已经有30%左右的玩家退出了工商业储能市场,其中大部分是做系统集成相关的皮包公司。
整个工商业储能行业在技术、资金、解决方案等各方面参差不齐,整个市场鱼龙混杂,商业模式、盈利都还未完全明朗,一时火热也把行业加速推向了淘汰出清阶段。
目前行业还处于探索阶段,很多环节并为完全跑通,大家都“一股脑”冲进来必然加速推动工商业储能赛道进入周期调整,安全性要求趋严、资本遇冷、市场减速、供需失衡等各种市场变量在推动工商业储能行业加速洗牌,那些技术实力、资本能力、市场理解、商业模式等优势不明显,和跟风入局的玩家将加速出局,尤其是技术含量低的集成商企业“出清”的速度或更快。有业内人士直呼,“今年年或将再汰50%,最后可能只有头部10%-20%的企业能继续活下来。”
【2】安全性要求越来越严,行业门槛上升
今年8月的第四届国际储能安全研讨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金华教授称,2022年至今,国内共发生近10起规模以上储能电站项目火灾,消防安全已经成为国内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的痛点和瓶颈问题。
而作为工商业储能的第一大省,浙江部分地区在今年4年底全面掀起一股因安全隐患的储能消防监管风暴,目前浙江温州、杭州两地已经出台储能消防相关的具体规定,浙江地区开启的“消防整改风”也给火热的工商业储能泼了一盘冷水,据高工储能披露,浙江省内已备案的2000多个储能项目中,90%以上都将面临消防整改。
这股“消防整改风”也开始蔓延至全国,目前,全国已达19省市将储能电站纳入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国家层面正在酝酿对储能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及整改工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对相关方展开约谈调研工作,储能消防安全获将迎来全国范围的排查及整改。
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无疑将提高工商业储能行业的门槛。有公开信息显示,储能领域的消防整改大约需要额外投入10万元左右,将推高0.2元/Wh的非技术成本,进一步降低工商业储能项目的经济性,也彻底让投资者的市场热情冷却下来。此外,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的趋严也将“劝退”一部分投资者和清退一部分低端玩家,安全性意味着更高的技术要求、运维要求、迭代要求等等,这都需要额外的资源、技术与资金实力等。
【3】经济性困境解决仍待时日,资本观望等待,多元盈利模式探索提速
尽管工商业储能的收益模式有峰谷套利、新能源消纳,配电增容、需量管理、需求侧响应、电力现货市场交易和电力辅助服务等,路径看是丰富多元,但现实情况却是峰谷电价差套利才是工商业储能当前的核心盈利模式,其经济性目前主要也以峰谷套利为核心体现。
而峰谷电价差套利核心来自分时电价的政策,目前我国分时电价的机制往往由宏观政策决定,国家政策引导和电力市场改革目前整体倾向于拉平峰谷分时电价。其政策的不确定性也给工商业储能单一盈利模式埋上一层阴影。目前我国分时电价是动态调整的状态,据东海证券统计,全国范围内峰谷电价差缩窄趋势显著,今年6月全国共计22个区域有超7成区域峰谷价差同比下降。
多重负面因素推动下,行业玩家在盈利模式上也在加速多元探索,目前业内较为流行的一个观点是,虚拟电厂或成工商业储能破局的关键,今年以来已有储能项目探索虚拟电厂、参与电力现货交易,但目前国内的虚拟电厂仍在较早期的探索阶段,距离具有较高经济性的商业化还有一段距离。
目前整个市场投资方在工商业储能的步伐都慢了下来,一位资深的投资人向黑鹰光伏透露,现在投资商场对工商储既不消极,但也不积极,前者是对未来成长空间信心不变,对未来万亿市场规模的成长性不消极;后者主要是对当下工商储市场的不积极,大部分资金偏向于按兵不动,进入一个观望与等待阶段,等着这轮周期“震荡”后再决策,核心还是希望看到更多盈利模式的可能性,不用说立马实现经济性,但也不能说未来肯定没问题,最起码证明一定周期内能实现的可能性。
【4】从拼价格、拼产品等硬件到拼差异化服务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曾在公开演讲评价目前储能市场,“没有最卷,只有更卷。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冲业绩、抢份额、报价跌破成本。一半春天,一半寒流,就是我们现在储能行业的现状。”
历经“过山车”般发展的工商业储能这一细分赛道也不外乎如此,在玩家的疯狂竞争下,不断拉低整个工商业储能的产品价格,2024年上半年工商业储能PCS产品均价仍呈现下行趋势,GGII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工商业储能PCS行业均价低至0.11-0.12元/W。
