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天津农交所:盘活农村存量资产 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一)

文摘   2025-01-22 17:38   天津  

年度简报

2025年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年度工作回顾

2024年,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以下称“农交所”)立足服务“三农”改革工作,全力提升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全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添秤”助力。


市场促进资产盘活


一是交易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完成各类交易8531笔,交易规模160.55亿元,跃居全国同行业首位;自交易所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各类交易29063笔,交易总规模489.63亿元,市场成交率85.21%,竞价率29.95%,溢价率8.28%,全市共有2926个村在平台交易,村级进场交易覆盖率84.96%,带动农民增收15.79亿元,惠及农户约38.71万户(次)。

二是跨区域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农交所持续输出“天津方案”,截至2024年12月,建成新疆沙湾、新疆巴州、山东垦利、山东禹城等跨区域市场,交易规模3.18亿元,并与新疆和田、青海黄南、甘肃全省签署市场建设协议,与北京、河北成立京津冀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协同发展工作站,建立重点项目共同发布机制。

三是投资人范围不断拓宽。农交所市场投资人超过6万人次,范围覆盖除西藏、澳门以外的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以及西班牙、韩国等外资企业,外地来津投资总额117.64亿元(含中标金额),中标项目4209个。


金融服务资产盘活


一是创新推出“鉴证贷”系列产品。农交所基于农用地流转《交易鉴证书》,同时将流转土地信息上区块链“赋码”,与天津农商行、工商银行天津分行、邮储银行天津分行等多家银行合作,推出“鉴证贷”服务,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提供融资支持,累计实现融资金额69.41亿,其中经营贷金额4.8亿元,项目贷金额64.61亿元。


二是推广投标保证金保函(保险)。推广以电子保函(保险)等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与银行、保险公司等出函机构合作,为交易主体提供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保险)服务,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截至2024年年底,累计出具电子保函(保险)906笔,节约投标保证金占用2.07亿元。2024年8月,农交所《阳光招采平台有效纾解农村招标投标堵点 电子履约保函减负降本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案例入选《天津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4》,并获评“十佳案例”。



十佳案例



天津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
天津农村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天津市农委、宝坻区人民政府、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全资股份制企业。经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农村经营性资产、农村建设项目招标及采购项目、存量场外市场鉴证。
 最新文章