卷价格、卷产品,低价“肉搏”,同质竞争,推动一批工商业储能玩家加速“出清”的同时,也再倒逼企业向差异化、价值化、场景化下功夫。一位资深的从业者向黑鹰光伏表示,工商业储能市场竞争策略正在由低价、同质向差异服务与系统方案转化,未来几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将会逐步从拼“硬件”的阶段进入拼“软件”时代,注重全生命周期的运营管理能力、成本管控能力、系统安全能力、售后保障服务能力以及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等。
【5】加速技术迭代,创新降低项目成本
2023年下半年以来,工商业储能市场疯狂内卷、淘汰出局和释放市场潜力同时进行。
工商业储能一爆发就进入了红海厮杀阶段,价格内卷、产品同质化、安全隐患凸显、盲目入局一系列问题拉低了整个行业的品质,没有太高技术壁垒的集成制造环节更是把工商储赛道挤的拥挤不堪,以致推动整个行业一经爆火就被迅速推进“淘汰决赛期”。
目前工商储产品的制造有一定的OEM化,或是资金要求、技术门槛、产业资源等多重因素,一批玩家专注在系统集成的制造,完全忽视上游的电芯、元器件等研发,以及主动避开下游的销售端。在工商业储能发展初期,对部分新进玩家而言,或许是快速入场的“捷径”,在工商储阶段性周期调整中,市场家出清的同时部分专业性强的玩家或许也能穿越这轮周期。
但与此同时,这轮工商业储能周期调整也在刷新工商储行业技术 “迭代”的进度条,而且随着工商储市场的持续成熟,技术创仍然是核心的护城河,目前工商储经济性无法大幅提高也有技术制约的因素,尤其是在核心部件等方面,导致工商储项目成本过高。
不管是极致降本、场景创新、还是快速的市场应变速度,最终都要回到价值竞争上,市场在倒闭企业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企业自身也只有加速推动核心技术进步,在标准化、安全性、稳定性上持续上攻关、突破,构建独特的护城河,走出困境并获得持续穿越行业的周期性调整的能力。
【6】出海既是自救,也是出路
相对国内“元年即红海”,各路厂商已经进入白热化的激烈竞争,海外工商业储能市场目前仍处于蓝海,需求巨大;对于当前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的震荡调整,将一部分目光与精力转向出海也是工商业储能企业的一条出路。此外,整个储能行业目前也是在加快和重点布局海外市场。
海外工商业储能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有数据显示,2021年-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9%。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国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根据伍德麦肯兹&美国清洁电力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工商业社区储能新增装机0.123GW/0.338GWh。预计到2028年,美国工商业储能年新增装机将达到1.2GW。
据机构预测,2028年欧洲工商业储能有望从2023年的1.6GWh增长至19.6GWh。德国目前作为欧洲储能装机量第一的国家,工商业储能发展也十分迅速。另外像法国,储能市场目前核心集中在工商业、地面电站以及农场、车棚等特定领域项目,占比或超过70%。
欧美地区因为电力行业的高度市场化、电价政策和相关补贴政策以及清晰的商业模式与经济性,持续推动着当地的工商业储能发展,海外工商业储能市场因为盈利性更好、门槛更高,也吸引了一大批头部企业。这反过来其实也在倒逼国内储能企业劣者出局,接下来,能够立稳脚跟的玩家和实力较强的企业也将加码海外市场。
【7】投建模式转向业主自投与租赁模式
目前,“峰谷套利”是工商业储能的主流收益模式,即低电价时充电、高电价时放电。在投资运营模式上有四种方式:
一是业主自投模式,即企业自主投资与运营,需要企业自主承担初始投资成本和日常运维费用,有现金流压力、缺乏专业运维经验风险和设备安全性风险等。二是纯租赁模式,即业主向储能设备方或产权方进行设备租赁,设备方负责建设、运维等服务,租赁方支付租赁等相应费用,获得使用权并享受储能收益。此种方式可降低业主的多重风险。
三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即EMC模式,核心是能源服务方投资购买储能设施并以能源服务的方式将其提供给业主方,双方按约定方式共享由此而来的的储能收益。能源服务方扮演了投资方的角色,大大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
四是EMC+融资租赁,即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基础上,引入融资租赁方作为储能设施或资产的出租方,降低能源服务方和业主方的资金压力。
这种混合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能源服务方的资金压力,而可更好地专注于管理服务。此种混合模式核心有两种子模式,第一融资租赁方按要求购买相应储能设备并出租给能源服务方,能源服务方再以此为业主提供能源服务并与业主共享储能收益,到期后能源服务方可获得储能设施的所有权;第二是融资租赁方向能源服务方购买相应储能设备并将储能设施出租于业主,能源服务方向业主提供储能设施建设、运维等服务,到期后业主可获得储能设施的所有权。
目前,EMC模式是最为主流的投资运营模式。未来,随着工商业储能从产品等“硬件”向服务、方案等“软件”转化,以及企业加速能源转型与工商业储能逐步向成熟阶段发展,投资运营模式或将加快切入业主自投模式;同时,企业轻资产运营需求叠加储能动态扩容的临时场景需求等,纯租赁模式占比也将提升。
【8】产业政策规范完善既带来短期扰动,也推动市场增量
近年来,我国对储能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在工商业储能领域,政策扶持力度相对偏弱。当前工商业储能行业的政策核心聚焦在营商环境、技术创新与应用场景三方面,整个政策体系尚不完善,这也导致了工商业储能出现无序发展情况。
随着政策本身的逐步完善发展和市场乱象的凸显,工商业储能相关政策将加速出台,尤其是在涉及行业标准、市场监管等市场规范方面,比如前面提到的工商储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各省市正逐步推出相关规定加强安全性问题。随着未来愈发趋严的工商储标相关标准制定出台,工商业储能行业或将继续经历一段“阵痛期”。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将重整当前工商储的存量,同时也将推动工商业储能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逐步扩大增量。此外,政策的逐渐明朗,也将加强投资者对工商储项目的信心,尤其是在分时电价、补贴等政策上完善。
【9】工商储系统的管理运维AI数智化
随着工商储行业的加速洗牌和走向成熟发展,工商储能将面临更为复杂的管理运维挑战。
周期性调整淘汰后玩家的设备管理运维问题都是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储能设施的管理运维也是业主、能源服务方、融资租赁方等参与各方的痛点、难点,涉及成本管理、投资效益产出、安全性、稳定性等核心问题。
而一个投运的工商储系统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其与微电网、分布式光伏、电力市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等都是紧密联系、融合发展的,从而实现其功能价值、经济价值等。
未来这种管理运维上的差异化与方案的最优化更多在于软件系统与数字化、智能化上的升级;工商储管理运维AI数智化已经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
比如,现在行业储能EMS现在都在强调数据赋能、基于大数据与AI融合的智能化、多能源协调、平台化、云化等价值。在安全性与稳定性上,注重实时监测、预警和即时反应系统等,确保其安全与可靠性。
【10】短期扰动不改长局,成长潜力还待发挥
目前工商业储能的“退坡”只是企业竞争激烈带来的供需平衡造成的结果,也是市场竞争自身的周期性调整,面对未来能源结构转型、新型电力市场构建与“双碳”目标,工商业储能行业的需求规模远不止目前市场达到的量,核心还是价格战、粗制滥造、挣快钱行业等造成了过多的低端产能过剩。
工商业储能市场本身是个万亿级的市场,而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规模还未突破百亿元,还有巨大的成长潜力,根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可达11.5GW,市场规模将达到190亿元-240亿元之间;其中国内到2025年约有2.2GW/5.5GWh的增长空间,累计市场规模约为65亿元-80亿元。
未来将逐步突破千亿、万亿,工商业储能市场这一细分赛道本身的成长空间并不受当下行业周期性震荡的短期扰动而受影响,目前由于政策、盈利、技术等内外多重因素,导致市场需求释放不足,但随着行业加速洗牌,低端低效产能将会逐步淘汰,行业经历震荡调整和产业逐步升级,将逐步释放并推动市场进入高效发展阶段。
——END——
【PS:点击详情可查看内容】
点击微信小程序👉:"报告搜一搜";免费下载各行业研究报告pdf和word、可视数据、学习资料。提供研究报告、市场研究报告、行业报告、行业研究报告、调研报告、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